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棉1号蒜套种植在豫东表现经济效益好,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特介绍百棉1号在豫东蒜套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植方式的选择、培育壮苗、种植、施肥、化控与整枝、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关键词百棉1号;蒜;套种;栽培;豫东地区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效益较好的蒜棉套作一年两熟栽培模式的面积在豫东地区逐年扩大,2006年达到24万公顷。为探索适应地膜大蒜田栽培特点的棉花品种,从2004年起,笔者用河南省当前主推的10多个品种做了比较试验,其中百棉1号(豫审棉2004001)表现特别突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种植表现
一是早熟。经大田观察发现,该品种全生育期128d,属中早熟品种,一般在10月10日拔柴吐絮率可达80.5%,比其他品种高6.2%以上,有利于后茬大蒜适时播种,且铃壳薄、吐絮畅、易收摘;二是生长势强,丰产性好。出苗快、整齐、健壮、耐低温,幼苗期生长快,幼苗子叶偏大,幼茎青绿。株高平均103cm,植株塔型较松散,第一果节位7.5节,果枝角度中等,茎杆较粗,韧性好,抗倒伏,现蕾快且集中。在3.75万株/hm2条件下,单株果枝数平均13.6个,单株成铃平均25.4个,中部单铃平均重6.35 g,平均籽棉产量为5 115 kg/hm2,比对照增产352kg/hm2,增产幅度达到6.88%;三是抗逆性强。该品种表现出早熟不早衰、有后劲、抗病虫性好、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的特性;四是衣分高达42%。
2高产栽培技术
2.1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
经试验,在豫东地区比较合理的种植方式为5-1式,即5行大蒜1行棉花,大蒜行距20cm,预留空档40cm,种植1行棉花,棉花行距为120cm。这种方式由于大蒜边行优势,产量减幅不大,蒜农容易接受,又便于田间管理,棉花生育后期通风透光条件又好。
2.2培育壮苗
由于大蒜中后期大量冲施氮肥,不宜采用直播方式,以育苗移栽为好。培育壮苗是地膜大蒜套种该品种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育苗提倡无土育苗法,其方法介绍如下。
2.2.1苗床准备。按每平方米苗床成苗500株计,备足苗床。在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成宽0.7m的苗床,四周用砖垒砌高出床面10~12cm,床底和四周铺上地膜。用中棉所生产育苗专用基质与干净河沙(含水量小于5%)按重量1∶9.5~10比例混合,厚约10cm。
2.2.2 适时播种。大蒜一般5月25日采收结束,育苗时间以4月1~5日为宜。播前苗床浇足水,以手握紧育苗营养基质有水渗出不下滴为宜,然后用大钉钉上专用木条(大钉间距10cm)顺厢拉出3cm深的播种行,按2cm的株距进行播种,每穴播1粒种子即可。播后用营养育苗基质覆盖抹平床面,用木板轻轻镇压。然后床面覆盖农膜,周围开好排水沟。
2.2.3苗床管理。开始出苗时当天最高气温大于25℃,应于上午10时前揭膜降温,以防高温烧苗,下午6时盖膜保温;若遇低温寒潮,应全天覆膜,以防冻害死苗。在子叶平展至一叶一心期灌专用促根剂(中棉所生产)1次。方法:将促根剂原液稀释至100倍,每平方米苗床需用稀释液3 ㎏,用手动喷雾器去掉喷头在行间浇灌,不要将稀释液喷到叶片上。
2.3适期、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4月底当棉苗3叶1心、苗高10~15cm时,结合大蒜浇水开始移栽。移栽前5~7d日夜炼苗(遇寒冷或雨天仍需覆盖)并浇适量的送苗水,在移栽前2~3d喷保叶剂防萎蔫,可提高成活率。方法:每平方米苗床用保叶剂15~20g,稀释10~15倍后均匀喷在棉苗叶片上。移栽当天取苗,取苗时先从苗床一头用手扒开营养育苗基质到床底,露出根系,轻轻取出苗抖掉基质,尽量少折断或不折断根系,扎成40~50株一捆的小捆,放在促根剂100倍稀释液中浸根,要求根系全部浸入,不能淹没棉苗叶片,10~15min后取出移栽。若用膜包好根系,可远距离运输而不降低移栽成活率。移栽时按3.75万株/hm2的密度开沟或打穴,深度10~12cm,然后放苗覆土,将苗栽正栽紧,然后浇“安家水”,此时忌用大量尿素冲施蒜田。
2.4合理施肥
提倡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适当减氮,补充磷、钾,在缺硼、锌棉田施用硼锌微肥。一般大蒜收获后,立即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优质农家肥30~45t/hm2、腐熟饼肥600~700kg/hm2、过磷酸钙1 125kg/hm2、氯化钾200kg/hm2、硫酸锌22.5kg/hm2、硼砂7.5kg/hm2,不追氮肥;第二次追肥于盛蕾前进行,此时施尿素150~225kg/hm2即可;第三次要重施花铃肥,一般施尿素300~450kg/hm2。提倡化肥深施,肥料与水分合理运筹;后期采用叶面施肥,打顶后每隔7~10d喷1次,每次施尿素3kg/hm2、磷酸二氢钾6kg/hm2,加水450kg于下午6时以后均匀喷雾(喷孔直径1mm)。
2.5化控与整枝
化控本着少量、多次、灵活的原则,避免一次使用量过大而产生药害。根据长势、肥力、雨量等一般全生育期进行4次,蕾期用缩节胺7.5~15g/hm2,对水300~450kg;初花期15~22.5g/hm2,对水450~600kg;盛花期22.5~30g/hm2,对水600~750kg;打顶后5d用30~60g/hm2,对水600~750kg。9月底喷施乙烯利催熟,用40%乙烯利1 500~2 250mL/hm2,对水450~675kg喷洒。施用缩节胺应选择晴天的下午3时以后喷洒,为提高叶片的吸收率,宜喷在叶片的背面,喷后8h内遇中等以上降雨,应考虑重喷或补喷。整枝主要是去叶枝、打顶心、摘边心、剪空枝、抹赘芽。打顶心、摘边心时间一般比当地其他种植方式的棉花提前10d左右,即7月15~20日打顶心,8月5日前后打完边心。
2.6中耕培土,抗旱防涝
大蒜收获后,随施肥进行中耕培土,每次大雨过后或浇灌后,在适耕期内也应及时中耕、培土,破除土壤板结,起到保墒、防涝和防倒作用。盛蕾期和花铃期,遇旱应及时浇水。吐絮后,若土壤干旱也应该浇1次小水,以提高根系活力,促进上部棉铃的正常发育。
2.7推广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对近年来发生危害较重的枯、黄萎病,采取轮作倒茬,提倡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节(控)水灌溉,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推迟发病,促进植株快速恢复,同时还可预防红叶茎枯病等生理性病害。对发生危害较重的棉铃虫、红蜘蛛、蚜虫、盲蝽象等进行及时预测预报和防治。
关键词百棉1号;蒜;套种;栽培;豫东地区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效益较好的蒜棉套作一年两熟栽培模式的面积在豫东地区逐年扩大,2006年达到24万公顷。为探索适应地膜大蒜田栽培特点的棉花品种,从2004年起,笔者用河南省当前主推的10多个品种做了比较试验,其中百棉1号(豫审棉2004001)表现特别突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种植表现
一是早熟。经大田观察发现,该品种全生育期128d,属中早熟品种,一般在10月10日拔柴吐絮率可达80.5%,比其他品种高6.2%以上,有利于后茬大蒜适时播种,且铃壳薄、吐絮畅、易收摘;二是生长势强,丰产性好。出苗快、整齐、健壮、耐低温,幼苗期生长快,幼苗子叶偏大,幼茎青绿。株高平均103cm,植株塔型较松散,第一果节位7.5节,果枝角度中等,茎杆较粗,韧性好,抗倒伏,现蕾快且集中。在3.75万株/hm2条件下,单株果枝数平均13.6个,单株成铃平均25.4个,中部单铃平均重6.35 g,平均籽棉产量为5 115 kg/hm2,比对照增产352kg/hm2,增产幅度达到6.88%;三是抗逆性强。该品种表现出早熟不早衰、有后劲、抗病虫性好、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的特性;四是衣分高达42%。
2高产栽培技术
2.1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
经试验,在豫东地区比较合理的种植方式为5-1式,即5行大蒜1行棉花,大蒜行距20cm,预留空档40cm,种植1行棉花,棉花行距为120cm。这种方式由于大蒜边行优势,产量减幅不大,蒜农容易接受,又便于田间管理,棉花生育后期通风透光条件又好。
2.2培育壮苗
由于大蒜中后期大量冲施氮肥,不宜采用直播方式,以育苗移栽为好。培育壮苗是地膜大蒜套种该品种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育苗提倡无土育苗法,其方法介绍如下。
2.2.1苗床准备。按每平方米苗床成苗500株计,备足苗床。在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成宽0.7m的苗床,四周用砖垒砌高出床面10~12cm,床底和四周铺上地膜。用中棉所生产育苗专用基质与干净河沙(含水量小于5%)按重量1∶9.5~10比例混合,厚约10cm。
2.2.2 适时播种。大蒜一般5月25日采收结束,育苗时间以4月1~5日为宜。播前苗床浇足水,以手握紧育苗营养基质有水渗出不下滴为宜,然后用大钉钉上专用木条(大钉间距10cm)顺厢拉出3cm深的播种行,按2cm的株距进行播种,每穴播1粒种子即可。播后用营养育苗基质覆盖抹平床面,用木板轻轻镇压。然后床面覆盖农膜,周围开好排水沟。
2.2.3苗床管理。开始出苗时当天最高气温大于25℃,应于上午10时前揭膜降温,以防高温烧苗,下午6时盖膜保温;若遇低温寒潮,应全天覆膜,以防冻害死苗。在子叶平展至一叶一心期灌专用促根剂(中棉所生产)1次。方法:将促根剂原液稀释至100倍,每平方米苗床需用稀释液3 ㎏,用手动喷雾器去掉喷头在行间浇灌,不要将稀释液喷到叶片上。
2.3适期、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4月底当棉苗3叶1心、苗高10~15cm时,结合大蒜浇水开始移栽。移栽前5~7d日夜炼苗(遇寒冷或雨天仍需覆盖)并浇适量的送苗水,在移栽前2~3d喷保叶剂防萎蔫,可提高成活率。方法:每平方米苗床用保叶剂15~20g,稀释10~15倍后均匀喷在棉苗叶片上。移栽当天取苗,取苗时先从苗床一头用手扒开营养育苗基质到床底,露出根系,轻轻取出苗抖掉基质,尽量少折断或不折断根系,扎成40~50株一捆的小捆,放在促根剂100倍稀释液中浸根,要求根系全部浸入,不能淹没棉苗叶片,10~15min后取出移栽。若用膜包好根系,可远距离运输而不降低移栽成活率。移栽时按3.75万株/hm2的密度开沟或打穴,深度10~12cm,然后放苗覆土,将苗栽正栽紧,然后浇“安家水”,此时忌用大量尿素冲施蒜田。
2.4合理施肥
提倡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适当减氮,补充磷、钾,在缺硼、锌棉田施用硼锌微肥。一般大蒜收获后,立即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优质农家肥30~45t/hm2、腐熟饼肥600~700kg/hm2、过磷酸钙1 125kg/hm2、氯化钾200kg/hm2、硫酸锌22.5kg/hm2、硼砂7.5kg/hm2,不追氮肥;第二次追肥于盛蕾前进行,此时施尿素150~225kg/hm2即可;第三次要重施花铃肥,一般施尿素300~450kg/hm2。提倡化肥深施,肥料与水分合理运筹;后期采用叶面施肥,打顶后每隔7~10d喷1次,每次施尿素3kg/hm2、磷酸二氢钾6kg/hm2,加水450kg于下午6时以后均匀喷雾(喷孔直径1mm)。
2.5化控与整枝
化控本着少量、多次、灵活的原则,避免一次使用量过大而产生药害。根据长势、肥力、雨量等一般全生育期进行4次,蕾期用缩节胺7.5~15g/hm2,对水300~450kg;初花期15~22.5g/hm2,对水450~600kg;盛花期22.5~30g/hm2,对水600~750kg;打顶后5d用30~60g/hm2,对水600~750kg。9月底喷施乙烯利催熟,用40%乙烯利1 500~2 250mL/hm2,对水450~675kg喷洒。施用缩节胺应选择晴天的下午3时以后喷洒,为提高叶片的吸收率,宜喷在叶片的背面,喷后8h内遇中等以上降雨,应考虑重喷或补喷。整枝主要是去叶枝、打顶心、摘边心、剪空枝、抹赘芽。打顶心、摘边心时间一般比当地其他种植方式的棉花提前10d左右,即7月15~20日打顶心,8月5日前后打完边心。
2.6中耕培土,抗旱防涝
大蒜收获后,随施肥进行中耕培土,每次大雨过后或浇灌后,在适耕期内也应及时中耕、培土,破除土壤板结,起到保墒、防涝和防倒作用。盛蕾期和花铃期,遇旱应及时浇水。吐絮后,若土壤干旱也应该浇1次小水,以提高根系活力,促进上部棉铃的正常发育。
2.7推广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对近年来发生危害较重的枯、黄萎病,采取轮作倒茬,提倡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节(控)水灌溉,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推迟发病,促进植株快速恢复,同时还可预防红叶茎枯病等生理性病害。对发生危害较重的棉铃虫、红蜘蛛、蚜虫、盲蝽象等进行及时预测预报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