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案教学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是学案教学最重要的操作材料,由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设计、能力训练、小结作业几部分组成,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案教学的实施,学习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自己,交流合作,讨论学习。
关键词:学案教学 学案编写 实施程序 学生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27-0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课改后的课堂应有以下转变:第一,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第二,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合作;第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第四,变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主动学;第五,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所谓学案教学,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学案,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计的,以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习能力为主线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学生通过学案教学可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迫切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逐渐学会了学习。其基本模式如下:
1 编写学案
学案由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反馈作业四部分组成,而贯穿这四个组成部分的要素是知识线、能力线、学习方式和创新性思维,后者有机融合在前者中。
学案的格式设计——名称;类别:年级、科目、设计人、审核人;内容:a.课题名称b.学习目标c. 自主学习(建议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d. 问题讨论(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e. 能力训练(编排练习、应用检测)f. 小结作业。
1.1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依据中学数学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提出本节课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或学习掌握数学方法以及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等。
1.2自主学习。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公式、基本图形、基本方法,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自学掌握的,就可以设计成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或做简单的归纳,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自学都能顺利完成。对于个别完成有困难的,可通过划分学习小组(一般以六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互帮互学完成。通过自主学习,力争课前了解新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尽量把新课基本弄懂或大部分弄懂。要讲究自学质量,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教师可以不要过多重复讲解,让学生体会自学成功的喜悦。
1.3问题讨论。对书上的重要概念、重要定理、重要关系、关键性问题、突出性问题或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可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或通过举一反三,设计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启迪学生思维、辨明是非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学习小组集体讨论解答。回答不够正确的问题或不够全面的问题,也可在上课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最后加以解决。问题讨论是“学案”编写的精华,也是上课的高潮,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高超的艺术。通过问题讨论,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的方法、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学会提问,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1.4能力训练。结合课前自学和课上讨论,可设计一组少而精的能反映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的练习题,供学生及时验证自学效果、及时巩固自学成果。题目的选择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这部分题目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完成的题目,也有一部分题目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的,或者是教师作为示范性题目重点向学生分析并示范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的。题目可选择形式不同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证明题或应用题。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高潮,要认真设计,有的放矢。
2 学案教学的课堂基本实施程序
在学案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案实施的关键在教师,主渠道在课堂,学生是完成学案的主人。
2.1学案的课前要求。首先在上课前将学案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反复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对本节的问题讨论部分进行独立的思考,对能力训练可视学生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并把学习的结果全部填写在学案上。
2.2自主学习情况反馈。上课时,可先有教师引课,说明学习本节课的背景与实际意义以及重要作用。然后可通过划分的学习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对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板演或实物投影让学生在讲台上向同学宣讲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发挥小组学习的集体成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成果汇报,长期坚持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现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先讲,教师后讲的原则。
2.3小组讨论。对学生汇报的学习结果,展开讨论。一般自主
学习均能顺利完成,主要针对问题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展开讨论,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或由数学教师启发、引导,最终使问题圆满得以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潮之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来探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讨论,最后准确解答。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是求异思维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4教师讲解。在问题讨论圆满解决的前提下或在问题讨论时暴露出的新问题,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并且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不在多,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
2.5解答能力训练。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进行能力训练,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对疑难问题,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总之,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水平,进而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2.6总结归纳。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
2.7布置作业。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一部分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等),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
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可灵活掌握,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可有增有减,也可重新排列程序等,以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为主要依据,确定最优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7.
关键词:学案教学 学案编写 实施程序 学生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27-0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课改后的课堂应有以下转变:第一,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第二,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合作;第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第四,变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主动学;第五,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所谓学案教学,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学案,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计的,以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习能力为主线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学生通过学案教学可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迫切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逐渐学会了学习。其基本模式如下:
1 编写学案
学案由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反馈作业四部分组成,而贯穿这四个组成部分的要素是知识线、能力线、学习方式和创新性思维,后者有机融合在前者中。
学案的格式设计——名称;类别:年级、科目、设计人、审核人;内容:a.课题名称b.学习目标c. 自主学习(建议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d. 问题讨论(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e. 能力训练(编排练习、应用检测)f. 小结作业。
1.1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依据中学数学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提出本节课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或学习掌握数学方法以及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等。
1.2自主学习。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公式、基本图形、基本方法,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自学掌握的,就可以设计成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或做简单的归纳,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自学都能顺利完成。对于个别完成有困难的,可通过划分学习小组(一般以六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互帮互学完成。通过自主学习,力争课前了解新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尽量把新课基本弄懂或大部分弄懂。要讲究自学质量,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教师可以不要过多重复讲解,让学生体会自学成功的喜悦。
1.3问题讨论。对书上的重要概念、重要定理、重要关系、关键性问题、突出性问题或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可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或通过举一反三,设计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启迪学生思维、辨明是非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学习小组集体讨论解答。回答不够正确的问题或不够全面的问题,也可在上课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最后加以解决。问题讨论是“学案”编写的精华,也是上课的高潮,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高超的艺术。通过问题讨论,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的方法、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学会提问,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1.4能力训练。结合课前自学和课上讨论,可设计一组少而精的能反映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的练习题,供学生及时验证自学效果、及时巩固自学成果。题目的选择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这部分题目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完成的题目,也有一部分题目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的,或者是教师作为示范性题目重点向学生分析并示范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的。题目可选择形式不同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证明题或应用题。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高潮,要认真设计,有的放矢。
2 学案教学的课堂基本实施程序
在学案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案实施的关键在教师,主渠道在课堂,学生是完成学案的主人。
2.1学案的课前要求。首先在上课前将学案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反复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对本节的问题讨论部分进行独立的思考,对能力训练可视学生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并把学习的结果全部填写在学案上。
2.2自主学习情况反馈。上课时,可先有教师引课,说明学习本节课的背景与实际意义以及重要作用。然后可通过划分的学习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对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板演或实物投影让学生在讲台上向同学宣讲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发挥小组学习的集体成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成果汇报,长期坚持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现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先讲,教师后讲的原则。
2.3小组讨论。对学生汇报的学习结果,展开讨论。一般自主
学习均能顺利完成,主要针对问题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展开讨论,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或由数学教师启发、引导,最终使问题圆满得以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潮之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来探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讨论,最后准确解答。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是求异思维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4教师讲解。在问题讨论圆满解决的前提下或在问题讨论时暴露出的新问题,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并且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不在多,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
2.5解答能力训练。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进行能力训练,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对疑难问题,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总之,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水平,进而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2.6总结归纳。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
2.7布置作业。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一部分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等),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
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可灵活掌握,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可有增有减,也可重新排列程序等,以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为主要依据,确定最优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