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的饮水安全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对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目前国内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出发,再进一步分析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因此,做好饮水工程很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农村人口的饮水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村的饮水安全意识还不到位,同时,饮水工程也没有做好,从而导致了农村饮水安全性不高,农村饮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农村饮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干净的水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很多地方都开始启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善卫生环境。农民可以利用改善后的用水条件发展各种经济以增加收入,同时从不安全饮水的重负下解脱出来的农民可外出打工,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故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工作的力度,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减少了地方性传染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以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为主,其中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91%。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数为单村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缺少水处理设施和水质检验措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则多数为户建、户管、户用,也普遍缺乏水质检验和监测。另外,我国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工程的专业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能力弱,难以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涉及工程维修养护、技术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水质检验等若干方面,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仅靠政府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很难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洁净的饮用水。系指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按户籍现状统计,2012年有7亿多农村人口,受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四、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具有公共性。我国现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造成了安全问题和隐患。
2、由人畜粪便引发的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威胁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量的人畜粪便未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导致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指标超标。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尤其需要重点解决局部地区饮用水微生物超标和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不达标的情况,国家仍需不断地完善供水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
3、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多种途径危害到饮用水源水质;很多地区还存在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和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大量矿渣、污水和植物腐植质进入水体。
4、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期,由于受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建成的农村供水工程简单粗放,工程标准偏低。一是农村供水规模偏小,达不到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二是饮水处理设施一般都比较简陋。不论是以地表水还是地下水为水源的农村供水工程,在供水量与水质处理上均达不到饮水安全工程标准的要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水平的发展需要。
5、水质处理技术尚不成熟,水质达标率不高。
水质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水中氟含量超标,苦咸水、细菌学超标等,水质不达标情况较普遍。由于农村特殊水质处理工程特别是低成本除氟、除砷尚缺乏成熟的水处理技术和水处理设施,加上原来已建工程水处理方式简陋,造成水质达标率不高,目前的农村供水工程水处理主要是在参考过去城市供水工程的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对于高砷、高氟等特殊水质的处理在整个农村供水领域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攻关的新课题。
五、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1、加强污染防治,保护水源地安全
转变农村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艺及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走生态农业道路,推广科学施肥和优化种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严禁在水源地周围堆放垃圾及排放污水,从源头做起保护饮水安全。
2、多措并举,建设并完善安全供水工程
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建设力度,探索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以国家投资为主、集体和村民投资(投劳)为辅,适当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承包人参与投资、管理的模式,多方筹措资金建设集中供水设施,逐步淘汰老化設施,对保留的老水厂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引导企业做到达标供水;有条件的村镇纳入城镇供水管网,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进一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管理体系,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饮水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3、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机构。
建立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应以县(市)农村自来水管理站或县(市)水利管理总站、乡镇水利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其他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村级用水合作组织为依托,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级技术服务组织。由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实行定期巡查和检验、定点维修和服务收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工程维修与养护、技术培训以及药剂和材料供应等服务。
完善社会化的水质检验,与监测服务体系。县农村自来水管理站应建立农村饮水水质检验中心,适度规模的水厂应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验。同时需要以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为依托,分片区建立常规水质化验室,配置便携式水质检验设备,对辖区内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巡回检验,并对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检验饮用水质。此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负责对全县农村饮水水质实施常年监管。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其他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发展环境,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公司(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服务。
六、结束语
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农村居民一起努力,首先要培养安全饮水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然后,实施可行的措施,保证饮水工程的质量,同时避免各种污染,这样,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第33卷第四期2010.
[2]李明孝,孙松林,汪思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节水灌溉,2009.
[3]胡和平.国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启示[R].2008.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因此,做好饮水工程很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农村人口的饮水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村的饮水安全意识还不到位,同时,饮水工程也没有做好,从而导致了农村饮水安全性不高,农村饮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农村饮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干净的水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很多地方都开始启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善卫生环境。农民可以利用改善后的用水条件发展各种经济以增加收入,同时从不安全饮水的重负下解脱出来的农民可外出打工,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故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工作的力度,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减少了地方性传染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以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为主,其中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91%。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数为单村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缺少水处理设施和水质检验措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则多数为户建、户管、户用,也普遍缺乏水质检验和监测。另外,我国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工程的专业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能力弱,难以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涉及工程维修养护、技术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水质检验等若干方面,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仅靠政府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很难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洁净的饮用水。系指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按户籍现状统计,2012年有7亿多农村人口,受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四、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具有公共性。我国现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造成了安全问题和隐患。
2、由人畜粪便引发的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威胁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量的人畜粪便未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导致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指标超标。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尤其需要重点解决局部地区饮用水微生物超标和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不达标的情况,国家仍需不断地完善供水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
3、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多种途径危害到饮用水源水质;很多地区还存在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和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大量矿渣、污水和植物腐植质进入水体。
4、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期,由于受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建成的农村供水工程简单粗放,工程标准偏低。一是农村供水规模偏小,达不到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二是饮水处理设施一般都比较简陋。不论是以地表水还是地下水为水源的农村供水工程,在供水量与水质处理上均达不到饮水安全工程标准的要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水平的发展需要。
5、水质处理技术尚不成熟,水质达标率不高。
水质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水中氟含量超标,苦咸水、细菌学超标等,水质不达标情况较普遍。由于农村特殊水质处理工程特别是低成本除氟、除砷尚缺乏成熟的水处理技术和水处理设施,加上原来已建工程水处理方式简陋,造成水质达标率不高,目前的农村供水工程水处理主要是在参考过去城市供水工程的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对于高砷、高氟等特殊水质的处理在整个农村供水领域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攻关的新课题。
五、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1、加强污染防治,保护水源地安全
转变农村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艺及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走生态农业道路,推广科学施肥和优化种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严禁在水源地周围堆放垃圾及排放污水,从源头做起保护饮水安全。
2、多措并举,建设并完善安全供水工程
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建设力度,探索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以国家投资为主、集体和村民投资(投劳)为辅,适当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承包人参与投资、管理的模式,多方筹措资金建设集中供水设施,逐步淘汰老化設施,对保留的老水厂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引导企业做到达标供水;有条件的村镇纳入城镇供水管网,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进一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管理体系,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饮水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3、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机构。
建立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应以县(市)农村自来水管理站或县(市)水利管理总站、乡镇水利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其他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村级用水合作组织为依托,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级技术服务组织。由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实行定期巡查和检验、定点维修和服务收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工程维修与养护、技术培训以及药剂和材料供应等服务。
完善社会化的水质检验,与监测服务体系。县农村自来水管理站应建立农村饮水水质检验中心,适度规模的水厂应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验。同时需要以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为依托,分片区建立常规水质化验室,配置便携式水质检验设备,对辖区内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巡回检验,并对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检验饮用水质。此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负责对全县农村饮水水质实施常年监管。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其他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发展环境,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公司(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服务。
六、结束语
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农村居民一起努力,首先要培养安全饮水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然后,实施可行的措施,保证饮水工程的质量,同时避免各种污染,这样,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第33卷第四期2010.
[2]李明孝,孙松林,汪思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节水灌溉,2009.
[3]胡和平.国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启示[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