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实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求真、求实、求高效。教学中,教师只有用心挖掘文本资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才会生机勃勃、扎实有效。要创建一个动感高效又让学生得到积极和谐发展的语文课堂,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关键词:新课改 小语教学 情境创设 高效课堂 措施
  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怎样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三点: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去设定我们一堂课的标准。但在预设目标的时候,不能机械地去套用标准,应该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三维目标不是三维分立,而是三维统一。当然,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的目标不是某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每一节课中有机地渗透。现在常见的问题是,有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有些老师要求学生默读时,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又缺少方法的指导。实际上,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段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提出适合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追求教育的合理性,常常追问自己:“我这样安排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吗?”“这样安排教学符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吗?”“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吗?”“我为什么要达到这一目标?”……并将这些观念运用到教学中去。
  二、采取恰当的方式,提出合适的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提问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活动,就教师而言,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进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就学生而言,应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课文疑惑之处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不能解决的,教师应通过梳理逐步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课堂上还要注意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新课程提倡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课堂上既要有动,还要有静,要动静结合、放收适度,动的时候动而不乱,静的时候不显得沉闷,做到动而有序、不燥不乱。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实施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应是多元化的,而不要仅限于对朗读的评价上。要通过评价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提高朗读水平。评价时不仅是评优劣,还应该评对事物是非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你真棒”、“你不错”、“你真聪明”的层次上是不行的,应分层次,重引导,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采用生评生、生评师、师评生、竞赛评等。
  三、抓住合适的时机,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动态的,备课时不仅要关注预设,还要关注生成,抓住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东西作为课程资源。如我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文时,先组织学生通过自读、朗读、默读、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经历了由初步感知到整体感悟的过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引导品读了二、三自然段,在研读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生命的存在,并结合作者杏林子的资料(照片、背景资料)出示了她生命阶段的一组数字:12岁生病,16岁开始写作,29岁时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然后又把握时机,出示了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生命是一张张笑脸……因为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呢?”冰心的感悟再次掀起高潮。接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用一句话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此时此刻,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净化和升华,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雖然生命短暂,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确立课堂观:教育资源无处不在,稍纵即逝的生成性目标与事先准备的预设性目标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宝贵。关注发展、关注生命比关注预设、关注形式更为重要。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总之,要明确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求真、求实、求高效。要创建一个“绿色课堂”、“动感语文”,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要树立上一堂有意思的课比上一堂有意义的课更有意义的观念。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把自己的教育认为最好,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让我们为追求教育的更好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遵循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教学,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 方式  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活动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以及合作式学习策略的实施,从而凸显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教
期刊
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课堂上也确实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去艺术性地应对。我认为,预设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简单地指教案,写成文字的教案只是我们预设的一部分,因此,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捕捉和处理,才能驾轻就熟。新课标指导下的备课对教师的要求加深了,只不过我们的预设
期刊
2012年,学校全面推行了语文自主学习教改实验,我有幸亲历了这场教学改革,看到了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一、变化自教学理念开始  伴随着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开始,我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取代了师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现在课堂上被动的听和写的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巧妙的引导、精彩的评价、欣赏的目光和温馨的自由微笑。这种变化得益于孜孜以求的理论学习和
期刊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而且是关键之关键。  一、多元化综合评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强调特长发展、注重特长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体现。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特长健康地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特长的健康成长,“教”
期刊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写作教学,也有其实际意义。时下,小学生在写作上仍然存在“无真话可说,无真情可诉”的弊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笔者觉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素材积累太少,不会从原汁原味的生活中观察、收集、提炼素材,眼中无物,心中无物,势必导致“笔下无物”。不是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吗?学生只有真正养成了“自主观察”的好习惯,其写作之“源头活水”才会源源不绝、
期刊
[引言]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一辈子可以受益的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任务。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人性养育的殿堂。人性养育的课堂需要真情,有真情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信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案例描述]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难报三春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个环节:感动你我  播放F
期刊
摘 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创新才有进步,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是基础教育的重大课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基础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  关键词: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激发兴趣 创新能力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自然是我们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在教学前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预设,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量实现有效的教学生成。语文教学中的预设对生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生成则是在课堂预设的基础上完成的实际的教学过程。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以使其能够在教学中兼容互补。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预设 生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期刊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得好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特性。本文从综合性、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等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近年来,我在实践中对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尝试进行了改革,致力于趣味性、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着眼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