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形体美的层面上,分析研究了太极拳教学简化中所含有的美育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其目的就是为能找到有效解决其问题的手段,使太极拳简化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太极拳的动作和动作技法要实行简化,使其更能与武术运动以及其中所表现的美育要求相符合。
关键词:大学体育;简化太极拳;形体美;教学;改进前言:简化太极拳不但是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项目,而且还被许多大学设置成体育选修课,并且选修的大学生人也相当多。这就是因为,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受到现代大学生普遍欢迎。不过,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发现:还是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学习太极拳还是感到无味而枯燥,更有甚者出现比较厌恶的情绪,显然对教学效果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笔者在形体美的层面上,针对大学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出能有效的提升简化太极拳教学效率的手段和办法。
一、简化太极拳与形体美的关系
形体美是人在体育活动实践领域中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一种由人的身线与其品质和情感相结合,再通过姿态、形体等方式展现于人们面前的美。它重点包含了形体美、动姿美和姿态美,表现的审美关系是人与运动之间的,人被作为审美的对象,人体动作是主要表达的手段。形体美是美中的一种,其主要表现就集中在人体的对称、比例均衡、和谐等表现形式上。姿态美指的是人体在运动中的动作变化的风格,不但包含各种各样的优美的姿态,而且也包含人在运动中所表现的神情举止,是人在运动中表现风格的语言代表。而动作美则是人在运动中综合表现的器官系统能力、健康水平、精神风貌以及表现能力,这种美不是单一来源于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还来源于人们平常生活中,是美的本质表现。由此可见,形体美富含于体育活动当中,并且还是通过体育运动来表现的。人们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其實就是认同形体美以及展现形体美的过程。简化太极拳和别的运动一样,不但要使大学生学会加强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形式,还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方面的教育。
二、简化太极拳中所表现的形体美
1、精神美在简化太极拳中的体现
其一就是思想境界美。太极最早来自于《周易》,含有至极、至高、唯一、绝对的意思。太极拳这个拳名也深含此意,充分表现了我国道家所主张的阴阳调和和刚柔相济的基本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太极拳练习者的行为势必要产生改变,最终使人获得更高的思想境界,淡化人的各种欲望,坦然处世。显然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的。其二就是神态美。太极拳所包含的16项技法都对练习者的动作方法、人体姿态和意识行为都给出了具体的要求。
2、姿态美和动作美在简化太极拳中的表现
简化太极拳其实就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简而来的,其中很大程度地留下了杨氏太极拳的主要动作和精华拳术。它的美,就是通过舒缓的动作、势势相连的弧形运动来展现的,动作盘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高低均可,动作节奏也快慢均可,全套动作充满观赏性和大众适应性。它的所有动作都深含着确定的技击涵意,且所有动作还可以根据对方攻击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简化太极拳相对于别的武术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动作也能充分展现动作美。
三、简化太极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措施
1、出现的问题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简化太极拳教学的状况发现,关于简化太极拳的教材内容还相当不完善。其内容仅仅是一套24式简化太极拳的动作图解以及动作的方法说明,但动作技击功能相关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图解内容几乎就没有纳入,也很少有动作技法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说明。由于教材内容的不完善,导致了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省略了与之相关的内容。缺少了技击内容的教学,使得大学生就无法对所学习动作的实战作用有所了解,也就不知道完成具体某项动作的理由,更不能深刻领会动作中要表现的内涵了。不完善的教材内容和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又缺乏动作技法、技击内容说明,就使简化太极拳教学与武术本位相背离,当然也就丢失了美育和形体美表现的根本基础,武术的真义也就丢失了。
2、对应措施
a、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技击内容。老师在讲授示范动作时,要将动作的拳势功能恰当地融入到示范讲解过程中,其目的就是将动作的内涵在运动形成特征和运动的认知结构层面上做到全面完整地讲解,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动作定义。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还要及时地去矫正学生在单个工作或组合动作上的不准确练习。通过老师的矫正和指导,帮助学生能整体了解和记忆动作的结构和动作的做法,为他们能将各个动作有机连接起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老师讲授完了后,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在此时期,老师要针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促使他们能对类型相同的动作的技击功能有一个整体理解。b、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技法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纯粹的讲解动作技法和实践相脱节以及动作与技法配伍混乱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对技法按照其属性、姿态、意识、要领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类——姿态技法、动作技法和意识技法。c、教学时机的准确把握。要做到准确把握好教学时机,就必须要把握好技法的属性以及动作技能的形成。在学生学习动作的开始时期,适宜布置姿态技法教学。在学生学习动作的分化时期和定型时期,适宜布置动作技法教学。在学生学习动作的结尾时期,适宜布置动意识技法教学,因为这个时期学生的动作差不多都定型了,他们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意识技法的教学有利于促进他们更为深切地理解掌握太极拳的精神含义。
总而言之,太极拳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太极拳的发展规律是套路和搏击同等并进,在其中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资料:
[1]樊莲香、阿理、汤海燕著,形体与形象塑造[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顾留馨著.太极拳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3]崔学臣、左洪志.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融入技击内容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04
[4]左洪志、吕胜君等.太极拳技法分类与教学时机分析[J].教学研究,2004
关键词:大学体育;简化太极拳;形体美;教学;改进前言:简化太极拳不但是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项目,而且还被许多大学设置成体育选修课,并且选修的大学生人也相当多。这就是因为,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受到现代大学生普遍欢迎。不过,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发现:还是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学习太极拳还是感到无味而枯燥,更有甚者出现比较厌恶的情绪,显然对教学效果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笔者在形体美的层面上,针对大学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出能有效的提升简化太极拳教学效率的手段和办法。
一、简化太极拳与形体美的关系
形体美是人在体育活动实践领域中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一种由人的身线与其品质和情感相结合,再通过姿态、形体等方式展现于人们面前的美。它重点包含了形体美、动姿美和姿态美,表现的审美关系是人与运动之间的,人被作为审美的对象,人体动作是主要表达的手段。形体美是美中的一种,其主要表现就集中在人体的对称、比例均衡、和谐等表现形式上。姿态美指的是人体在运动中的动作变化的风格,不但包含各种各样的优美的姿态,而且也包含人在运动中所表现的神情举止,是人在运动中表现风格的语言代表。而动作美则是人在运动中综合表现的器官系统能力、健康水平、精神风貌以及表现能力,这种美不是单一来源于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还来源于人们平常生活中,是美的本质表现。由此可见,形体美富含于体育活动当中,并且还是通过体育运动来表现的。人们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其實就是认同形体美以及展现形体美的过程。简化太极拳和别的运动一样,不但要使大学生学会加强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形式,还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方面的教育。
二、简化太极拳中所表现的形体美
1、精神美在简化太极拳中的体现
其一就是思想境界美。太极最早来自于《周易》,含有至极、至高、唯一、绝对的意思。太极拳这个拳名也深含此意,充分表现了我国道家所主张的阴阳调和和刚柔相济的基本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太极拳练习者的行为势必要产生改变,最终使人获得更高的思想境界,淡化人的各种欲望,坦然处世。显然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的。其二就是神态美。太极拳所包含的16项技法都对练习者的动作方法、人体姿态和意识行为都给出了具体的要求。
2、姿态美和动作美在简化太极拳中的表现
简化太极拳其实就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简而来的,其中很大程度地留下了杨氏太极拳的主要动作和精华拳术。它的美,就是通过舒缓的动作、势势相连的弧形运动来展现的,动作盘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高低均可,动作节奏也快慢均可,全套动作充满观赏性和大众适应性。它的所有动作都深含着确定的技击涵意,且所有动作还可以根据对方攻击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简化太极拳相对于别的武术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动作也能充分展现动作美。
三、简化太极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措施
1、出现的问题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简化太极拳教学的状况发现,关于简化太极拳的教材内容还相当不完善。其内容仅仅是一套24式简化太极拳的动作图解以及动作的方法说明,但动作技击功能相关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图解内容几乎就没有纳入,也很少有动作技法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说明。由于教材内容的不完善,导致了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省略了与之相关的内容。缺少了技击内容的教学,使得大学生就无法对所学习动作的实战作用有所了解,也就不知道完成具体某项动作的理由,更不能深刻领会动作中要表现的内涵了。不完善的教材内容和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又缺乏动作技法、技击内容说明,就使简化太极拳教学与武术本位相背离,当然也就丢失了美育和形体美表现的根本基础,武术的真义也就丢失了。
2、对应措施
a、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技击内容。老师在讲授示范动作时,要将动作的拳势功能恰当地融入到示范讲解过程中,其目的就是将动作的内涵在运动形成特征和运动的认知结构层面上做到全面完整地讲解,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动作定义。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还要及时地去矫正学生在单个工作或组合动作上的不准确练习。通过老师的矫正和指导,帮助学生能整体了解和记忆动作的结构和动作的做法,为他们能将各个动作有机连接起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老师讲授完了后,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在此时期,老师要针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促使他们能对类型相同的动作的技击功能有一个整体理解。b、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技法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纯粹的讲解动作技法和实践相脱节以及动作与技法配伍混乱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对技法按照其属性、姿态、意识、要领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类——姿态技法、动作技法和意识技法。c、教学时机的准确把握。要做到准确把握好教学时机,就必须要把握好技法的属性以及动作技能的形成。在学生学习动作的开始时期,适宜布置姿态技法教学。在学生学习动作的分化时期和定型时期,适宜布置动作技法教学。在学生学习动作的结尾时期,适宜布置动意识技法教学,因为这个时期学生的动作差不多都定型了,他们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意识技法的教学有利于促进他们更为深切地理解掌握太极拳的精神含义。
总而言之,太极拳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太极拳的发展规律是套路和搏击同等并进,在其中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资料:
[1]樊莲香、阿理、汤海燕著,形体与形象塑造[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顾留馨著.太极拳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3]崔学臣、左洪志.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融入技击内容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04
[4]左洪志、吕胜君等.太极拳技法分类与教学时机分析[J].教学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