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1]自书法产生后,就逐渐形成书法与人品相结合的“书如其人”的鲜明的美育观。本文着重从:书法艺术的音乐美,书法艺术素质教育,心境独舞的书法艺术等方面来讲述,旨在表明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是流动的绘画,是心境的独舞。
【关键词】独特性;素质教育;云门舞集
一、书法艺术中的音乐美
张怀瓘曾把书法的社会效果比作“无形之相,无声之音”。[2]说的是书法艺术虽然无声,但它以作者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气韵律动、以及点画结构的和谐统一,唤起人们的节奏感、旋律感和音乐感,从而,能“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能、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音乐,不可隐匿。”[3]
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一个典故:一次他的小儿子王献之模仿父亲的笔体练字,光是调墨用的水就用了三缸,写的字挂了他家一整院,当父亲看到儿子写的字时发现有一个字漏掉了一个“点”,便提笔帮儿子添上。之后王献之的母亲在不知此事的情况下也来看儿子的字,看后感叹曰:“我儿费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这说明了他没有抓住父亲写字的内在本质,而是局限与模仿外表,这样的模仿是得不到成功的。当然,王献之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所以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书法以飞舞流转的线条之间的交互衔配,抑扬顿挫的运笔,在宣纸上谱就华彩乐章。我们仿佛听到了一首首风格迥异的动听乐曲。音乐也正是通过音符的排列组合,成为一条条优美的旋律的线,我们跟着这辗转流动的线条可以走进无限想象的自由境界,这也许就是音乐与书法的动情之处。
二、书法是素质教育
书法能反映出作者的“情思”、“意志”、“才华”、“人品”,也能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作者与读者间在情操、品德、等方面产生共鸣。当前,全民正在进行新时期荣辱观和全面复兴中华民族的教育,这个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十分广泛的,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书法创作的艺术构思,是一种渗透创作主体意识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以书者的全部学养为基础,其中,文学功力自不可少。学习和研究一些文学知识,对于认识和把握书法艺术创作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西汉杨雄曾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4]意思是说,言表心声,书表心画,“声”“形”合一,可以看出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才华的人,还是昏庸之辈。说明人与作品之间要架起一座沟通的纽带,使之产生共鸣,感受美的启迪和熏陶。
用笔、用墨、章法等法则的学习和运用,深化了审美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剖析与别人作品的比较,提高了鉴赏、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对书法非常感兴趣的快乐学习中完成的。
书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书法作品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书法基本素养,使他们在书法知识和思想情感上也能得到全面、积极地发展。
三、心境独舞的书法艺术
云门舞集的《行草》系列作品试图打通传统与现代、书法与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界限,形成一种创新型的适应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信息量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国际化的视觉表述方式进行传播,弥合了传统与当代、中方与西方艺术形态的裂隙,是“传统价值观进行当代影像”。
云门舞集的代表作《行草》,将张旭等从孙大娘的剑舞参悟出行草书法加以回溯,用现代舞蹈又将草书转译,犹如中国武侠电影向世界表述的武之舞传统,行草的转述经过对草书的二次还原,回归了汉字的图像中心传统。
在行草中,舞者将身行融入字神之中,随着音乐一气呵成式展现王羲之,苏东坡,颜真卿,再到张旭笔走龙蛇的草书书法,最终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这种以舞者的身体、语言来表现书法抽象的韵律世界,并以声、光、电等多媒体方式表现玄妙的意境,美的方式蕴含了相当丰富的传统价值观与审美情趣。
云门通过以下几个范式性特征:促使艺术与书法融合,形成属于云门自己的表意体系:
一是书法中的黑与白的对比,以立面呈现,黑底白图,苍劲有力,对比强烈;
二是草书中的实与虚的对比,通过光影变幻,勾勒出竹林的七个章节,七种意境:晨雾、春风、夏喧、秋径、雨霁、午夜、与冬雪。
三是草书中的动与静的对比,流浪者之歌在演出落幕前,将数百斤稻米从舞台顶部倾倒下来,舞者淹没在奔流而下的米雨中,配以如潮拍岸的乔治亚民歌给人澎湃璀璨的视觉震撼。随后,整个舞台又复归宁静,任凭无限的宁静感抚平体内的悸动,这些当代艺术抽象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紧密互动,构成了均衡静态色彩单纯的三维空间。
云门书法“三部曲”,借用王羲之的《兰亭序》、《初月帖》,怀素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以及张旭的《古诗四帖》等书法经典作品作为舞台的元素。
“书法三部曲”更多地表现了传统书法的精神。用灯光、服装及演员的身体营造了书法的黑白世界和内敛、含蓄、舒缓的东方神韵;通过肢体去表现书法造型的开阖变化、线条的精力、气韵,以及刚柔并济的中和之美。
中国书法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即在一整套严格的用笔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富有力度、节奏、粗细、快慢、浓淡的和带有强烈主观情调的线条,创造出既不违背汉字造型规律,但又打破造型格局的结体和章法。书法的这种特殊手段,为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所不具有。
所以,自古以来,任何文学艺术都无法取代书法艺术,从而使其得以独树一帜,在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和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2].张怀瓘,《书议》,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3].摘录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处篇》。
[4].摘录扬雄,《法言·问神》。
【关键词】独特性;素质教育;云门舞集
一、书法艺术中的音乐美
张怀瓘曾把书法的社会效果比作“无形之相,无声之音”。[2]说的是书法艺术虽然无声,但它以作者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气韵律动、以及点画结构的和谐统一,唤起人们的节奏感、旋律感和音乐感,从而,能“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能、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音乐,不可隐匿。”[3]
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一个典故:一次他的小儿子王献之模仿父亲的笔体练字,光是调墨用的水就用了三缸,写的字挂了他家一整院,当父亲看到儿子写的字时发现有一个字漏掉了一个“点”,便提笔帮儿子添上。之后王献之的母亲在不知此事的情况下也来看儿子的字,看后感叹曰:“我儿费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这说明了他没有抓住父亲写字的内在本质,而是局限与模仿外表,这样的模仿是得不到成功的。当然,王献之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所以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书法以飞舞流转的线条之间的交互衔配,抑扬顿挫的运笔,在宣纸上谱就华彩乐章。我们仿佛听到了一首首风格迥异的动听乐曲。音乐也正是通过音符的排列组合,成为一条条优美的旋律的线,我们跟着这辗转流动的线条可以走进无限想象的自由境界,这也许就是音乐与书法的动情之处。
二、书法是素质教育
书法能反映出作者的“情思”、“意志”、“才华”、“人品”,也能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作者与读者间在情操、品德、等方面产生共鸣。当前,全民正在进行新时期荣辱观和全面复兴中华民族的教育,这个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十分广泛的,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书法创作的艺术构思,是一种渗透创作主体意识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以书者的全部学养为基础,其中,文学功力自不可少。学习和研究一些文学知识,对于认识和把握书法艺术创作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西汉杨雄曾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4]意思是说,言表心声,书表心画,“声”“形”合一,可以看出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才华的人,还是昏庸之辈。说明人与作品之间要架起一座沟通的纽带,使之产生共鸣,感受美的启迪和熏陶。
用笔、用墨、章法等法则的学习和运用,深化了审美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剖析与别人作品的比较,提高了鉴赏、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对书法非常感兴趣的快乐学习中完成的。
书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书法作品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书法基本素养,使他们在书法知识和思想情感上也能得到全面、积极地发展。
三、心境独舞的书法艺术
云门舞集的《行草》系列作品试图打通传统与现代、书法与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界限,形成一种创新型的适应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信息量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国际化的视觉表述方式进行传播,弥合了传统与当代、中方与西方艺术形态的裂隙,是“传统价值观进行当代影像”。
云门舞集的代表作《行草》,将张旭等从孙大娘的剑舞参悟出行草书法加以回溯,用现代舞蹈又将草书转译,犹如中国武侠电影向世界表述的武之舞传统,行草的转述经过对草书的二次还原,回归了汉字的图像中心传统。
在行草中,舞者将身行融入字神之中,随着音乐一气呵成式展现王羲之,苏东坡,颜真卿,再到张旭笔走龙蛇的草书书法,最终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这种以舞者的身体、语言来表现书法抽象的韵律世界,并以声、光、电等多媒体方式表现玄妙的意境,美的方式蕴含了相当丰富的传统价值观与审美情趣。
云门通过以下几个范式性特征:促使艺术与书法融合,形成属于云门自己的表意体系:
一是书法中的黑与白的对比,以立面呈现,黑底白图,苍劲有力,对比强烈;
二是草书中的实与虚的对比,通过光影变幻,勾勒出竹林的七个章节,七种意境:晨雾、春风、夏喧、秋径、雨霁、午夜、与冬雪。
三是草书中的动与静的对比,流浪者之歌在演出落幕前,将数百斤稻米从舞台顶部倾倒下来,舞者淹没在奔流而下的米雨中,配以如潮拍岸的乔治亚民歌给人澎湃璀璨的视觉震撼。随后,整个舞台又复归宁静,任凭无限的宁静感抚平体内的悸动,这些当代艺术抽象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紧密互动,构成了均衡静态色彩单纯的三维空间。
云门书法“三部曲”,借用王羲之的《兰亭序》、《初月帖》,怀素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以及张旭的《古诗四帖》等书法经典作品作为舞台的元素。
“书法三部曲”更多地表现了传统书法的精神。用灯光、服装及演员的身体营造了书法的黑白世界和内敛、含蓄、舒缓的东方神韵;通过肢体去表现书法造型的开阖变化、线条的精力、气韵,以及刚柔并济的中和之美。
中国书法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即在一整套严格的用笔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富有力度、节奏、粗细、快慢、浓淡的和带有强烈主观情调的线条,创造出既不违背汉字造型规律,但又打破造型格局的结体和章法。书法的这种特殊手段,为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所不具有。
所以,自古以来,任何文学艺术都无法取代书法艺术,从而使其得以独树一帜,在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和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2].张怀瓘,《书议》,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3].摘录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处篇》。
[4].摘录扬雄,《法言·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