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度百科里,查“丁法章”的词条,会有这样的介绍:
丁法章先生属龙,办事很有一股子龙马精神,很能鼓舞和发动身边人。和他交谈,会让你感受到一颗年轻的心与活跃的思维共跳动。在一次新闻业务讲座上,丁法章先生引用了这么三句名言勉励大家:“马丁·路德·金有一句话,叫我的梦想;杰克·伦敦有一句话,叫热爱生活;温斯顿·丘吉尔有一句话,叫永不放弃。这三句话联系起来就是: 人生要有追求,要拥抱生活,超越自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本期刊登的这篇丁先生的文章,以他人生从业经历,谈了人生感悟,道理说得深入浅出,语言朴实无华,展示了新闻前辈的风范,也正应了他引用的上述三句名言。
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一些青年朋友来信或当面询问:平时应该怎样想和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憧憬,让美好的愿望变为理想的现实?这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从珍惜人生的每一天做起。
有一首题为《人生只有三天》的诗写道: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它已经过去,
一去不复返;
今天,它正在你的脚下,
分分秒秒在缩短;
明天,它是未来,是希望——
它在呼唤,
它在招手,
它在挑战!
亲爱的朋友们,
让我们珍惜人生的每一天吧!
因为人的一生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想,这首言简意赅、催人奋发的诗,应该成为我们珍惜人生每一天的动员令,成为“吾日三省吾身”,不让一日虚度的座右铭。为此,关键在“人贵有志”、“业精于勤”。诸如“天道酬勤”,“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怕吃苦的人辛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辛苦半辈子”等古训便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根据我的体会,从事任何工作要做到卓有成效,不辱使命,一靠执著的追求;二靠术业的专攻;三靠坚韧的毅力。而要做到这三点,唯有“热心”、“专心”、“恒心”,并切实贯穿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行动中去。
所谓热心,指的是有兴趣,有激情,有追求,有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你就会呕心沥血,知难而进;没有兴趣,就提不起精神,更谈不上刻苦攻关了。然而,兴趣并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它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的。由于从考取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那一天起,我就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奋斗终生的志愿,因而在面临几次改行升官考验的时候,我都向组织吐露心声,表达衷情,最后得到了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至今无怨无悔。
在我国新闻界,从全国著名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到中国晚报界的泰斗、我们《新民晚报》的赵超构社长,都是从年轻时就立下从事新闻工作的志向。他们尽管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一度飘忽不定,但对新闻工作初衷不改、痴情不变,始终不辞辛劳,以写作为乐,以办报为伴,从而在社会上和新闻界都享有盛誉。他们这种对新闻工作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搞新闻如此,从事其他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谓专心,指的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殚精竭虑,忠于职守。特别是在心浮气躁的当下,不为外面的浮华世界所动心,不为各种物质的诱惑所左右,能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坚守精神家园,努力修炼古人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圣贤书”的涵养和“板凳坐得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的功夫。
我们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虚假,它需要的是认真的态度和吃苦的精神。
在这方面,我们的革命导师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马克思更有一句至理名言:“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说实在的,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在参加工作以后,在保持对术业的认真态度和吃苦精神方面,我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我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期间,为了开好《新闻评论》这门新课,我不厌其烦地翻阅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种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新闻评论的文章、资料,并分门别类,做了近两万张卡片。此外,对好不容易借阅到的新中国成立前和我国台湾出的两本评论著述,我索性从头到尾抄了一遍,约有30余万字。这对我搞好评论教学和业务研究,以及撰写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第一本《新闻评论学》专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恒心,指的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百折不回的毅力。因为学习是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急不得,偷懒不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它的大忌。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体现的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哲理,这既是一个学习规律问题,更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问题。
2011年五、六月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套题为《唱响红歌》的专题文艺节目,请许多著名歌唱家演唱当年走红的成名歌曲。未想尽管其中不少歌唱家或两鬓染霜,或满头银丝,但演唱起来还是像当年那样声情并茂、酣畅淋漓,那样扣人心弦、折服听众。我想,这除了因他们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以外,与平时的“曲不离口”,“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有很大关系。从大学一年级起,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四十多年来,除“文革”期间和平时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偶有间断以外,基本上坚持了下来,近十年来几乎日有所记,从未中断。这几十本厚厚的日记,近500万言,既记下了几十年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毫无疑问,这是我在一次次与惰性作斗争中坚持下来的,如今已成了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今年七十有二,是第七个本命年的起始之年。我的人生之路并非一片坦途,更非鲜花铺就,谈不上有多少成功的经验,但以上所说的委实都是肺腑之言。
作为一个过来人,恳望青年朋友在设计未来的时候,不要局限在眼前,局限在短期行为,应从造就精彩人生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来谋划。这就需要我们“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盡可能同今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挂上钩,同如何更好地尽责社会、服务人民挂上钩。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主心骨,有了精神动力,就会义无反顾,成功跨越人生的每一“站”,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珍惜人生的每一天。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本期客座总编辑:
曾任《新民晚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等职。
从事任何工作要做到卓有成效,不辱使命,一靠执著的追求;二靠术业的专攻;三靠坚韧的毅力。而要做到这三点,唯有“热心”、“专心”、“恒心”,并切实贯穿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行动中去。
丁法章先生属龙,办事很有一股子龙马精神,很能鼓舞和发动身边人。和他交谈,会让你感受到一颗年轻的心与活跃的思维共跳动。在一次新闻业务讲座上,丁法章先生引用了这么三句名言勉励大家:“马丁·路德·金有一句话,叫我的梦想;杰克·伦敦有一句话,叫热爱生活;温斯顿·丘吉尔有一句话,叫永不放弃。这三句话联系起来就是: 人生要有追求,要拥抱生活,超越自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本期刊登的这篇丁先生的文章,以他人生从业经历,谈了人生感悟,道理说得深入浅出,语言朴实无华,展示了新闻前辈的风范,也正应了他引用的上述三句名言。
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一些青年朋友来信或当面询问:平时应该怎样想和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憧憬,让美好的愿望变为理想的现实?这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从珍惜人生的每一天做起。
有一首题为《人生只有三天》的诗写道: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它已经过去,
一去不复返;
今天,它正在你的脚下,
分分秒秒在缩短;
明天,它是未来,是希望——
它在呼唤,
它在招手,
它在挑战!
亲爱的朋友们,
让我们珍惜人生的每一天吧!
因为人的一生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想,这首言简意赅、催人奋发的诗,应该成为我们珍惜人生每一天的动员令,成为“吾日三省吾身”,不让一日虚度的座右铭。为此,关键在“人贵有志”、“业精于勤”。诸如“天道酬勤”,“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怕吃苦的人辛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辛苦半辈子”等古训便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根据我的体会,从事任何工作要做到卓有成效,不辱使命,一靠执著的追求;二靠术业的专攻;三靠坚韧的毅力。而要做到这三点,唯有“热心”、“专心”、“恒心”,并切实贯穿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行动中去。
所谓热心,指的是有兴趣,有激情,有追求,有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你就会呕心沥血,知难而进;没有兴趣,就提不起精神,更谈不上刻苦攻关了。然而,兴趣并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它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的。由于从考取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那一天起,我就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奋斗终生的志愿,因而在面临几次改行升官考验的时候,我都向组织吐露心声,表达衷情,最后得到了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至今无怨无悔。
在我国新闻界,从全国著名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到中国晚报界的泰斗、我们《新民晚报》的赵超构社长,都是从年轻时就立下从事新闻工作的志向。他们尽管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一度飘忽不定,但对新闻工作初衷不改、痴情不变,始终不辞辛劳,以写作为乐,以办报为伴,从而在社会上和新闻界都享有盛誉。他们这种对新闻工作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搞新闻如此,从事其他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谓专心,指的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殚精竭虑,忠于职守。特别是在心浮气躁的当下,不为外面的浮华世界所动心,不为各种物质的诱惑所左右,能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坚守精神家园,努力修炼古人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圣贤书”的涵养和“板凳坐得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的功夫。
我们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虚假,它需要的是认真的态度和吃苦的精神。
在这方面,我们的革命导师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马克思更有一句至理名言:“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说实在的,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在参加工作以后,在保持对术业的认真态度和吃苦精神方面,我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我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期间,为了开好《新闻评论》这门新课,我不厌其烦地翻阅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种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新闻评论的文章、资料,并分门别类,做了近两万张卡片。此外,对好不容易借阅到的新中国成立前和我国台湾出的两本评论著述,我索性从头到尾抄了一遍,约有30余万字。这对我搞好评论教学和业务研究,以及撰写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第一本《新闻评论学》专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恒心,指的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百折不回的毅力。因为学习是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急不得,偷懒不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它的大忌。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体现的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哲理,这既是一个学习规律问题,更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问题。
2011年五、六月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套题为《唱响红歌》的专题文艺节目,请许多著名歌唱家演唱当年走红的成名歌曲。未想尽管其中不少歌唱家或两鬓染霜,或满头银丝,但演唱起来还是像当年那样声情并茂、酣畅淋漓,那样扣人心弦、折服听众。我想,这除了因他们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以外,与平时的“曲不离口”,“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有很大关系。从大学一年级起,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四十多年来,除“文革”期间和平时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偶有间断以外,基本上坚持了下来,近十年来几乎日有所记,从未中断。这几十本厚厚的日记,近500万言,既记下了几十年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毫无疑问,这是我在一次次与惰性作斗争中坚持下来的,如今已成了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今年七十有二,是第七个本命年的起始之年。我的人生之路并非一片坦途,更非鲜花铺就,谈不上有多少成功的经验,但以上所说的委实都是肺腑之言。
作为一个过来人,恳望青年朋友在设计未来的时候,不要局限在眼前,局限在短期行为,应从造就精彩人生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来谋划。这就需要我们“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盡可能同今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挂上钩,同如何更好地尽责社会、服务人民挂上钩。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主心骨,有了精神动力,就会义无反顾,成功跨越人生的每一“站”,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珍惜人生的每一天。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本期客座总编辑:
曾任《新民晚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等职。
从事任何工作要做到卓有成效,不辱使命,一靠执著的追求;二靠术业的专攻;三靠坚韧的毅力。而要做到这三点,唯有“热心”、“专心”、“恒心”,并切实贯穿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