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的高效课堂是我们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追求的目标。我们这里所说的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这里的高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构建高效课堂。
一、紧贴教学内容,精心制作课件
翻开初中的信息技术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书本的体例与同是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有点差异。信息技术课的开篇是从计算机的发展史开始的,接下来才进入正题——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等。这些内容属于叙述性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加改变地照本宣科,就会出现讲台上老师挥汗如雨手舞足蹈,课桌前学生萎靡不振不知所云。对于这种曲不高而和寡的尴尬现象,老师是不愿意看到的,可是这些知识,却又是学习计算机时必须夯实的基础,就像英语学习中的ABC,没有趣味但是有不可或缺。如果我们在教授这方面的内容时,作一些灵活的改变,开动脑筋提前制作一些紧贴这些内容的辅助教学小课件,在课堂上不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或者动辄让学生看书,而是通过课件的演示,将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生动图片和声音,自然就会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一来,学生很乐于接受,教师也教得轻松。同时,我们还利用课件的动态展示,轻轻松松地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所教的知识中,有效地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将其顺利地带入新知识的境界之中。课后的调查反馈信息显示:学生普遍反应生动活泼的课件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更紧凑了,学习也更自主和轻松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改变学生信息技术课上“玩”的态度
在初中学生的头脑中,信息技术课与玩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很多地方信息技术课没有考试和升学压力。尽管初三学生是要面临着中考时的微机会考任务的,但是这样的考试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等级考试,即使有的地方将这次会考成绩计入中考,也就是区区十分而已。而对于在初一、初二的学生而言,中考似乎还很遥远,所以并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加上信息技术课大都在计算机房上,学生面前基本是人手一台电脑,上机操作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自由支配掌握。所以从总体上而言,他们在课堂上,或者是乓乓乓敲击键盘调出有趣的画面,或者是偷偷地连上网络浏览网页,或者是左顾右盼地看热闹。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要及时的加以调整,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嬉戏”认识及时地转向严肃认真的态度。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是游戏课,嘻嘻哈哈马马虎虎绝对不可能学好这门科技含量极高的课程。
三、确立规矩,严格要求
毋庸讳言,微机室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其组织教学比一般的课堂难度要大得多。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导,就不能只以简单的不说话,不走动为要求,学生适当的讨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不及时辅导与约束,很有可能就放任自流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铁的纪律是干好一切事情的保证。虽然说学习不是打仗,但是操作起来道理是一样的。要想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高效课堂,我们首先要攻下教学秩序过于活跃这一问题。一开始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微机室有着独特的严格管理制度,明确了这个管理制度,才可以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四、巧妙转化,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课的专业化程度,细节性的不衔接,就会给我们制造全盘的拦路虎。所以,大多数学生面对这一门课时,总觉得依靠自己玩也玩不出多大的名堂。这时候老师的分化突破难点的工作就要及时地跟上。在具体的讲授中我们巧妙分化,善用比喻,在建立规范的定义和解释后,可以创造性地把书本上生硬的名词或者操作步骤生活化,用通俗的口语让专业术语生动起来。讲解硬盘,我们用桌子的抽屉比喻;讲解网络,我们用四通八达的自来水管道来比喻,这样的转化轻松地将复杂抽象变成简单明了,难点也就不再是难点。学习的效率、课堂的效率也就自然高了起来。
信息技术中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等待与坚持,才能结出芬芳四溢的甜蜜果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中)
一、紧贴教学内容,精心制作课件
翻开初中的信息技术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书本的体例与同是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有点差异。信息技术课的开篇是从计算机的发展史开始的,接下来才进入正题——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等。这些内容属于叙述性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加改变地照本宣科,就会出现讲台上老师挥汗如雨手舞足蹈,课桌前学生萎靡不振不知所云。对于这种曲不高而和寡的尴尬现象,老师是不愿意看到的,可是这些知识,却又是学习计算机时必须夯实的基础,就像英语学习中的ABC,没有趣味但是有不可或缺。如果我们在教授这方面的内容时,作一些灵活的改变,开动脑筋提前制作一些紧贴这些内容的辅助教学小课件,在课堂上不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或者动辄让学生看书,而是通过课件的演示,将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生动图片和声音,自然就会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一来,学生很乐于接受,教师也教得轻松。同时,我们还利用课件的动态展示,轻轻松松地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所教的知识中,有效地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将其顺利地带入新知识的境界之中。课后的调查反馈信息显示:学生普遍反应生动活泼的课件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更紧凑了,学习也更自主和轻松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改变学生信息技术课上“玩”的态度
在初中学生的头脑中,信息技术课与玩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很多地方信息技术课没有考试和升学压力。尽管初三学生是要面临着中考时的微机会考任务的,但是这样的考试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等级考试,即使有的地方将这次会考成绩计入中考,也就是区区十分而已。而对于在初一、初二的学生而言,中考似乎还很遥远,所以并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加上信息技术课大都在计算机房上,学生面前基本是人手一台电脑,上机操作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自由支配掌握。所以从总体上而言,他们在课堂上,或者是乓乓乓敲击键盘调出有趣的画面,或者是偷偷地连上网络浏览网页,或者是左顾右盼地看热闹。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要及时的加以调整,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嬉戏”认识及时地转向严肃认真的态度。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是游戏课,嘻嘻哈哈马马虎虎绝对不可能学好这门科技含量极高的课程。
三、确立规矩,严格要求
毋庸讳言,微机室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其组织教学比一般的课堂难度要大得多。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导,就不能只以简单的不说话,不走动为要求,学生适当的讨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不及时辅导与约束,很有可能就放任自流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铁的纪律是干好一切事情的保证。虽然说学习不是打仗,但是操作起来道理是一样的。要想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高效课堂,我们首先要攻下教学秩序过于活跃这一问题。一开始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微机室有着独特的严格管理制度,明确了这个管理制度,才可以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四、巧妙转化,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课的专业化程度,细节性的不衔接,就会给我们制造全盘的拦路虎。所以,大多数学生面对这一门课时,总觉得依靠自己玩也玩不出多大的名堂。这时候老师的分化突破难点的工作就要及时地跟上。在具体的讲授中我们巧妙分化,善用比喻,在建立规范的定义和解释后,可以创造性地把书本上生硬的名词或者操作步骤生活化,用通俗的口语让专业术语生动起来。讲解硬盘,我们用桌子的抽屉比喻;讲解网络,我们用四通八达的自来水管道来比喻,这样的转化轻松地将复杂抽象变成简单明了,难点也就不再是难点。学习的效率、课堂的效率也就自然高了起来。
信息技术中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等待与坚持,才能结出芬芳四溢的甜蜜果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