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阿普加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ou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医生曾说:“在世界上任何一家现代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首先要接受弗吉尼亚·阿普加双眼的检测。”他的话绝非夸张。每个新生儿在医院出生后60秒内,先要进行一次“阿氏,评分”,再用毯子包起来,送到妈妈的怀里。通过这种对心率、呼吸、肌张力、反射应激力及皮肤颜色的快速评判,医生可获取有关新生儿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就可以判断出新生儿是否需要一些特殊护理才能存活。
  “阿氏评分”为判断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可直到1952年阿普加博士创立了这套评分系统后,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评判才得以系统化,并纳入产程的一部分。“阿氏评分”是阿普加从事医疗工作的一个意外收获。20世纪30年代初,阿普加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外科。当时的医学院校中,女学生可谓凤毛麟角,一位医生劝告阿普加说,女大夫在外科是无法立足的,于是她转修麻醉专业。阿普加也曾抱怨说:“只有上帝知道为什么连女大夫都不能进女患者的手术室。”
  阿普加曾任纽约哥伦比亚普雷斯拜特里安医学中心麻醉科的主任,且是当时这所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正是在为上千名产妇做麻醉的过程中,她发现,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过多地关注产妇,而忽视了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阿普加说:“我一直不知道谁该真正为新生儿负责。其实,降临人世才是人一生中最性命攸关的时刻。”
  在阿普加的评分系统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新生儿的五项重要的生命体征进行评定,每项评分范围在0-2分之间,五项指标的总分在8-10分时证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良好,而低于此分数时则提示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需要一些特殊护理。如今在医学院校里,阿普加的名字已成为其评分系统的代名词,即Apperance(皮肤颜色)、Pulse(脉搏)、Grimace(反射应激力)、Activity (肌张力)及Respiration(呼吸)这五项检测指标英文首字母缩写。
  然而,阿普加并未利用这套评分系统让自己名利双收。事实上,她的职业生涯堪称典范,而这不过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罢了。1959年,阿普加担任“迪梅斯长征”出生缺陷研究所所长。作为医生,她曾抱着一个患儿一口气爬了九层楼的楼梯,原因很简单,这个患儿不敢乘电梯。她常年四处奔波,行程几千公里,向母亲们讲解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敦促她们及早对胎儿进行孕期护理。有时,她还会在手提袋里装一个经过防腐处理的胎儿标本,给家长们进行现场展示。上解剖课时,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骨刺的结构特点,她就用自己身上的骨刺做实例,让学生逐个体验。
  阿普加终生未婚,只因“没遇到擅长烹饪的男士”。她与母亲住在新泽西特纳夫莱的同一幢公寓里,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她50岁时从事过飞行,并热衷制作弦乐器,还曾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乐器在新泽西蒂内克参加过交响乐的演出。阿普加1974年死于肝硬化,享年65岁。她一生为两千多个新生儿助产,但因她而获得新生的婴儿,将永无穷尽!
其他文献
身为至今以来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阿尔贝·加缪可谓是风云人物。他的周围聚集了众多优秀的思想家,并和法国人“精神教父”一般的萨特有过一段传奇相交,更重要的是他凭其出色的创作、深刻严肃的思想以及对社会和人类生存现状真诚的忧患意识与人文关怀——他不但以自身实力推动了法国存在主义流派的极大发展,还对本国乃至世界无数读者的精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力,他被尊为“欧洲知识分子的良心。”  《鼠疫》是加
去年暑假,应保加利亚教育局和索菲亚大学之邀,我和室友一起参加了索菲亚大学“第45届保加利亚语言文化暑期培训”,第一次踏上了对象国的土地。在多瑙河畔漫步,在黑海游泳、看帅哥跳水,乘船观光海岛,班卡小镇疯狂DISCO,在大特最著名的餐馆吃сач(保加利亚铁板烧)……友好的保加利亚人民,悠久的历史,茂密的森林,迷人的海岸,应接不暇的欧洲帅哥,给我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    索非亚    迷人的首都索菲亚
马格里特一直在试图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置于神秘的空间和时间中来描绘。他的表现手法通常是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融合及比例的变化。他并没有破坏事物的形状,而是深入到事物的系统内部,并使大小的概念相对化。对于这幅画的主题来说,毒药侵入身体器官及处于平衡状态的神经系统中。  画中一朵云从半开的门中飘进房间,阴影投射到墙上。而这朵云也属于外面的大海和天空,通过这扇半开的门就可以看到。这幅画似乎有个隐藏的观者,他可能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而阿赫玛托娃则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这位女诗人以纤细入微的笔触,将女性在爱情中幽微曲折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一串串优美动人甚或凄婉的诗歌呈现在我们面前。更可贵的是,她的诗还包含了对爱情清醒冷静的思考,承载了一种独特的坚强与鲜明的自我意识,因此引得人们争相传颂。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她曾与艺术理论家布宁及其妻室同居生活了长达10年,这种生活方式
科学告诉我们:染色体是储存人类的遗传信息,人的染色体有23对,其中常规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是决定人们性别的主要基因,正常男性为XY性染色体;女性则为XX。可是,最新的科研证实,男人的性染色体还有一种特殊形式——XYY,而它常常会在青春期造成犯罪冲动。当它肆虐时,年轻人的理智往往难以战胜它。前不久,在美国还由此引发了一起令人震撼的事件,其中情感与法律之冲突、科学与法律之矛盾,均让人耳
记得这个广告吧——“需要多少只灯泡可以改变多伦多?两只节能灯。到home depot去,一张Drive license可免费领取两只节能灯!”  人们纷纷跑了去,消费者关注的是“免费”,至于谁买单,没人理会的。  但毕竟是要有人买单的,其中包括时任多伦多电力总公司副总裁、节能总监的吕裕强。那一年是2006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吕裕强从学者到实践者,再到高层管理者,除了医生、研究员、专家、
17岁是英雄情结极度膨胀从而想拯救人类的年龄,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对爱情都非常渴望却极易失控的年龄,同时也是思想上迫不及待的吐故纳新却容易受到蛊惑的年龄。“196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很多事情在那一年发生。东京大学取消入学考试,摇滚乐大行其道,披头士发行了三张专辑,滚石乐团推出最佳单曲,出现蓄长发、提倡爱与和平的嬉皮士。在巴黎戴高乐下台、越南战争僵持不下的那个动荡不安却绚烂多彩的年代……”作家村上龙就这
“忍受孤寂或者比忍受贫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贫困可能会降低人的身价,但是孤寂却可能败坏人的性格。”以狄德罗的这句关于孤独的名言开始,是因为人性的孤独是永恒的话题。在夜深人静时,抑或在众人围绕中,你,是否曾经感受过孤独?《丑闻笔记》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由英国著名作家卓依·海勒写的《丑闻笔记》一书,在2001年刚一上市,就取得了良好反响。并获得2003年英国布克奖决选提名。并在2006年改
存在主义心理疗法大师欧文·亚隆的心理分析小说《当尼采哭泣》被拍成电影后,受到一致好评。在影片中,欧文·亚隆设计了哲学大师尼采和心理分析大师布雷尔的相遇。相遇的契机就是尼采的相思病。但是这小小的相思病却牵涉出人生大问题。    尼采的相思病    鼓吹强力意志的尼采竟得了相思病,如果不是尼采思想不够强大的话,就是对方魅力太大了。当沙乐美坐在心理大师布雷尔面前,娓娓道出尼采的疾病时,布雷尔立刻直觉感到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必然会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并成为类似社会权利机构的呈现或反抗。正如卡米里和拿波尼的观点:摄影机记录的“真实”,“不过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事实上摄影机所记录的是主流意识形态暧昧的、未经系统化、未理论化的和未想透彻的世界……摄影机复制的事物并不是它们真实的一面,而是它们经过意识形态折射后的表象。”于是,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至为有效而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