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性化人格已被证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最佳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教育模式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质,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分析双性化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开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家长、教师和社会三者之间要相互配合推进双性化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理论 性别角色教育 幼儿发展
幼儿因为生理解剖上的差异而决定了他们的性别,在未来的生活实践当中,他们受到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朝着各自的性别角色发展,并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性别角色行为。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随着人格心理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一种全新的理论——双性化人格理论被心理学家证实,它为幼儿时期开展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指明了方向。幼儿时期,性别角色作为幼儿个体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重视并开展双性化的性别
一、 双性化人格理论概述
传统定义上的性别角色只有纯粹的男性化、女性化。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
的兴起,传统意义上性别角色的模式已经遭到了质疑,人们从心理学角度对性别角色的探讨又有了新的见解,双性化人格理论的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
双性化或双性化人格的英文单词源于希腊语Androgyny的词根andro(男)和gyny(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通俗地讲,双性化人格其实就是一种兼具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类型。
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过“潜意
识双性化”的概念。后来,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荣格在集体潜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原型,阿尼玛是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倾向,阿尼姆斯是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倾向,人类天生具有双性化人格特点。1964年,罗西(A.S.Rossi)首次提出“双性化”这一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具有的人格特质,并且认为双性化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研究“双性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康乃尔大学妇女心理学家桑德拉·贝母,1974年他设计出了第一个双性化心理量表——“贝母性别角色量表”。在此量表中,他将人的性度划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这份量表至今都成为进行双性化人格甄别的权威工具。
二、幼儿双性化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双性化教育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新趋势,研究也证明兼具“两性之长”的男女能更好的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幼儿是祖国未来,幼儿时期更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教育更应该从幼儿开始,把握教育契机。因此,我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更要注重双性化人格的培養,让幼儿从小塑造吸收两性优良品质的人格。
(一)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现代化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两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坚强、果断、勇猛的男性也可以有女性的温柔、体贴,竞争激烈的社会也让女性学会独立、勇敢。这种“既独立又合作、即果断又沉着、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的双性化人格特征是性别角色发展所要求的,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从此人们也不会再在一个局限于男性、女性这种两极化的分类框架中去审视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人们会尊重属于每个个体所独有的人格魅力,平等地看待每个生命个体。
(二)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与兼有两性优点的人交朋友,具有双性化人格的男女在朋友中更受欢迎。而且有研究发现,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而不是单纯的男性化或女性化。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承认了性别角色差异的基础上又同时兼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在兴趣爱好上也更为广泛,尤其是心理气质也具备了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所以,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减少了因性别不同而带来的观念上不一致的人际冲突,这使他们具备了更多与人合作的优势,从而有利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双性化人格理论对我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双性化教育是未来幼儿性别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而幼儿早期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幼儿的双性化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教育者要重新审视双性化的真正含义,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观念,为实施幼儿的双性化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一) 家长应该把握规律,遵循幼儿生理性别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人类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多方面因素诸如生理因素、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的影响,是这几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虽然说是幼儿人格发展的主导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所以,幼儿双性化教育的问题上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生物因素是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前提,幼儿一出生就从生理特征上判定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有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动物或个体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要尊重个体的这种先天差异,不能人为地抹杀掉性别差异而进行无性别教育。传统上男女性别特征是比较明晰的,如男性要大胆、果断,女性要温柔、细腻等,人们也存在着狭隘的性别刻板观念。新时代要摈弃旧思想,应该在正常发展文化和社会认可的性别特征前提下,在发挥幼儿自身“性别”优势的基础上向异性学习,进一步使性别角色特征全面化、双性化。
虽然在幼儿性别角色教育中重视学习异性的优点,但不可本末倒置。如果忽视自然生理因素,不遵循幼儿性别发展的心理规律,放弃和自然生理因素所匹配的文化人格因素的培养,而片面强调学习异性优秀特质,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很可能呈现畸形的状态。这样,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是不健康的。
(二)家长应该改变观念,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
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和女孩。他们常常鼓励女孩学习跳舞、打扮洋娃娃、说话温柔等行为,但不鼓励她们跑跑跳跳等大动作行为;而男孩的话,父母则鼓励他们玩卡车、机枪等玩具,不鼓励他们玩洋娃娃等行为。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性别角色期待方面常常将勇敢、坚韧、挑战等视为男性应有的典型品质,而将温柔、细心、文静等列为女性应有的典型品质,在幼儿性别角色的培养上也严格按照这种标准执行。
幼儿某些越线的行为往往会被家长视为不道德或不合乎文化要求,就会斥责幼儿。所以,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性别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鼓励幼儿尝试异性的活动,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获得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情绪体验。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理论 性别角色教育 幼儿发展
幼儿因为生理解剖上的差异而决定了他们的性别,在未来的生活实践当中,他们受到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朝着各自的性别角色发展,并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性别角色行为。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随着人格心理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一种全新的理论——双性化人格理论被心理学家证实,它为幼儿时期开展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指明了方向。幼儿时期,性别角色作为幼儿个体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重视并开展双性化的性别
一、 双性化人格理论概述
传统定义上的性别角色只有纯粹的男性化、女性化。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
的兴起,传统意义上性别角色的模式已经遭到了质疑,人们从心理学角度对性别角色的探讨又有了新的见解,双性化人格理论的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
双性化或双性化人格的英文单词源于希腊语Androgyny的词根andro(男)和gyny(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通俗地讲,双性化人格其实就是一种兼具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类型。
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过“潜意
识双性化”的概念。后来,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荣格在集体潜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原型,阿尼玛是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倾向,阿尼姆斯是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倾向,人类天生具有双性化人格特点。1964年,罗西(A.S.Rossi)首次提出“双性化”这一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具有的人格特质,并且认为双性化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研究“双性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康乃尔大学妇女心理学家桑德拉·贝母,1974年他设计出了第一个双性化心理量表——“贝母性别角色量表”。在此量表中,他将人的性度划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这份量表至今都成为进行双性化人格甄别的权威工具。
二、幼儿双性化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双性化教育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新趋势,研究也证明兼具“两性之长”的男女能更好的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幼儿是祖国未来,幼儿时期更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教育更应该从幼儿开始,把握教育契机。因此,我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更要注重双性化人格的培養,让幼儿从小塑造吸收两性优良品质的人格。
(一)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现代化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两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坚强、果断、勇猛的男性也可以有女性的温柔、体贴,竞争激烈的社会也让女性学会独立、勇敢。这种“既独立又合作、即果断又沉着、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的双性化人格特征是性别角色发展所要求的,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从此人们也不会再在一个局限于男性、女性这种两极化的分类框架中去审视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人们会尊重属于每个个体所独有的人格魅力,平等地看待每个生命个体。
(二)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与兼有两性优点的人交朋友,具有双性化人格的男女在朋友中更受欢迎。而且有研究发现,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而不是单纯的男性化或女性化。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承认了性别角色差异的基础上又同时兼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在兴趣爱好上也更为广泛,尤其是心理气质也具备了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所以,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减少了因性别不同而带来的观念上不一致的人际冲突,这使他们具备了更多与人合作的优势,从而有利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双性化人格理论对我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双性化教育是未来幼儿性别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而幼儿早期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幼儿的双性化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教育者要重新审视双性化的真正含义,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观念,为实施幼儿的双性化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一) 家长应该把握规律,遵循幼儿生理性别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人类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多方面因素诸如生理因素、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的影响,是这几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虽然说是幼儿人格发展的主导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所以,幼儿双性化教育的问题上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生物因素是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前提,幼儿一出生就从生理特征上判定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有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动物或个体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要尊重个体的这种先天差异,不能人为地抹杀掉性别差异而进行无性别教育。传统上男女性别特征是比较明晰的,如男性要大胆、果断,女性要温柔、细腻等,人们也存在着狭隘的性别刻板观念。新时代要摈弃旧思想,应该在正常发展文化和社会认可的性别特征前提下,在发挥幼儿自身“性别”优势的基础上向异性学习,进一步使性别角色特征全面化、双性化。
虽然在幼儿性别角色教育中重视学习异性的优点,但不可本末倒置。如果忽视自然生理因素,不遵循幼儿性别发展的心理规律,放弃和自然生理因素所匹配的文化人格因素的培养,而片面强调学习异性优秀特质,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很可能呈现畸形的状态。这样,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是不健康的。
(二)家长应该改变观念,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
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和女孩。他们常常鼓励女孩学习跳舞、打扮洋娃娃、说话温柔等行为,但不鼓励她们跑跑跳跳等大动作行为;而男孩的话,父母则鼓励他们玩卡车、机枪等玩具,不鼓励他们玩洋娃娃等行为。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性别角色期待方面常常将勇敢、坚韧、挑战等视为男性应有的典型品质,而将温柔、细心、文静等列为女性应有的典型品质,在幼儿性别角色的培养上也严格按照这种标准执行。
幼儿某些越线的行为往往会被家长视为不道德或不合乎文化要求,就会斥责幼儿。所以,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性别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鼓励幼儿尝试异性的活动,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获得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