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山钨锡金属矿床物质运移模式与成岩成矿关系——小岩体成大矿的一个实例

来源 :西北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里山岩体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处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出露面积约10km2。作为出露面积不大的小岩体,形成了世界罕见的柿竹园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引发国内外学者对小岩体成大矿机制的广泛关注。千里山岩体由三期花岗岩以及后期脉岩组成,分别为第一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第二期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第三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及岩浆近固结时侵入的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辉绿岩脉。总结分析前人的地球化学数据后可得出,成分相近的前三期花岗岩与后期花岗斑岩源区不同,反应二者为两次独立的岩浆事件。岩体F含量极高,甚至高于世界花岗岩的平均值几倍以上
其他文献
甘肃北山地区的怪石山含铜镍硫化物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岩体,为一个岩浆底侵-隆升造山过程侵入体的构造类型典型实例。主要依据是:它与平头山-砂井序列的中酸性侵入岩类共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