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和复诊情况.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和中药口服治疗,中医慢病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包括档案建立、健康宣教、中医特色疗法指导、定期随访和联盟家属及病友等.两组治疗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两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之后进入随访阶段,每3个月随访1次,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西城区北线阁5号,100053;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和复诊情况.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和中药口服治疗,中医慢病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包括档案建立、健康宣教、中医特色疗法指导、定期随访和联盟家属及病友等.两组治疗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两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之后进入随访阶段,每3个月随访1次,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以及复诊情况(包括复诊调方依从性、复查依从性、复诊时间、病例资料获取度),并评价中医慢病管理组患者对中医慢病管理平台使用的满意度.结果 中医慢病管理组与对照组MST分别为(20.97±3.43)个月和(18.03±1.91)个月,mPFS分别为(10.17±0.84)个月和(7.90±0.33)个月,两组MST和m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慢病管理组较对照组复诊调方依从性和复查依从性高,复诊调方时间短,病例资料获取度更及时且完整(P<0.05).中医慢病管理组患者对平台使用可行性调查中满意者14例(51.9%),满意度调查中满意者7例(25.9%).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使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且在“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下患者复诊情况更佳.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灵枢》《素问》.《灵枢》成书早于《素问》,是一部针灸典籍,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针刺理论体系;《素问》是在其基础上加以应用总结,补充完善相关内容.其内容至今仍在针灸临床中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意义.因其成书距今年代久远,古意深奥难懂,故其中部分重点针刺理论现已失传.笔者多年来对其原文反复研读,并认真体会“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的该段经文,并且与《灵枢·终始》中讲的“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
系统生物学已成为揭示中医脾藏象科学内涵的有力工具,其主要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4个方面.通过梳理目前中医脾藏象系统生物学研究文献,发现基因组学可以阐释中医脾藏象的生物学基础,转录组学可以揭示中医脾藏象的内在调控机制,蛋白质组学可以解析中医脾藏象的物质基础和内在联系,代谢组学可以解释中医脾藏象的代谢机制.系统生物学为构建脾藏象学术发展体系从而实现脾藏象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了可能,但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对病和证的混合差异、对脾虚证本质研究缺乏特异性、忽略没有差异表达的潜在
总结姜良铎教授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喘证的临证经验.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明确喘证的主导病机、初始病机及潜在病机,整体把握患者当前状态,从状态论治喘证.临证运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以祛邪通补平喘,同时强调外感以内伤为基础,擅用角药或对药平补通补,兼以调平脏腑功能关系,收效颇佳.
证候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癌毒病机理论,从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特异性致病因子的临床认识出发,总结出癌毒证候具有特异性、兼夹性、交叉性和可变性四个特征,并阐述其内涵.针对癌毒证候的四重特征,多法复合、复法组方、多环节增效是治疗肿瘤的基本策略,并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优效模式,以证候为基础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法,为更具中医特色的肿瘤辨治模式提供参考.
总结张志远教授临证运用葛根的经验.葛根归阳明,擅解肌以给邪出路;属风药,性上行而升阳通络,此为其起效机制;并化裁经方推陈出新,对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进行加减运用,强调配伍不同,用量殊异,则主治有别.葛根解肌须大剂投用,升阳取少量有功,对于颈椎病、痢疾、高血压病亦有较好疗效.
总结林兰教授从风论治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风内动为标,兼有血瘀、痰湿、火(热)等病理因素.治疗当在益气养阴基础上,注重镇肝熄风,同时结合活血通络、健脾化痰及清热之法.临床辨证施治时,擅用全蝎、蜈蚣、蝉蜕等性善走窜的虫类药物搜风通络,同时配合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积极控制血糖.
总结米子良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从已病、瘥后、未病三期论治良性卵巢囊肿的临证经验.认为已病则需精准施治破顽疾,良性卵巢囊肿以脾虚不运,肝气有余为本,血水为病,痰瘀互结为标;辨证施治分主次,既病防变,首辨气血,再审他证;活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行气活血,同时注意治血病防病水,灵活配伍四妙散.瘥后巧用逍遥散,将息慎养,瘥后防复,以巩固疗效.未病先防,谨养慎调,嘱患者注意调畅情志,合理膳食,月经期及产后调护,以防复发.
目的 分析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进行中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特征和方法学现状,为今后研究者设计和实施中药MCDA研究提供建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CQVIP)、万方数据库,获取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20日发表的运用MCDA进行中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筛选,提取文献基本特征、决策背景、准则类别、评分方法、权重赋值方法等特征资料,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瘀毒致病是阐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生、发展的重要理论,认为瘀血、湿浊、湿热蕴结,久化瘀毒、浊毒,裹挟留滞,终成热毒,隐匿为害,导致本病迁延难愈.此外,焦虑、抑郁状态(郁)亦是CAG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探讨瘀、毒、郁的内涵以及三者在CAG中的致病机制,并通过辨析瘀与毒、郁与瘀、毒与郁之间的关系,认为“瘀、毒、郁”互结是CAG的核心病机,其中“郁”可能是促进瘀血、湿浊、湿热转为瘀毒、浊毒,进而化生热毒的病理要素.
目的 系统性评价旭痹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Trials、Clinical Trial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采用旭痹制剂(包括尪痹片、尪痹胶囊、尪痹冲剂、旭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范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12日.由两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独立进行数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