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子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棒球运动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亦被称为“国球”。此外,在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棒球也极为风行。
历史
棒球运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希腊和印度的古代寺庙以及碑石浮雕上均刻有持棒打球的图案。
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定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风行运动之一。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113个。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棒球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并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这对棒球运动在全球的普及和推广来说,无疑是一个颇为沉重的打击。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棒球并不十分普及的中国,这项运动在北京奥运会后依然得到了蓬勃开展。
棒球比赛基本规则
棒球比赛规定,两队比赛,每队人数最少为9人,与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比赛时,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接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接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的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按规定固定在场上。边线以内的地区,叫做内野,超出内野的有效区,叫外野,由本垒到一垒和三垒边线延长,所包括的区域,就是有效区。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棒球基本技术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组成。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低手传球。
(3)击球: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高。
(4)跑垒: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奔向2垒。
(5)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6)接杀:当击球者击出高飞球时,积极跑动,将手套张大,尽量靠近球的落点,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动时,应该时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员也要来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动时应该先跑到预定位置在张开手套。
棒球是很适合中国人开展的一个项目。对提高学生体能、智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其固有的综合特点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对于青少年来讲,棒球是最理想的一个项目,据国外相关机构调查:打棒球的学生不仅精力充沛,而且智商、情商水平更高,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残酷竞争。
(编辑 王娜)
棒球运动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亦被称为“国球”。此外,在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棒球也极为风行。
历史
棒球运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希腊和印度的古代寺庙以及碑石浮雕上均刻有持棒打球的图案。
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定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风行运动之一。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113个。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棒球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并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这对棒球运动在全球的普及和推广来说,无疑是一个颇为沉重的打击。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棒球并不十分普及的中国,这项运动在北京奥运会后依然得到了蓬勃开展。
棒球比赛基本规则
棒球比赛规定,两队比赛,每队人数最少为9人,与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比赛时,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接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接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的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按规定固定在场上。边线以内的地区,叫做内野,超出内野的有效区,叫外野,由本垒到一垒和三垒边线延长,所包括的区域,就是有效区。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棒球基本技术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组成。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低手传球。
(3)击球: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高。
(4)跑垒: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奔向2垒。
(5)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6)接杀:当击球者击出高飞球时,积极跑动,将手套张大,尽量靠近球的落点,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动时,应该时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员也要来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动时应该先跑到预定位置在张开手套。
棒球是很适合中国人开展的一个项目。对提高学生体能、智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其固有的综合特点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对于青少年来讲,棒球是最理想的一个项目,据国外相关机构调查:打棒球的学生不仅精力充沛,而且智商、情商水平更高,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残酷竞争。
(编辑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