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特色园环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课程改革以来,园本课程应运而生,幼儿园自身的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成了众多教育工作者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又一关注热点。而将国粹京剧艺术教育作为园本特色,是继承民族文化,加强德育建设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且对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部分侧重研究课程本身及其发展,而着重论述环境创设现状的较少,针对京剧特色环境创设的研究更少。因此,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某京剧教育特色幼儿园的京剧特色环境创设现状的调查,以期为我国幼儿园更合理有效地实施园本特色环境创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园本课程;京剧教育;特色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98-04
  自课程改革以来,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适应幼儿的全面发展,园本课程应运而生。每个园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园本教育内容,如上海市嘉定区某京剧教育特色幼儿园(以下简称“S园”)就是以京剧教育为园本特色。同时,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特色环境创设也成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又一个关注点。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摇篮,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其特定的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必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幼儿的教科书和良师。
  近年来,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部分侧重研究课程本身及其发展,如课程领导、教师专业成长、园本教研、课程管理等,着重论述环境创设现状的较少,而京剧教育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的关注度日益上升,但针对京剧特色环境创设的研究更少。因此,文章期望能通过本研究,可以加强众人对京剧教育、京剧教育环境创设的了解和重视,同时也为其他幼儿园的园本环境创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S园京剧特色的背景与教师对此的态度
  S园是一所以“爱国、爱园、爱家、爱人”为园志的幼儿园,京剧启蒙教育作为该园的园本特色,开展其已有十年左右的历史,有十分鲜明的京韵办学特色和诸多京韵艺术成果,在园本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上,重视特色课程的研发、特色环境创设和教师的园本培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园和上海市“京剧启蒙教育”基地。
  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的直接教育者和主要接触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教师的认知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认知态度。文章对小中大班的教师做了抽样访谈,结合实际所观察到的现象,发现以下几点情况:
  第一,教师都认同京剧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各方面的有益作用,一致赞同对幼儿进行京剧启蒙教育,对特色环境创设的必要性给予肯定,并在一日生活中有所渗透。第二,教师对幼儿园京剧特色环境创设的理解参差不齐。比如,教师A表示“京剧特色的环境创设就是班级作品展示墙的布置”,认为只要将学习活动后幼儿的作品放置在该墙上就行;教师B则表示“京剧特色的环境创设不仅包括班级和幼儿园内部的材料和环境布置,肯定还要有家庭和社区的”,认为需要班级、园内、家庭和社区资源。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教学设备等有形的物质,文章将物质环境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以作更详细的具体说明。
  二、室外环境中的京剧特色环境
  (一)园门及外墙的特色环境现状与幼儿间互动情况分析
  S园的园门和外墙设计以传统的中国红为主色调,两种不同样式的大门各具特色,分园的大门为拱门样式,以一扇透明玻璃门为主,并在其上方增添了半镂空的雕花;总园两扇主通道的大门修葺成宫门的样式,其上镶嵌着明黄色的圆形珠状突起,门两旁有两只端坐的石狮。外墙的每根石柱上都有装饰,以五颜六色的京剧脸谱与梅、兰、竹、菊“四君子”图片穿插交替呈现,另附带小篆文字说明。
  文章中,笔者的观察时间为一学期。相关数据表明,幼儿与园门及外墙的互动行为发生在入园和离园的时候,主要有触摸、站定注视和讨论这三种。触摸行为主要是与园门及外墙上的京剧脸谱、明黄色圆形突起和石狮子这三个环境互动产生的,幼儿会用手指比画、触摸或是点数(针对门上的小突起);站定注视行为是与京剧脸谱、透明玻璃和石狮子互动产生的,幼儿会站定一段时间(5~30秒),看看这些环境创设或是照照“镜子”与墙上的京剧脸谱相对,让自己变成某京剧人物,做做表情或者是单纯地发会儿呆;讨论行为则与园门及外墙的所有环境创设有关,幼儿谈及的话题有很多,与京剧脸谱、京剧形象有关的最多。按行为发生频率从多到少的顺序来排,依次是触摸、站定注视、讨论。
  (二)户外运动场地中的特色环境现状与幼儿间互动情况分析
  据S园相关资料,该园的占地面积共8 809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1 883平方米,笔者观察到其户外有两处地方体现了京剧特色。
  第一处是户外活动场地上的一块大面积的京剧大棋谱。教室下方的分区操场上面画有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有大有小,有同有异,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幼儿可以在这里以自己为棋子,进行实地的“下棋”。
  第二处是户外活动做操时幼儿所使用的小道具。S園根据年龄段的不同,从小班到中班到大班分别配上令旗、刀和棍,几乎每天都会开展别具特色且不同的运动活动,幼儿也较乐于去参与此类活动。除固定的京韵操外,还有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以自由玩耍。
  文章中观察的班级为中班,除下雨和温度低的天气外,共计12次外出。每次外出除京韵操外,在自由活动的时间中,幼儿开展多样的活动,如“打仗”游戏(几人一组,分组对抗),《我一剑能挡百万兵》角色表演。   京剧大棋谱成网格状,“下棋”的玩法多样,如走、跳和比赛等,规则也多样,如根据主颜色的不同、根据大小的不同、根据单双数的不同等。由于班级轮流,文章中共观察到5次,幼儿使用该场地的次数也为5次,活动开展概率达100%。
  就此来看,此场地作为一种简单而玩法多样的低结构材料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因其趣味性使幼儿参与度颇高,达到了运动以锻炼身体的效果,并且它还是同伴交往的一个良好途径,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一定发展。除此之外,该场地不仅渗透了许多数学概念,如分类、奇偶数、比大小和一一对应等,还因其是京剧大棋谱,添加了许多与京剧相关的知识,如京剧脸谱的颜色与其相对应的代表人物等,内容丰富,一举数得。
  (三)户外绿地中的特色环境现状与幼儿间互动情况分析
  该园总绿化面积2893平方米,除基础植物外,幼儿园不同的角落里分散种植着“四君子”,约占总绿化面积的1/2,以梅和竹居多。
  从访谈中得知,该园将“高尚品德”的四君子与京剧中的正面人物形象联系起来,幼儿能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四君子的隐喻和一些典型的京剧正面人物(如包公等)的相关知识。同时,S园注重对幼儿自然的熏陶氛围,教师会在平日饭后散步时,有意识地提及以上一些相关内容,以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认识。
  现在很多教师都容易忽视大自然这个天然的环境,可正是这个无处不在的、不起眼的环境却能影响幼儿各方面发展。我国伟大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告诫我们“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研究”。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通过合理的绿化配置,运用植物的姿态、高度、花色等变化,创造出一个舒适、优美的乐园,让幼儿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也能引出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室内环境中的京剧特色环境
  (一)走廊和楼梯的特色环境创设现状与幼儿间互动情况分析
  S园的每一条走廊和过道的墙面上都有特色京歌元素,有各种不同角色的京剧人物形象的水彩装饰画,如花旦、老生等,也有京剧演出场景(剧目)的水彩装饰画,有内嵌的京剧文化展示橱窗,还有许多幼儿演出的照片。
  内部的出入口以中间一副大的古刻篆体的京剧起源文章为界限,从正对的角度来看,左和右分别由京剧中的用词出将和入相来代表出口和入口。
  中央楼梯都为螺旋式,以栏栅式的外层包裹楼梯,在最中心的位置放上了一大幅京剧人物组合图,每一层转角处都有京剧挂饰和京剧脸谱作为装饰,整体同样以纯粹的中国红为主色调,不掺杂其他颜色。
  走廊和楼梯是幼儿每天出入的必经之地,文章观察记录到的幼儿行为有触摸、欣赏和讨论三种,只要是全班集体活动路径,以上行为都会出现,以触摸居多。以每天离园的时候为例,教师带着幼儿从教室走到门口,经过走廊时会出现以下行为:①幼儿在排队前进时,会停下脚步站定,眼睛看向墙上的装饰画;②某些幼儿会用手指去碰碰或是拍拍墙上的京剧脸谱和演出剧照,或是用手沿着古刻篆体或是墙面角饰的轮廓进行描绘等;③某些幼儿能联系自己的相关经验,与同伴相互交流、欣赏和讨论周围的特色环境,如看到一个字形相像的字就以自己的认识来读“我知道这个是A字”,或者是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这里有好多条小河,都连在一起了”;④某些幼儿会小声哼唱S园的京歌。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向我们指出了生活、社会等自然大教育的重要性。走廊和楼梯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地方,它的隐性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字、图画和照片本是幼儿生活与教育中最为常见的一些东西,将它们与京剧知识适当结合来进行教育环境创设,方式通俗却内容新奇,对幼儿有不错的吸引力,幼儿通过触摸、模仿和相互交流(幼幼或是师幼间)能学到许多。同时,这些环境创设的本身渗透了幼儿认知与求知的需求,能与幼儿进行一定的互动,且对幼儿的基础知识与京剧相关知识、社会性和审美情感的培养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班级内的特色环境
  (一)班级内的特色环境创设现状与幼儿间互动情况分析
  S园共有20个班级,园内每周都会安排一次主题框架式教学,每班每周一次京剧特色课。小班一般是欣赏京剧人物和京剧片段,中班是简单跟唱京剧片段,大班则是相对而言难度较高的综合活动。
  根据访谈记录,一般以几周一个主题的主题形式来布置班级的特色环境,材料投放结合主题内容,以美术和语言活动为主。据年龄段的不同,小班一学期一个,中班和大班一学期两个,有专门的展示墙,特色环境布置绝大多数都是幼儿经过学习活动后的作品展示。另外,在区角,特别是小舞台区域内会投放较多的京剧相关材料,如令旗、道具、服饰、花旦盘发、乐器等;美工区也会根据小中大班年龄的不同由易到难地投放材料,如从给服饰涂色到拆官帽逐步递进。
  根据实地观察和访谈记录发现,教师都有园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培训,但是在实践方面有所欠缺。班级内小班的京剧特色的环境创设只是简单投放了花旦的手绢、水袖两样材料,包含在小舞台区中;中班只在表演区(小舞台)添加花旦的手绢、水袖、京剧服装、头饰等材料,但种类不多;大班有专门的主题墙和作品展示墙,以幼儿脸谱作品来装饰。
  (二)活動室内的特色环境创设现状与幼儿间互动情况分析
  S园在总部和分部各设有一个专门的京韵室,活动室内材料丰富,内容多种多样。
  活动室的使用安排在S园作息表上为中班一周去一次,笔者随机观察了四周时间,实际的情况却是四周一共只去过一次。该中班一共有31个幼儿,其中一次跟班观察时共有27个幼儿,总参与人数为27人,内容是制作京剧脸谱,主要就是为现有的模具涂上颜色。   在活动室中,幼儿出现的行为是与同伴互相交流前次的作品和经验(制作官帽),参与人数是该中班的所有幼儿,共27人。
  经过观察和统计,幼儿在活动室中的行为一共可以分为三种:①讨论上次的作品;②讨论材料;③示范表演。各个行为幼儿的参与人数分别为:①27人;②15人;③12人。到了活动室后,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四处走动并和同伴互相交流前次经验;某些幼儿对活动室陈列的京剧特色材料产生兴趣,会指着活动室的材料说“我知道那是什么?”“这个我家里也有……”;此外,部分幼儿关注的重点是小型的京剧人物装饰和京剧表演时所穿的服饰,个别参加过表演的幼儿会戴上头饰亲自示范动作,其他幼儿当小观众。
  在活动后,幼儿的行为有两种:①要求再做一个;②关注活动室材料,探索环境。各个行为幼儿的参与人数分别为:①21人;②6人。某些幼儿在自己作品完成后,会要求再做另一个,有同有异,也有幼儿说着去洗手,实际却是去研究之前没见过的材料,好奇心较突出。
  五、结论
  (一)幼儿园整体环境凸显京剧教育特色,但特色环境中的材料使用较为单一
  京剧启蒙教育作为S园的特色,开展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有十分鲜明的京韵办学特色和诸多京韵艺术成果。园门、外墙、绿化、户外活动场地、走廊、楼梯、教室、活动室,由外及里,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小细节还是大规划,处处都透出其京韵特色。此外,S园也注重教师的园本培训和园本教材的研发,开展特色园本课程,独特的京韵教育特色渗透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园整体环境凸显京剧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根据观察和访谈记录,除京韵室有其他材料陈列外,S园的京剧特色环境材料多数集中于京剧脸谱的运用,尤其是在教室的幼儿作品墙上,千篇一律。
  (二)幼儿园未充分重视班级内的特色环境创设
  据访谈了解到,S园有根据幼儿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在每个班内创设有京剧特色环境的内容;但实际观察到的班内环境创设却与访谈记录不一致,7个小班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相关内容,7个中班中只有4个班有,且仅在小舞台区域,而大班的特色环境则集中于幼儿京剧脸谱作品展示墙上。幼儿的在园时间基本上是在教室内度过的,环境的隐形课程作用在班中是最能体现的,作为京剧特色幼儿园,忽视了这点无疑浪费了大好资源。
  (三)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的主体性有所缺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的空间、设备、生活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据实际观察和记录,S园中班活动室的使用安排在作息表上应该是一周去一次,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由于其他事情或是赶时间,四周一共只去过一次,以教师的布置为主,幼儿的参与具有局限性,幼儿的活动时间被大大缩减,几乎等同于不进行活动,其主体性未能得以体现,教师对此的认识也有不足。
  (四)京剧特色的德育目的未能很好实现
  在新的二期课改理念下,S园将京剧艺术融合于幼儿园美育之中,作为幼儿的主题活动,加强创编并研发了新版京韵园本课程教材。在幼儿园教学方面,以艺术和语言方面较多,侧重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京剧艺术教育的美育目的完成得较好,而京剧启蒙的德育目的没能很好实现。
  六、建议
  (一)幼儿园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特色环境材料
  S园在特色环境的创设方面要为幼儿提供较为丰富的特色材料,除固定的门墙等环境外,在走廊、楼梯、教室等其他地方可以不定时地更新或是替换材料,不仅可以是京剧脸谱,还可以是服饰、乐器和一些幼儿作品等。同时,也可以结合所开展的京剧特色课程,根据主题的变化添加新的材料,丰富环境。
  S園教师对京剧特色环境创设的价值给予了肯定,但说和做是两回事,能正确认识到环境创设的重要性还不够,还要能付诸行动。教师在布置环境时,应关注幼儿的持续表现,避免单一的重复,提供丰富儿有层次的特色材料可以保持他们对探索京韵的热情。以小舞台为例,京剧角色不仅可以是花旦,也可以是老生等,表演材料不单是手帕,还可以做些头饰和典型的帽子来让幼儿体验更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幼儿园应当充分重视班级内的特色环境创设
  作为一个京剧特色园,S园在其他物质环境方面的布置很突出,表现了浓郁的京剧启蒙教育特色,但对班级内的特色环境创设的重视度却是不足的。如果说教师是幼儿最直接最主要的指导者,那么教室就是幼儿最直接最主要的活动场所,而正如瑞吉欧所言,环境就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在幼儿园,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仅依赖于系统的教学,更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幼儿接触时间最久、关注度最高的幼儿园教室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想要更好地体现园本特色,让幼儿收获更多的京剧启蒙,幼儿园应当充分重视班级内的特色环境创设。
  (三)尊重和保护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的主体性
  幼儿园环境是儿童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间的互动不断成长的。陶行知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仅要考虑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内容和目标,除了关注儿童本身外,还应当重视环境在其发展中产生的作用。书面的学习能使幼儿获得需要的知识,但若没有一个可靠的环境,没有环境的熏陶,教育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幼儿能更好地全面发展,教师则应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进步的空间,不断强化其“最近发展区”,摒弃自行扣除幼儿活动时间的做法,从儿童视角出发,充分尊重幼儿,保护其主体性和自由。   (四)重视京剧启蒙的德育目的与意义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我们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该园将京剧启蒙教育作为园本特色内容,旨在注重德育,培养幼儿的道德感和美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萌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幼儿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那么在实际开展中就应当着重体现该特色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目的与意义,园本课程的开展形式可以多样,但其内容不能被省略。将京剧艺术教育融于美育之中,达到了审美情感培养的教育目的,但过重于形式的教学,使德育的主要启蒙教育目的没能很好实现。幼儿园要形式与内容并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德与美双收。同时,也要重视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的适当引导和指导,有意识地促进幼儿德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避免使园本特色流于形式而失去真正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晓枫.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金 晶,孔 伟,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蒙台梭利.教育中的自发活动[M].江 雪,编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6]姚 伟.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胡小青.幼儿园环境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8]袁爱玲.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1994(6):36-39.
  [9]管 倚.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0]柏匡峰. 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11]张卫民,曾 虹,詹 霞.基于民俗文化傳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1(6):57-59.
  [12]杨亚博.从民间美术教学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13]冯玉桃.浅议京剧艺术与幼儿园教育有机整合的有效策略[J].早期教育,2011(11):47-48.
  [14]黄艳梅.京剧进校园:京剧文化与教育意涵的融合[J].江苏教育,2012(32):57-58.
  [15]朱幼琪.关于建立“儿童京剧的”可能性[J].戏文,2007(3):55.
  [16]蔡迎旗.重视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J].幼儿教育,2001(12):8-9.
  [17]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8]马
其他文献
1940年1月,阴历庚辰腊八,是梁实秋三十九岁生日。那时,他任国立编译馆社会组主任兼图书馆主任。  在梁实秋的重庆北碚寓所“雅舍”,朋友为他举行了一个庆祝晚宴。吴景超特赠一本精装册页,并在首页上留下自己的题签。众友人跟在其后,相继作画题诗。李清悚的题诗是:  累卵中原系一匏,南船入蜀共西郊。  三年接席酬青眼,四座输君解白嘲。  奉使长安观斗鼠,再生新月照寒崤。  归来十万平安策,莫使先生卧峡坳。
印像深刻的“夫人同志”  一九六六年六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这之前,已经风风雨雨,出现了不少要整肃文化领域的消息。但是,按照惯例,政治运动隔三差五总是要搞的,所以尽管听说了一些很惊人的事情,可是好像跟自己这种小人物没有很大关系。当时在我们这些文化出版发行系统的“小小老百姓”中,只是比较注意邓力群的夫人在文化部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的一些惊人言论,尽管我无缘亲聆,但因在年轻人中广泛流传,所以也还记得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知识,它对于提升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识字认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阅读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因此,文章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自身的工作教学经验,浅谈了语文朗读带来的情境美、真性美、哲理美。同时,从精心设计的不同朗读方案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真正体现“声声清脆悦耳,句句扣人心弦”的优美境界,让听众
摘 要: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部分做成微课,让学生利用课前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课堂上围绕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探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教师要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入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更要关注微课辅助学习后,学生怎样提高素养。  关键词:微课;引领;深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写话教学,有助于启迪学生心智、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为其以后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作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激发写话兴趣、奠定写话基础、培养写话能力、提高写话动力四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话能力;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1-10
摘 要: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及学生本身等都是影响因素。健康人格的发展,需要用规矩为学生围一座城,也需要用情感为他们开一扇窗,让学生在这座围城里用心灵的眼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定位,发出属于自己的光亮。  关键词:规矩;情感;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13  作者简介:胡怡梅(1989—),男,湖南長沙人,湖南省长沙市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126-01  摘 要:随着现如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游戏化教学模式作为新式教学出现在幼儿数学集体教学当中,而且现阶段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是最受幼儿喜爱和参与的活动。文章主要根据在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和游戏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4文献标
轿子出现于魏晋时期,是在辇车的基础上发明的,辇车去轮子就成了轿子,即古人所说的“人荷而行”。到唐宋时,乘轿出行已很普遍。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年阴历三月三日坐轿子给曾祖杨邦乂上坟,就曾赋诗:“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急呼青繖小凉轿,又被春光著莫人。”这首诗中还透露出宋代已出现了“暖轿”和“凉轿”等不同功能的轿子,前者是帷幔遮蔽,可防寒,冬天多用;后者用纱作帏,透气凉快,夏天多用。  轿子在宋朝
AI时代,机器人能否作诗?答案是肯定的。作诗机这种玩意,其实一早就有了。最近,IBM开发出一款作诗神器“偶得”,在这个系统里,键入“中秋”两字,只需一秒钟,即可得到一首七言绝句:“中秋虽暖不堪愁,出处如何却得留。欲向山前卜岩谷,应无多病上扬州。”  再试着键入“夜凉”二字,便得一首七绝:“夜凉诗兴到云端,尽日忧心记席寒。应似东山好天地,万株只在此中看。”  细看这些文字,不难发现,机器还很“笨”,
摘 要:寓言故事以言简意赅却寓意深远的写作方式被人们所熟知,中国式的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寓言故事的文学地位。寓言故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寓言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展开思索,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将寓言课堂教学导向课外阅读,以丰富德育资源。  关键词:小学寓言教学;优化;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