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偷窃行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问题行为,倘若具有偷窃行为的孩子得不到真正的帮助,他们将离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越来越远,甚至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其终身幸福。文章分析了小学生存在偷窃心理的诱因,并总结纠正小学生偷窃心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预防和纠正孩子的偷窃行为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偷窃行为;心理分析;矫正策略
一、小学生存在偷窃心理的诱因分析
(一)個人方面
1. 小学生的年龄小,思想比较单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有较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而此时,他们的道德行为标准系统尚未完善,拿走别人东西的时候不知道或者不认为这是不道德、不正确的。经提醒后,开始时有所改变,但因为生活和情感需要未及时得到满足,或是长期没有得到正确指引,导致他们再次进行偷窃。
2. 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有自己的秘密,拥有自己的小世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经常没有家人或者同伴的陪伴,会出现长时间的空档期,这段时间他们往往会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所以,如果家人没有及时让他们在精神或者物质上得到满足,他们就会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 有些时候,孩子为了在同龄人中得到认可,往往会用偷窃得来的东西与同伴进行交往。这是一种不正当的人际交往方式。会出现此类行为,往往是因为孩子对道德标准的认识不准确,或是被谴责后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而使偷窃事件再次发生。
4. 孩子在成长期会有很多心理需求,尤其希望得到父母、老师或者同伴的关注。往往很多偷窃行为的发生是孩子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
5. 还有一些偷窃行为,是由于被他人谴责或者被监护人训斥、打骂,甚至有些是被同伴们嘲笑或者欺负后所产生的报复行为。
(二)家庭方面
1. 有些家长只是简单满足孩子生活用品的需要,缺少对孩子爱好以及生活的了解,因而无法给予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孩子只能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 有些家长没有发挥好榜样作用,在生活中可能会有“顺手牵羊”的行为,从而给孩子灌输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走的错误思想,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偷窃可行的错误思想。
3. 有些孩子是由于家长过于宠溺,什么物质需求都会满足,使其无法分辨出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是不属于自己的,觉得自己喜欢就是自己的,从而形成了“偷窃”的错误思想。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的娇纵,什么都答应,这种行为强化了孩子的占有欲,使孩子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行占有,如果抢不过来,就实行偷窃。
4.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当,导致孩子的偷窃行为越来越严重。有的家长认为,未经别人同意,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是孩子一时贪玩,因其物件价值也不算大,所以选择不了了之。孩子的心理从根本上没有得到平衡与满足,情感上就出现空档期或者质疑期,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妒忌、埋怨,这样,就会再次进行偷窃。甚至有些孩子的情感就转移了,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来送给小伙伴,以此来填补家庭感情的缺陷,以期获取更多的陪伴,从而消除内心的孤独感。
5. 有些孩子是因为家庭出现了变故,如父母离婚、生活环境不理想或者新成员的出现,家长疏忽了孩子的心理辅导,让孩子在物质困扰的思绪中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心理需要或者引起家长的关注。
(三)社会方面
1. 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享受,有意识地进行偷窃,孩子虽然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可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对物质的占有欲,家庭及学校又不能满足孩子这方面的需求,孩子就会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2. 孩子受到不良认知的影响,认为窃不算偷,或者认为自己偷的东西是没人要的,为自己的偷窃行为找借口,即使偷了东西,也没有犯罪感。
3. 孩子结交了一些不良玩伴。孩子的是非观本来就很模糊,不良玩伴会带偏他们,让他们产生错误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矫正小学生偷窃心理的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是个体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如何预防或者帮助这些孩子消除偷窃心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呢?
(一)关注学生个体,适时跟踪辅导
对于学生的个体辅导,既要细心,也要耐心。如果学生出现了偷窃行为,老师或者班主任不要急于简单训导,要有耐心地具体了解学生为什么发生这种行为,他心里的想法是什么?然后与监护人共同商议纠正其偷窃行为的具体方法。在交流谈话中,老师对学生教育要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先聆听孩子的心声,适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不能过分主观或简单了事,否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孩子的后续发展。在处理偷窃事件时,要对事不对人,先了解清楚情况,再与监护人取得密切联系与合作,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以后改正的方向。这样,才会有效保证教育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认识到位,老师或监护人可以引导他与失主当面交流,物归原主,并向物主道歉,表示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二)坚持正面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待曾经出现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老师要客观理解、包容,照顾好孩子和家长的情绪;不能主观地给孩子贴标签,甚至不能用“小偷”这类词语来定义孩子,以防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我们可以将孩子和监护人分开进行谈话,了解清楚偷窃的原因,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重新走上正轨。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作为老师、家长,必须言行一致,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以高尚的品德、充满魅力的人格、规范的行为去感染学生,以“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帮助学生觉醒,提高觉悟,消除和改掉偷窃的想法和行为,做一个诚实、堂堂正正的人。
(三)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平常可以利用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明白诚实做人、不贪小便宜的重要性,平常空余时间多和孩子们交流、谈心,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感悟或者笑声中受到启发,以杜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情况。
(四)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及时引导其他孩子接纳有过偷盗行为的孩子,多关注这些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集体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让他们成为能为别人着想、不贪小便宜的人。
(五)走近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有一系列后续影响,自己需要及时调整,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当的,学校和社会是不允许的,我们的生活是有道德标准要求的。同时,也要提醒家长及时帮助孩子,并引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家长明确怎样才是真正关心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不定期的家校沟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动员家庭成员全力配合,高度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共同承担教育好孩子的责任。不断交流经验能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健康家庭交往方式,逐步让孩子摆脱偷窃行为,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
用道德与法治课增加法制内容,阐述偷窃相关法律法规,让孩子们懂得偷窃是违法行为。另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施法制教育,如利用家校通、班级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学习,通过《刑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或聘请派出所或司法局的同志来作报告,讲述青少年犯罪根源、犯罪情况和犯罪后果。
总之,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改变的,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发生了,积极处理和应对,找出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来给予帮助,予以纠正。只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孩子总有一天会转变的。让每一位孩子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需要校内外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安全、道德行为教育体系,调动各方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解决孩子的偷窃行为。我们要相信,我们能培养出一支品行端正、有诚信、有能力的接班人队伍。
关键词:偷窃行为;心理分析;矫正策略
一、小学生存在偷窃心理的诱因分析
(一)個人方面
1. 小学生的年龄小,思想比较单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有较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而此时,他们的道德行为标准系统尚未完善,拿走别人东西的时候不知道或者不认为这是不道德、不正确的。经提醒后,开始时有所改变,但因为生活和情感需要未及时得到满足,或是长期没有得到正确指引,导致他们再次进行偷窃。
2. 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有自己的秘密,拥有自己的小世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经常没有家人或者同伴的陪伴,会出现长时间的空档期,这段时间他们往往会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所以,如果家人没有及时让他们在精神或者物质上得到满足,他们就会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 有些时候,孩子为了在同龄人中得到认可,往往会用偷窃得来的东西与同伴进行交往。这是一种不正当的人际交往方式。会出现此类行为,往往是因为孩子对道德标准的认识不准确,或是被谴责后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而使偷窃事件再次发生。
4. 孩子在成长期会有很多心理需求,尤其希望得到父母、老师或者同伴的关注。往往很多偷窃行为的发生是孩子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
5. 还有一些偷窃行为,是由于被他人谴责或者被监护人训斥、打骂,甚至有些是被同伴们嘲笑或者欺负后所产生的报复行为。
(二)家庭方面
1. 有些家长只是简单满足孩子生活用品的需要,缺少对孩子爱好以及生活的了解,因而无法给予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孩子只能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 有些家长没有发挥好榜样作用,在生活中可能会有“顺手牵羊”的行为,从而给孩子灌输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走的错误思想,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偷窃可行的错误思想。
3. 有些孩子是由于家长过于宠溺,什么物质需求都会满足,使其无法分辨出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是不属于自己的,觉得自己喜欢就是自己的,从而形成了“偷窃”的错误思想。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的娇纵,什么都答应,这种行为强化了孩子的占有欲,使孩子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行占有,如果抢不过来,就实行偷窃。
4.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当,导致孩子的偷窃行为越来越严重。有的家长认为,未经别人同意,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是孩子一时贪玩,因其物件价值也不算大,所以选择不了了之。孩子的心理从根本上没有得到平衡与满足,情感上就出现空档期或者质疑期,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妒忌、埋怨,这样,就会再次进行偷窃。甚至有些孩子的情感就转移了,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来送给小伙伴,以此来填补家庭感情的缺陷,以期获取更多的陪伴,从而消除内心的孤独感。
5. 有些孩子是因为家庭出现了变故,如父母离婚、生活环境不理想或者新成员的出现,家长疏忽了孩子的心理辅导,让孩子在物质困扰的思绪中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心理需要或者引起家长的关注。
(三)社会方面
1. 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享受,有意识地进行偷窃,孩子虽然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可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对物质的占有欲,家庭及学校又不能满足孩子这方面的需求,孩子就会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2. 孩子受到不良认知的影响,认为窃不算偷,或者认为自己偷的东西是没人要的,为自己的偷窃行为找借口,即使偷了东西,也没有犯罪感。
3. 孩子结交了一些不良玩伴。孩子的是非观本来就很模糊,不良玩伴会带偏他们,让他们产生错误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矫正小学生偷窃心理的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是个体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如何预防或者帮助这些孩子消除偷窃心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呢?
(一)关注学生个体,适时跟踪辅导
对于学生的个体辅导,既要细心,也要耐心。如果学生出现了偷窃行为,老师或者班主任不要急于简单训导,要有耐心地具体了解学生为什么发生这种行为,他心里的想法是什么?然后与监护人共同商议纠正其偷窃行为的具体方法。在交流谈话中,老师对学生教育要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先聆听孩子的心声,适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不能过分主观或简单了事,否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孩子的后续发展。在处理偷窃事件时,要对事不对人,先了解清楚情况,再与监护人取得密切联系与合作,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以后改正的方向。这样,才会有效保证教育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认识到位,老师或监护人可以引导他与失主当面交流,物归原主,并向物主道歉,表示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二)坚持正面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待曾经出现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老师要客观理解、包容,照顾好孩子和家长的情绪;不能主观地给孩子贴标签,甚至不能用“小偷”这类词语来定义孩子,以防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我们可以将孩子和监护人分开进行谈话,了解清楚偷窃的原因,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重新走上正轨。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作为老师、家长,必须言行一致,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以高尚的品德、充满魅力的人格、规范的行为去感染学生,以“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帮助学生觉醒,提高觉悟,消除和改掉偷窃的想法和行为,做一个诚实、堂堂正正的人。
(三)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平常可以利用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明白诚实做人、不贪小便宜的重要性,平常空余时间多和孩子们交流、谈心,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感悟或者笑声中受到启发,以杜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情况。
(四)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及时引导其他孩子接纳有过偷盗行为的孩子,多关注这些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集体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让他们成为能为别人着想、不贪小便宜的人。
(五)走近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有一系列后续影响,自己需要及时调整,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当的,学校和社会是不允许的,我们的生活是有道德标准要求的。同时,也要提醒家长及时帮助孩子,并引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家长明确怎样才是真正关心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不定期的家校沟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动员家庭成员全力配合,高度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共同承担教育好孩子的责任。不断交流经验能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健康家庭交往方式,逐步让孩子摆脱偷窃行为,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
用道德与法治课增加法制内容,阐述偷窃相关法律法规,让孩子们懂得偷窃是违法行为。另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施法制教育,如利用家校通、班级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学习,通过《刑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或聘请派出所或司法局的同志来作报告,讲述青少年犯罪根源、犯罪情况和犯罪后果。
总之,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改变的,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发生了,积极处理和应对,找出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来给予帮助,予以纠正。只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孩子总有一天会转变的。让每一位孩子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需要校内外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安全、道德行为教育体系,调动各方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解决孩子的偷窃行为。我们要相信,我们能培养出一支品行端正、有诚信、有能力的接班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