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l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经济的一大特点,在国民经济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应通过剖析目前浙江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并从民营企业自身、金融、政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其他地区解决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浙江;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7-0079-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而到来的新经济时代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计算机、通讯、信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高科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促使一大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迅速形成和发展。这些企业主要是以民营经济为主。2003年我国中小企业创造了55.6%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资料统计,2004年末中小企业实现的工业产值、利税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2%左右,为城镇社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这些表明,中小企业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障碍与难题。其中,资金问题成了制约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浙江民营企业从数量和质量看,在全国均名列前茅。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通过剖析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找到造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改善整个民营企业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对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民营经济在浙江省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几年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浙江民营企业这几年在质与量上均有了飞速发展。但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一个普遍问题,即融资难的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通过走访和问卷等形式对浙江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资料表明,80%的中小企业认为缺乏融资渠道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90%以上中小企业的营运资金来源于其所有者、合伙发起人以及它们的家庭。其融资问题主要表现为:(1)融资渠道狭窄,主要来自于内部融资;(2)融资期限较短,主要是短期贷款,中长期借贷和权益资本的供给严重不足;(3)融资的条件较苛刻,对企业的信用评估,抵押担保条件要求较高,中小企业较难满足贷款条件;(4)贷款的供给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
  过去十年中中小企业虽有强劲增长,但其资金绝大多数来自内部融资。随着企业的成熟和规模扩大,它们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将会增长。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拓展其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可能将无力维持现有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也将是不可持续的。反之,如果我们能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机会,那么,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转轨进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深层原因
  
  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造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在的问题,也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等外部影响,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存在问题,企业抗风险和还贷能力低下,缺乏吸引资金的能力。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造成目前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1.民营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体制,这种制度使得企业的用人科学性得不到保证,外聘优秀人才易遭遇信任危机,找不到归宿感,最终使人才流失。
  2.企业主本身素质的局限性导致整体管理能力低下。在浙江,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出身“草根”。他们大部分是由打工仔或小作坊主发展起家,受教育程度较低。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其知识水平欠缺的问题还不够突出,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很多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因此,素质因素引起的管理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些企业管理层一人做主,缺乏内外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使决策的正确性、准确性大打折扣,再加上短期投机行为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致命弱点。
  3.经营管理粗放,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决策不科学、不民主。企业不依靠健全的机制和客观事实来管理人,而是凭借经营者的主观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这种经营管理机制往往导致企业管理制度混乱,主观性和随意性强,管理效率低下。另外,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管理层独裁和集权化倾向严重,也导致一些企业迅速走向衰败。
  (二)政府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缺乏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
  1.政策助力不足,宏观管理体制不顺,市场秩序不佳,“外在负担”沉重,使得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外在环境不畅。由于机构改革滞后,目前依然按部门管理中小企业,由此引发政出多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产品趋同,严重地挫伤了试图大跨步发展的广大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另外,名目繁多的收费构成了中小企业的“外在负担”。
  2.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民营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自身力量薄弱,在获取信息、征得贷款及研发新产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难度,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投资方向、发展战略、融资、新品开发、经营管理、技术进步、进出口贸易、人才培训等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但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各级政府的经济政策通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而一直未形成系统的民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即使政府出台了一些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比较零散。
  (三)现行金融融资体制的不合理,加剧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我国金融体系不完整,金融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直接制约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二板市场”、创业投资机构、基金、企业债券和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形式发展滞后。而且银行结构也不合理,缺少面向满足民间资本需求、重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由于银行与企业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为降低贷款风险,获得企业信用状况信息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的多寡,就成为银行选择贷款对象的一个重要标准。相比较而言,银行对大企业放款成本低,收益高,对民营中小企业放款却是成本高,收效低。从银行运营的角度看,对中小企业贷款不适合运营成本很高的大型机构来运作。
  另外,我国金融体系过于僵硬,缺少直接面对中小企业的机构。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四家专业银行和十来家商业银行,并且这些银行在当初设计时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企业的,一般缺少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业务,没有采取差异化策略,信贷发放标准相同、流程相同,这无形中从制度上抬高了中小企业信贷的门槛。
  2.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自1998年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开始,各地政府即开始积极探索通过设立信用担保机构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各类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机构已有500多家,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但担保机构的分布高度分散且很不平衡,管理机制也各不相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设立的担保机构普遍规模较小,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政府对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多为一次性投入,后续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而担保机构多为自负盈亏的公司,为了减少风险,只能提高担保条件。这又从另一方面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三、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对策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金融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企业自身、银行和政府多方面采取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从企业内部看,必须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按现代企业制度来改造民营中小企业。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向其贷款和投资。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
  2.加强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其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完成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由传统的私营业主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
  3.引入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改造。完善各项企业管理制度,使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只有当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经营风险降低了,贷款风险降低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才会增强,这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最根本的问题。
  (二)政府应采取措施,从宏观的角度,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政策方面,政府应迅速制定并出台有关加速培育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例如对非正式融资,政府应采取积极引导的策略,不要只一味打击和取缔,要通过加强立法来保护融资契约的履行。政府在中小企业因资金困难、发展受限时,应依法迅速予以调整转变,尽快落实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保护。在必要时提供“国家信用”,帮助民营中小企业渡过资金难关,来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对于银行金融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为了使金融机构更好地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应做好以下工作:
  1.主动了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逐步解决贷款市场的垄断问题,允许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允许有实力的企业出资兴办地方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建立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只起协调和指导监督的作用。
  2.积极创建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二板市场是中小企业在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也是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退出企业、收回投资,实现良性循环和周转的客观需要。建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也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资本性短缺,实际上也可成为投资基金退出的第二渠道。因此,创建和发展我国的二板市场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既能够确立中小企业的上市机制,开辟其资本性融资渠道,亦可以为投资基金退出与流动提供便利,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使融资渠道趋向多元化。
  3.创建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对信誉好、前景较为乐观的企业,要通过贸易融资、封闭贷款、短期授信等方式给予支持,以帮助企业尽快扭亏为盈。
  4.积极开拓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限制条件少,能迅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能使中小企业保持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竞争力且融资风险小,中小企业有权选择自己最需要的设备,掌握设备及时更新的主动权,产生节税效应。民营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灵活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制定相适应的融资策略。
  5.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为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构建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辅,以国家、省、市三级再担保机构为支撑的结构体系。面临风险时,互助性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较为了解,缓解了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助性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时效性。通过互助性担保将中小企业联系起来,取得较优惠的贷款条件。为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银行还应积极发展居民个人的抵押贷款,以向业主及其亲友放款的方式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可以通过信用卡、个人财产抵押、专项消费贷款等方式,向业主个人或相关人士发放个人信贷,间接地发挥对中小企业再融资的杠杆作用。
  总之,融资难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彻底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要靠企业自身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必须依靠切实有效的政府支持和一定比例的政府投入,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吸纳部分民间资本,根据不同情况全方位地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进行由小到大的蜕变。浙江省民营经济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其他省市也有一定普遍性,因此,解决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对于其他省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政府政策的出台和外资的引进,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的缓解。
  
  参考文献:
  [1] 尹文涛.政府角色错位现象浅析[J].理论学刊,2000(1).
  [2] 徐向艺,钟耕深.政府行为转换与经济秩序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1989(2).
  [3] 工商联项目组.浙江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J].浙江金融,2005(10).
  [4] 张萍,喻晓飞.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1).
  [5] 赵鑫钰,廖卉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窘境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2005(8).
  [6] 农工党项目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研究中心,2005(6).
  
  [责任编辑 孙莉艳]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实际上兼顾着两个目的: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与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必然陷入顾此失彼的两难困境;陷入两难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混淆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摆脱两难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将目前政治经济学所兼顾的双重目的分解到两门或多门学科或课程中去。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双重目的;学科  [中图分类号]F01
期刊
[摘 要]城市经济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拉力产生的主要源泉。河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增长速度慢以及经济结构层次不高所导致的就业空间小,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方面,需要转变观念,由过去单纯重视农村工业化的推动作用,转移到重视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兼顾城市经济总量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
期刊
[摘 要]我卧经济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由于市场、制度、法律、道德环境的具体特点与实际问题,上市公司MBO在中国化的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及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MBO的运行机制和存在环境,借鉴域外成熟成功的立法经验并不断创新,坚持诚实信用,公开、公平、公正,保护国有资产,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则,构建发展与规范并重,公平与效率兼顾,司法干预及法律救济共存,德法兼治的中国特色的M
期刊
[摘 要]托宾q是指资本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这一比例兼有理论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沟通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货币政策、企业价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将资本市场与实业经济联系起来,揭示了货币经由资本市场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在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如果开始考虑股票市场的因素,则托宾q将会成为政策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托宾q值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公司业绩表现或公
期刊
[摘 要]后WTO时代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WTO各成员方进一步合作发展的重大问题。框架下所预设的贸易自由化规则与环境保护制度间的良好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转过程中面临着严峻挑战,中欧焦炭案便是一例。传统的被动式或单边式的国家实践,已经无法实现在现行框架下贸易与环境的双赢,我国必须从战略战术上尽快转位,通过一种平衡思考,实现国内政策由被动到主动、国际层面的“消极应对”、国内层面的积极运作、
期刊
[摘 要]绿色GDP核算主要有两大功能:记账功能和管理功能。记账功能主要由资产形成核算和流量核算来体现;管理功能主要体现为,依据绿色GDP核算的记账功能所反映出的信息,为评价、制定或改革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提供支持,实现公共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绿色GDP;记账功能;管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
期刊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各行业特别是在建筑业领域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相当严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首先要在建筑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在开发商和建设单位申办开工手续时,向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交纳建筑造价金额1%~2%的工资保障金,不交保障金不允许施工;其次,由开发商或建设单位直接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减
期刊
摘要: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首先需要界定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三个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社会权力的分析,通过揭示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在资本社会权力的背后统一,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统一,隐含了效率与公平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行为的统一的结论基于这一结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应该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系统的社会保
期刊
摘 要: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它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的农业投资来源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个体经济尚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技术改进慢等缺点,因此,有必要从农村个体经济制度的变迁过程中探寻改进的方法农村个体经济既然是从过去的集体经济逐渐分化出来的,那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也会向集体规模经济回归加强农民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打破目前个体经济过于分散的均衡状态,
期刊
摘要: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20万亿元大关,这20万亿表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各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但我们必须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与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其次,20万亿内含经济增长的代价很值得思考,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第三,20万亿元无法彻底解决一些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第四,从这20万亿来源上看,还可充分反映地区之间贡献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