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本文做了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关键词】计算能力 正确、迅速、灵活、合理 心得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很多同学总以为做计算题比做应用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粗心,或注意力不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其次,我们还要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再次,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学生做题时,计算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教师和家长在进行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2.1 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2 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动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2.3 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要特别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心平气和,不急躁不赶做。
2.4 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小数点有没有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3.重视口算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估算和笔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不论在哪个年级都要重视学生对口算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口算方法,更希望学生掌握优化后的口算方法,以此提高口算的速度。对一些重点内容争取达到“张口就来”的程度。如三年级学习的一些较容易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我都要求学生会背诵。平时我除了让学生完成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外,每天都规定有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在每天新课前也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好记的乘法口算题(例如15的倍数,25的倍数等)。通过近一年练习,我发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及迁移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4.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4和6,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0,相乘就一定是4,如14×28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5.注重计算练习的设计
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要在练习的形式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5.1 要有趣味性。设计计算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2 要有针对性。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5.3 注重实践性。提倡练习设计的实践性,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从而使计算练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实际价值。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计算能力 正确、迅速、灵活、合理 心得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很多同学总以为做计算题比做应用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粗心,或注意力不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其次,我们还要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再次,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学生做题时,计算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教师和家长在进行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2.1 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2 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动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2.3 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要特别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心平气和,不急躁不赶做。
2.4 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小数点有没有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3.重视口算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估算和笔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不论在哪个年级都要重视学生对口算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口算方法,更希望学生掌握优化后的口算方法,以此提高口算的速度。对一些重点内容争取达到“张口就来”的程度。如三年级学习的一些较容易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我都要求学生会背诵。平时我除了让学生完成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外,每天都规定有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在每天新课前也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好记的乘法口算题(例如15的倍数,25的倍数等)。通过近一年练习,我发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及迁移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4.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4和6,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0,相乘就一定是4,如14×28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5.注重计算练习的设计
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要在练习的形式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5.1 要有趣味性。设计计算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2 要有针对性。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5.3 注重实践性。提倡练习设计的实践性,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从而使计算练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实际价值。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