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区企校共建”新模式,建设大学生走进社区项目新机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大学生走进社区,是将自身所学参与到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目前高职院校与社区和企业的建设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尽快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三者共建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学校、社区和企业共建的意义。打破了社区、厂区和校区之间的围墙和隔阂,使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有机的融合。实现社区、厂区和社区的三区联动,为区企校共建和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区、企业和高校建设、发展与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区企校共建;社区;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校区共建”模式是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的途径,是指高校与社区的共同建设,由高校组织学生来担任社区的某项工作,通过在社区的实践锻炼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打造学生参与实践的新模式。同时学生的服务也为社区带来了新鲜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区企校”共建的重要意义
  “区企校”共建对高职院校来说有利于学校的资源整合,更好的来实现社会服务的价值。学校、企业以及社区的共建是缓解高校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学生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可以说并不乐观,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学校的扩招导致毕业生的人数也随之上升,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趋于饱和,种种情况造成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毕業后很难找到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区企校”共建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机会,也成为了社区和企业的新生工作者。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等都成为社会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参加实践。社区和企业正是学生锻炼自我,升华自我的好去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到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自身的责任感和创造力得到提升,这些都将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帮助,并受用一生。此外,“区企校”共建,可以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检测机会,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所学,真正的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标,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区企校”共建对企业和社区有着一定的意义,能够提升社区和企业的精神文明层次,同时能发挥企业和社区的重要作用。企业和社区中普遍会有人员老化或工作方法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加入无疑是为企业和社区提供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学生所学知识以及先进的科技,能够带动企业和社区的整体发展,强化人才建设。此外,大学生的加入可以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他人的价值观,在社区和企业的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区企校”共建当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参与社区和企业建设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当中仍然不乏一些问题,影响着学校、社区和企业的发展。大学生参与社区和企业实践仍然是单项服务,这种单项服务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认为是学校、企业和社区将自己看成了廉价的劳动力,甚至造成学生对社区和企业的反感,不愿意加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去,在工作中出现怠工等现象,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得到锻炼,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意愿,使“区企校”共建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1]。此外,学校向企业和社区资源开放的程度也远远不足,使社区和企业的效用得不到良好地发挥。“区企校”共建有必要建立起一定的体制保障,而目前的“区企校”并没有,使整个大环境运行起来稳定性较差,而相应的管理制度的缺失也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
  三、大学生走进社区新机制
  (一)提高高职学生知识的利用率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和知识结构,来建设起有针对性的固定社区服务基地,做到高职院校的社区建设工作有依托,学生的工作有支撑点。当学生进入企业或社区参与工作实践之前,学校应及时加大对学生的岗前培训,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基础,使学生在参与到社区和企业的工作活动中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将自己的创造力和知识优势发挥到极限,以提高企业或社区的人才结构和知识含量,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大学生社团可以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将学生社团与政府和社区进行紧密的结合,在学生的培养方式上进行创新,以达到完成社会公益和学生充分了解国情的目的。大学生走进社区和企业,参与到社区服务和企业实践中,在这当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和社区的培养人才的共同愿望。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找到三者的共赢点,真正的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企业需要人才和社区需要服务的目标[2]。
  (三)建立社区服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在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中,建立起适当的激励机制或约束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保证社区服务的稳定性。在单项收益的市场环境下,学生出现认识偏差,造成了对社区服务定位的不统一。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学生参与的活动情况与学生的考核相挂钩,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可以利用约束机制,使学生担负起责任。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稳定社区的发展。
  (三)多方面培养机制的创新
  高职院校与社区的共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两者之间的合作基础是双方的需求和对各自利益的尊重。在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的过程中,作为社区应积极地调动起一切的相关条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促使大学生在综合素质和自身的技能上都得到大幅的提升,在学生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自身也享受到一定的服务[3]。此外,应充分的吸引高校的师生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完成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对接工作,实现学校、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模式创新。在“区企校”共建的新模式中,学校是主体,应遵守人才培养优先和适应性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障优化社区服务、提高企业效率和人才就业的共赢。
  结语:高职学生参与到社区和企业的实践是当今社会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一项共赢的活动。因此,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或社区,都应该重视起对这个项目活动的研究,及时地分析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区企校”共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自身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韦东,张建科.论大学生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扮演[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0(02):12—14.
  [2]周锦章.社区服务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成长向导计划”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3(02):24—29.
  [3]苗建峰,苗俊玲.培养大学生社区服务意识的几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06(05):43—49.
其他文献
本文从收集井田煤层中已揭露的1251条小断层入手,研究其发育特征,绘制直方图、玫瑰花图、断层密度等值线图,寻找其发育规律,并进行小构造分区评价及采前预测。
文章通过对大跨度重荷高架模板支撑系统的应力及变形监测的介绍和数据分析,对钢管扣件式模板脚手架系统的受力性能与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摘 要: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我校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特殊人才,制定特殊培养方案,加强校企间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创新能力是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要将创新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新 创业能力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2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业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世界建筑领域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在提高人民居住舒适度的同时,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刻不容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目的是根据当前全国建筑业形势,通过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实现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促进企业建立系统、规范、科学的质量管理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环境艺术设计关注的焦点.其实,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这一矛盾就是语言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者在形式设计上的得失成败取决
“翼城琴书”是流行于晋南地区翼城县的一种地方说唱艺术。其演唱风格稳重大方,唱腔极有特点。板式丰富。剧目内容大都取材于民间,以表演家庭生活、情感故事为主,深受当地群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