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营销和物联网将是拥抱互联网 两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声名鹊起,今天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让互联网 在自己的企业内落地,以推动企业转型,或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要真正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尤其是大型集团型企业,由于规模大,受传统思维和习惯影响多,在拥抱互联网技术上比中小型企业脚步显得沉重了许多。在这个时候选择一个正确的切入点,获得一个不错的互联网 开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切入点呢?
总体来看,互联网最先颠覆的就是原来以信息发布为主要业务以及因信息不透明而生的行业,我们熟知的媒体和广告发布就在其中,除此之外还包括销售的中间环节。具体到企业销售,互联网的第一个价值就是能通过电子商务取消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直接跟消费者做交流,进行交易。
实际上,企业营销也被认为是企业拥抱互联网 最容易成功的领域,而且失败的风险最小。这一点已经被无数小微企业的实践所证实,它们对互联网营销已经用得很纯熟,不少企业的营销已经完全基于互联网。尽管它们的经验大型或者超大型集团企业不能完全照搬,但无疑可以借鉴。实际上,不少大型企业也的确正在尝试通过移动互联网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实现渠道扁平化,甚至减少到零。这样,企业可专注于生产产品,以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产品和各种服务。
不仅如此,企业通过互联网利用电子商务实现7×24小时随时随地的沟通和进行交易,除了降低营销成本之外还带来了一些其他变化。最为典型的变化就是在企业和消费者直接接触之后,对消费者使用自己产品的体验、需求感知越来越灵敏,这就允许企业可以不再像过去那样生产一个标准的、通用产品来满足所有客户,而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设计各种细分产品。甚至还诞生了一些企业开始完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比如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实现衣服定制的企业。
当然,要实现个性化生产,光有互联网还不够,还需要有物联网的支持,这就是今天制造企业非常关注的工业4.0或者中国制造2025——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目的正是实现个性化生产,而个性化生产的前提就是要有智慧的工厂、智慧的物流和智慧的设计,这一切都高度依赖于物联网世界中的各种传感器、RFID等。实际上,物联网也是继营销之外大型企业拥抱互联网 的又一个切入点。它将是帮助大型企业利用智能制造信息化技术组织好生产、供应链,应对客户细分需求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 也被认为是中国的管理软件企业寻求突破的一个难得机会,因为我们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电子商务市场和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相比技术层面上国外软件巨头有着明显优势不同,国产软件企业在对应用的把握上要更为敏感,在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由于行业差异大、创新多,很难以标准化的产品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会给中国的企业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声名鹊起,今天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让互联网 在自己的企业内落地,以推动企业转型,或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要真正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尤其是大型集团型企业,由于规模大,受传统思维和习惯影响多,在拥抱互联网技术上比中小型企业脚步显得沉重了许多。在这个时候选择一个正确的切入点,获得一个不错的互联网 开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切入点呢?
总体来看,互联网最先颠覆的就是原来以信息发布为主要业务以及因信息不透明而生的行业,我们熟知的媒体和广告发布就在其中,除此之外还包括销售的中间环节。具体到企业销售,互联网的第一个价值就是能通过电子商务取消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直接跟消费者做交流,进行交易。
实际上,企业营销也被认为是企业拥抱互联网 最容易成功的领域,而且失败的风险最小。这一点已经被无数小微企业的实践所证实,它们对互联网营销已经用得很纯熟,不少企业的营销已经完全基于互联网。尽管它们的经验大型或者超大型集团企业不能完全照搬,但无疑可以借鉴。实际上,不少大型企业也的确正在尝试通过移动互联网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实现渠道扁平化,甚至减少到零。这样,企业可专注于生产产品,以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产品和各种服务。
不仅如此,企业通过互联网利用电子商务实现7×24小时随时随地的沟通和进行交易,除了降低营销成本之外还带来了一些其他变化。最为典型的变化就是在企业和消费者直接接触之后,对消费者使用自己产品的体验、需求感知越来越灵敏,这就允许企业可以不再像过去那样生产一个标准的、通用产品来满足所有客户,而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设计各种细分产品。甚至还诞生了一些企业开始完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比如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实现衣服定制的企业。
当然,要实现个性化生产,光有互联网还不够,还需要有物联网的支持,这就是今天制造企业非常关注的工业4.0或者中国制造2025——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目的正是实现个性化生产,而个性化生产的前提就是要有智慧的工厂、智慧的物流和智慧的设计,这一切都高度依赖于物联网世界中的各种传感器、RFID等。实际上,物联网也是继营销之外大型企业拥抱互联网 的又一个切入点。它将是帮助大型企业利用智能制造信息化技术组织好生产、供应链,应对客户细分需求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 也被认为是中国的管理软件企业寻求突破的一个难得机会,因为我们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电子商务市场和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相比技术层面上国外软件巨头有着明显优势不同,国产软件企业在对应用的把握上要更为敏感,在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由于行业差异大、创新多,很难以标准化的产品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会给中国的企业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