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程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概念认知也随之拥有了新历史意义。因此在相关材料及现象的基础上,以广府传统节日为载体,联合当下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波罗诞作为载体,从经济,社会,文化角度,深入探讨广府传统节日的经济效益。进一步讨论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下,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有多大,其中通过传统节日继承、发展、创新等问题,重点探索传统节日与现代经济的结合点,形成对于节日文化资源丰富,有助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文化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传统节日;经济效益;波罗诞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2.033
“波罗诞”是为纪念南海神诞辰而形成的独具岭南特色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经久不衰,也是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品牌。其节庆活动的模式、经营方法等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经济效益。通过拟从经济效益研究入手,对广府传统节日下波罗诞的经济效益提出探讨建议。
1多角度深入探究广府传统节日的经济效益
1.1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有重要作用
波罗诞除了经典的仿古祭海、五子朝王、花朝节等活动,还增加了中国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演邀请赛,省内优秀的非遗表演项目在南海神庙广场同场竞技。除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波罗诞举办过程中,大量的宴会摆设,这些都是需要聘请劳动力去完成的。而当广州市内的劳动力无法满足当地用人单位需求时,便会向外聘请更多丰富的劳动力作为补充,此时就在无形中建立起一个劳动力的转移及补充关系,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1.2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市民俗文化与波罗诞“联姻”10年,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10年来接待游客数量“翻两番”,近三年均超过150万人次。据组织方统计,为期三天的第12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累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游客数量的激增将带动当地的消费,消费将带动经济的发展。由游客数量趋势可看出,波罗诞品牌经过 10 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诞会期间人定必山人海,游客数量的激增意味的消费的增长,对当地经济有重大 的推动作用,可从游客作为切入点,若因服务欠佳,游客体验差,对消费推动经济将造成一定影响,但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从“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资讯等方面进行完善,相信将带来莫大的经济效益。
1.3文化为载体下的经济发展
波罗诞是广州的民俗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民间祭奠,企拜,到现代成为广州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中间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国家一直倡导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氛围熏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护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波罗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特色。
文化品牌、全省群眾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并被纳入《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在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将增强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立,强化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用。这是南海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如南海神庙伴随海外贸易港口而存在,一直是港口的组成部分,与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依托广州现有亿吨级吞吐量的国际化港口,继续夯实已有的制造业基础,加强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广州南海神庙海丝传统与现代经济贸易精神前后传承,古今辉映。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南海神庙前所说:“中国的迅速发展正给瑞典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未来两国间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
2波罗诞经济效益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
传统民俗的发展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和文化的精髓。“波罗诞”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祭祀模式,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社会发展因素,才能促使一种文化创新,形成一种地方品牌经济活动。
民俗祭祀活动是起源于地方民众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上,也需要适应地方的民众需求。民众对于活动关切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这种民俗活动在当地的需求程度。
由表1所示,游客得知波罗诞的渠道从网络的占总人数的51.36%,从电视广播的占总人数的1245%,从报纸杂志的占总人数的8.37%,从宣传广告牌的占总人数的13.13%,从朋友亲戚介绍的占总人数的6.71%,住在附近,所以熟悉占总人数的7.98%。游客从网络渠道得知的占的比例最大,说明网络于当代人而言有较高的影响力及普及面,若经济效益从该方面入手,相信将有一定借鉴意义。
由表2所示,购买门票是游客必然的花销,而其次就是购买波罗诞吉祥物,如菠萝鸡、特制工艺品等,占总人数56.61%,最后便是美食摊档,如波罗粽等,占总人数55.35%。上述数据说明门票是游客们去波罗诞的必需品,要尽可能快捷多渠道购买到门票,消费者的体验提高,使波罗诞口碑更佳方可推动经济增长。此外,同理在特色纪念品购买方面,应开设预定,专门的网站及公众平台邮购等便捷服务,让更多足不出户的人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
在民众的关切程度和消费额度的数据上,“波罗诞”存在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空间主要来源于一种当地信仰的需求和民俗品牌效应。
传统民俗应该既要继承原有的文化精华,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促进民俗的创新,才能在现有的市场上,争取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品牌特色。由表3所示,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的占总人数的61.87%,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创新性的传统文化展厅的占总人数的1430%,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节目表演的占总人数的13.03%,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波罗诞文化推广的占总人数的10.80%。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明显占比最大,若注入宴会元素,人们在观看传统祭祀活动后,便可欢聚一堂,除了从传统美食中增加大家的文化情感,宴会的摆设背后是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的购买,从而对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 由表4所示,居民认为把“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支持者占总人数的84.53%,居民认为“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不支持者占总人数的1547%。支持者居多,说明人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注入,在“互联网+”因素融入波罗诞中,除了可以方便人们的购买,更可以使民众从中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文化魅力,由此深受熏陶,所以可行性很大。
3“波罗诞”的持续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地位
“波罗诞”已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节日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很多社会经济效益问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利益与消费需求的驱动,从内在上对中国传统节日提出改革的要求,只有使中国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在保留其原有的深入的节日内涵的同时不竭创新,有效地将经济效益与文化节日严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文化产业永葆活力与生机。
3.1打造市场品牌战略,实行“互联网+”经营
对“波罗诞”的产品,如“纪念品”、“工艺品”、“食品”等先进行类别分类,再进行“波罗鸡”喜气洋洋的形象包装,可采用手绘或漫画等多种形式。然后建立网购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可打造品牌App,人们可直接在平台上下单特色产品,无需等候,足不出戶便可直接寄送到家中,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也提高了人们的购买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南海届庙会除了保存原有的海丝、祈福等元素,还可增加了“互联网+”庙会活动。传统宴会与线上办事相结合,可扫描二维码或网上订购,即可完成电子门票及纪念品置办,在线虚构旅行,语音向导导览,阅读“吃、住、行、游、购、娱”相干资讯等便捷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智慧旅游相融合,扩大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2对传统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为了扩大游客的参与面,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中,在形式上要紧扣年轻人“爱玩”的特点。对“波罗诞”的注入崭新的血液,如:筛选优秀的文化创意公司承办此届活动,让公司设计波罗诞的吉祥物,并制作成公仔,可供游客拍照。文创公司提供APP的线上地图,使游客出行更方便。
多运用新媒体方式,吸引不同全体。如门票秒杀、门票朋友圈集赞免费送、与电视台合作,邀请知名主持人与群众互动,玩游戏赢取奖品等方式使大家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微信”,在南海神庙广场现场设置了公众号大屏幕,关注波罗诞公众平台,把自己游庙会的图,心情发到公众平台,可直接上墙,进行屏幕互动。此外,公众号上还有摇一摇、数钱等线上互动游戏中奖活动,吸引大家关注。还可以通过区内官方微博“@黄埔新闻中心”与广州市官方微博“@中国广州发布”联手发布宣传信息,进行直播等环节。
波罗诞的创新性突破将为传统民俗节日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也对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推动当地乃至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3.3以传统节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1传统节日建设的基本原则
文化自觉原则、传承创新原则、适度扶持原则。只有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取得事态的良性发展。
3.3.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首先,使群众逐步走向传统文化自觉。其次,创新发展传统节日现代化产业,改变传统的过节模式与思维,提升自信实行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全面促进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型。最后,政府要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传统节日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传统节日建设的管理力度;调动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保障体系。最终力争多层次、全方位的促进波罗诞等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思增. 论假日经济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3,(4):5356.
[2] 谭舯.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J]. 统一论坛,2012,(5):2628.
关键词:传统节日;经济效益;波罗诞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2.033
“波罗诞”是为纪念南海神诞辰而形成的独具岭南特色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经久不衰,也是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品牌。其节庆活动的模式、经营方法等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经济效益。通过拟从经济效益研究入手,对广府传统节日下波罗诞的经济效益提出探讨建议。
1多角度深入探究广府传统节日的经济效益
1.1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有重要作用
波罗诞除了经典的仿古祭海、五子朝王、花朝节等活动,还增加了中国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演邀请赛,省内优秀的非遗表演项目在南海神庙广场同场竞技。除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波罗诞举办过程中,大量的宴会摆设,这些都是需要聘请劳动力去完成的。而当广州市内的劳动力无法满足当地用人单位需求时,便会向外聘请更多丰富的劳动力作为补充,此时就在无形中建立起一个劳动力的转移及补充关系,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1.2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市民俗文化与波罗诞“联姻”10年,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10年来接待游客数量“翻两番”,近三年均超过150万人次。据组织方统计,为期三天的第12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累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游客数量的激增将带动当地的消费,消费将带动经济的发展。由游客数量趋势可看出,波罗诞品牌经过 10 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诞会期间人定必山人海,游客数量的激增意味的消费的增长,对当地经济有重大 的推动作用,可从游客作为切入点,若因服务欠佳,游客体验差,对消费推动经济将造成一定影响,但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从“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资讯等方面进行完善,相信将带来莫大的经济效益。
1.3文化为载体下的经济发展
波罗诞是广州的民俗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民间祭奠,企拜,到现代成为广州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中间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国家一直倡导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氛围熏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护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波罗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特色。
文化品牌、全省群眾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并被纳入《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在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将增强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立,强化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用。这是南海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如南海神庙伴随海外贸易港口而存在,一直是港口的组成部分,与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依托广州现有亿吨级吞吐量的国际化港口,继续夯实已有的制造业基础,加强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广州南海神庙海丝传统与现代经济贸易精神前后传承,古今辉映。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南海神庙前所说:“中国的迅速发展正给瑞典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未来两国间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
2波罗诞经济效益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
传统民俗的发展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和文化的精髓。“波罗诞”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祭祀模式,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社会发展因素,才能促使一种文化创新,形成一种地方品牌经济活动。
民俗祭祀活动是起源于地方民众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上,也需要适应地方的民众需求。民众对于活动关切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这种民俗活动在当地的需求程度。
由表1所示,游客得知波罗诞的渠道从网络的占总人数的51.36%,从电视广播的占总人数的1245%,从报纸杂志的占总人数的8.37%,从宣传广告牌的占总人数的13.13%,从朋友亲戚介绍的占总人数的6.71%,住在附近,所以熟悉占总人数的7.98%。游客从网络渠道得知的占的比例最大,说明网络于当代人而言有较高的影响力及普及面,若经济效益从该方面入手,相信将有一定借鉴意义。
由表2所示,购买门票是游客必然的花销,而其次就是购买波罗诞吉祥物,如菠萝鸡、特制工艺品等,占总人数56.61%,最后便是美食摊档,如波罗粽等,占总人数55.35%。上述数据说明门票是游客们去波罗诞的必需品,要尽可能快捷多渠道购买到门票,消费者的体验提高,使波罗诞口碑更佳方可推动经济增长。此外,同理在特色纪念品购买方面,应开设预定,专门的网站及公众平台邮购等便捷服务,让更多足不出户的人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
在民众的关切程度和消费额度的数据上,“波罗诞”存在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空间主要来源于一种当地信仰的需求和民俗品牌效应。
传统民俗应该既要继承原有的文化精华,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促进民俗的创新,才能在现有的市场上,争取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品牌特色。由表3所示,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的占总人数的61.87%,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创新性的传统文化展厅的占总人数的1430%,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节目表演的占总人数的13.03%,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波罗诞文化推广的占总人数的10.80%。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明显占比最大,若注入宴会元素,人们在观看传统祭祀活动后,便可欢聚一堂,除了从传统美食中增加大家的文化情感,宴会的摆设背后是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的购买,从而对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 由表4所示,居民认为把“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支持者占总人数的84.53%,居民认为“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不支持者占总人数的1547%。支持者居多,说明人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注入,在“互联网+”因素融入波罗诞中,除了可以方便人们的购买,更可以使民众从中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文化魅力,由此深受熏陶,所以可行性很大。
3“波罗诞”的持续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地位
“波罗诞”已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节日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很多社会经济效益问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利益与消费需求的驱动,从内在上对中国传统节日提出改革的要求,只有使中国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在保留其原有的深入的节日内涵的同时不竭创新,有效地将经济效益与文化节日严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文化产业永葆活力与生机。
3.1打造市场品牌战略,实行“互联网+”经营
对“波罗诞”的产品,如“纪念品”、“工艺品”、“食品”等先进行类别分类,再进行“波罗鸡”喜气洋洋的形象包装,可采用手绘或漫画等多种形式。然后建立网购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可打造品牌App,人们可直接在平台上下单特色产品,无需等候,足不出戶便可直接寄送到家中,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也提高了人们的购买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南海届庙会除了保存原有的海丝、祈福等元素,还可增加了“互联网+”庙会活动。传统宴会与线上办事相结合,可扫描二维码或网上订购,即可完成电子门票及纪念品置办,在线虚构旅行,语音向导导览,阅读“吃、住、行、游、购、娱”相干资讯等便捷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智慧旅游相融合,扩大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2对传统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为了扩大游客的参与面,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中,在形式上要紧扣年轻人“爱玩”的特点。对“波罗诞”的注入崭新的血液,如:筛选优秀的文化创意公司承办此届活动,让公司设计波罗诞的吉祥物,并制作成公仔,可供游客拍照。文创公司提供APP的线上地图,使游客出行更方便。
多运用新媒体方式,吸引不同全体。如门票秒杀、门票朋友圈集赞免费送、与电视台合作,邀请知名主持人与群众互动,玩游戏赢取奖品等方式使大家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微信”,在南海神庙广场现场设置了公众号大屏幕,关注波罗诞公众平台,把自己游庙会的图,心情发到公众平台,可直接上墙,进行屏幕互动。此外,公众号上还有摇一摇、数钱等线上互动游戏中奖活动,吸引大家关注。还可以通过区内官方微博“@黄埔新闻中心”与广州市官方微博“@中国广州发布”联手发布宣传信息,进行直播等环节。
波罗诞的创新性突破将为传统民俗节日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也对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推动当地乃至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3.3以传统节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1传统节日建设的基本原则
文化自觉原则、传承创新原则、适度扶持原则。只有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取得事态的良性发展。
3.3.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首先,使群众逐步走向传统文化自觉。其次,创新发展传统节日现代化产业,改变传统的过节模式与思维,提升自信实行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全面促进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型。最后,政府要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传统节日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传统节日建设的管理力度;调动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保障体系。最终力争多层次、全方位的促进波罗诞等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思增. 论假日经济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3,(4):5356.
[2] 谭舯.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J]. 统一论坛,2012,(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