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论坛上一句“你是什么控”,引来无数跟帖。睫毛控、酒窝控、瘦男控、熟女控、格子控、丝袜控、香水控……原来,有那么多的人群,竟然有着相同的特殊喜好;原来,那些心底最隐秘的情结,竟然也有可以说出来的时候。
新词的诞生
和许多网络词汇一样,“控”,是一个典型的泊来词。最初,它在日本的动漫(ACG)爱好者中生成和传播,常常用来指称某一风格类型的作品。日语的发音,取自英语词汇 complex的前缀,漂洋过海进入汉语世界之后,被直接音译为“控”。这个具有鲜明网络风格的词语后缀,先是在论坛上悄然流行,然后时常在各种媒体上出没,让不知就里的人们满头雾水。其实,所谓“控”,用通俗的话来说,意思与“情结”差不了多少。不过,若将“洛丽控”和“正太控”意译为“少女情结”和“少男情结”,似乎又漏掉了什么。其间的微妙差别,颇有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跟着感觉走的网络语言,并不会认真地追究某个流行词的全部内在含义。事实是,凡对某一事物情有独钟者,都可以声称自己是“某某控”。显然,在受到网民热捧的同时,“控”的语义正在不断地扩充,并渐渐远离它作为“情结”的心理学背景。
常识的暗影
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被无所不在的常识所统治。“常识”往往会告诉人们,哪些东西是好的,是有价值的。当人们接受常识的同时,似乎也同意了另一种判断:那些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不一样的东西,便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看起来如此自然,理所应当,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理由。如果某个人像小说里的杭伯特那样爱上了十四岁的洛丽塔,那就会被定义为疯狂或者变态。比如丝袜让你心醉神迷,但如果你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收集丝袜,却会因为顾及外人的眼光而多少有些不安。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它们越过了“常识”所限定的范围。
而新词汇“控”所指向的“情结”,便时常游走在“常识”的边缘。著名的“洛丽控”自不必说,对某一类物品情有独钟的人,一不小心便会被归入“恋物癖”,成为心理诊疗的物色对象。常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维持着某种秩序,让这个世界的运转表面看来井井有条。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内心隐秘的“控”,不得不潜伏在“常识”厚重的暗影深处。直到网络和虚拟的诉说对象出现,那些幽暗的角落才终于透进些微的光。
生长的自由
理性的智慧,曾经被认为是人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天经地义的“常识”其实是一种偏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由和宽容,才是文明进步的前提。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某些“控”的基因,只不过因为“常识”说它们是非正常的,所以我们刻意地避免正视它们;但当我们遭遇某一种属于他人的“控”时,却不假思索地给予轻视或嘲笑。这种矛盾的态度,既盲目又荒谬。正如弗洛伊德企图证明的,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也许是由一种我们自身无法控制的东西所决定。那么,人们便没有充足的理由去禁止那些属于身体一部分的癖好,即使它们越过了“常识”的界限。而事实上,这也是做不到的。“控”作为词语的流行,已经为某种现实提供了证明。
对于“控”或者“情结”的讨论,让人们有机会正视自己的固执和偏见,从“常识”的统治中得到释放,为情结的自由生长提供宽松的理由。尽管网络环境远远不能等同于真实,但显然它已经提供了一种自由表达的可能。原来以为自己最独特,现在才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原来以为那些古怪的情结永远不能示之于众,现在却可以坦然地与他人交流。虽然距离真正的宽容和自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人们正在放弃偏见,让“常识”以外的事物也成为一种常识。
新词的诞生
和许多网络词汇一样,“控”,是一个典型的泊来词。最初,它在日本的动漫(ACG)爱好者中生成和传播,常常用来指称某一风格类型的作品。日语的发音,取自英语词汇 complex的前缀,漂洋过海进入汉语世界之后,被直接音译为“控”。这个具有鲜明网络风格的词语后缀,先是在论坛上悄然流行,然后时常在各种媒体上出没,让不知就里的人们满头雾水。其实,所谓“控”,用通俗的话来说,意思与“情结”差不了多少。不过,若将“洛丽控”和“正太控”意译为“少女情结”和“少男情结”,似乎又漏掉了什么。其间的微妙差别,颇有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跟着感觉走的网络语言,并不会认真地追究某个流行词的全部内在含义。事实是,凡对某一事物情有独钟者,都可以声称自己是“某某控”。显然,在受到网民热捧的同时,“控”的语义正在不断地扩充,并渐渐远离它作为“情结”的心理学背景。
常识的暗影
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被无所不在的常识所统治。“常识”往往会告诉人们,哪些东西是好的,是有价值的。当人们接受常识的同时,似乎也同意了另一种判断:那些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不一样的东西,便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看起来如此自然,理所应当,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理由。如果某个人像小说里的杭伯特那样爱上了十四岁的洛丽塔,那就会被定义为疯狂或者变态。比如丝袜让你心醉神迷,但如果你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收集丝袜,却会因为顾及外人的眼光而多少有些不安。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它们越过了“常识”所限定的范围。
而新词汇“控”所指向的“情结”,便时常游走在“常识”的边缘。著名的“洛丽控”自不必说,对某一类物品情有独钟的人,一不小心便会被归入“恋物癖”,成为心理诊疗的物色对象。常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维持着某种秩序,让这个世界的运转表面看来井井有条。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内心隐秘的“控”,不得不潜伏在“常识”厚重的暗影深处。直到网络和虚拟的诉说对象出现,那些幽暗的角落才终于透进些微的光。
生长的自由
理性的智慧,曾经被认为是人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天经地义的“常识”其实是一种偏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由和宽容,才是文明进步的前提。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某些“控”的基因,只不过因为“常识”说它们是非正常的,所以我们刻意地避免正视它们;但当我们遭遇某一种属于他人的“控”时,却不假思索地给予轻视或嘲笑。这种矛盾的态度,既盲目又荒谬。正如弗洛伊德企图证明的,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也许是由一种我们自身无法控制的东西所决定。那么,人们便没有充足的理由去禁止那些属于身体一部分的癖好,即使它们越过了“常识”的界限。而事实上,这也是做不到的。“控”作为词语的流行,已经为某种现实提供了证明。
对于“控”或者“情结”的讨论,让人们有机会正视自己的固执和偏见,从“常识”的统治中得到释放,为情结的自由生长提供宽松的理由。尽管网络环境远远不能等同于真实,但显然它已经提供了一种自由表达的可能。原来以为自己最独特,现在才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原来以为那些古怪的情结永远不能示之于众,现在却可以坦然地与他人交流。虽然距离真正的宽容和自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人们正在放弃偏见,让“常识”以外的事物也成为一种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