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6月~ 2013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经胸部超声检查,其中CT扫描数据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等,比较两种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结果 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分型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胸部超声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CT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其中主动脉夹层分型为Ⅰ型14例,Ⅱ型4例,Ⅲ型22例。 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通过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并明确分型,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临床主动脉夹层筛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104-03
  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主动脉夹层的致病因素较多,主要有马凡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1]。若治疗不及时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概率较大,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迅速明确主动脉夹层部位、范围及分型等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水平明显升高,其中CT血管造影因其无创、快速优点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有明显优势[2]。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及超声诊断的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平均(42.5±13.7)岁。全部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头昏、心衰、腹痛、胸背痛、胸闷等。本组患者术前均行CT血管造影检查,排除资料不全、碘过敏及死亡患者,全部患者行CT造影及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飞利浦多层螺旋CT,首先行常规胸部平扫,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耻骨联合上方,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350mA,层厚及层间距均为10mm,螺距1.0~1.75,矩阵512×512,动脉造影采用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欧乃派克(300mgI/mL),注射速度为3~4mL/s,造影剂总量为90~100mL,延迟扫描时间为20~25s。扫描数据全部输入AW4.3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技术重建出主动脉及其分支三维图像。
  超声检查采用HP550及HP2500彩色超声诊断仪器,设置探头频率2.5~3.5MHz,首先从胸骨旁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心尖部、剑突下、大动脉短轴等常规切面扫描主动脉情况,另外还从胸骨左右缘及胸骨上窝处观察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近端病变,并从腹部扫查主动脉远端病变情况。
  1.3 图像分析
  全部扫描图像均由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影像科医师判读,观察有无主动脉夹层,观察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并根据DeBakey分型法判断主动脉夹层分型[3]。Ⅰ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Ⅱ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仅限于升主动脉。Ⅲ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如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A型;向下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B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证实40例患者均存在主动脉夹层,分型为Ⅰ型16例,Ⅱ型4例,Ⅲ型20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分型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胸部超声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根据CT后处理主动脉三维重建结果判断主动脉夹层分型为Ⅰ型14例(图1),Ⅱ型4例(图2),Ⅲ型22例(图3),全部患者均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其中29例患者真腔较小,假腔较大,真腔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半圆形,假腔呈新月形或半圆形,11例患者真假腔呈螺旋状走行。全部患者内膜片均表现为真假腔之间的低密度影。
  3 讨论
  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管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而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4];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夹层破裂导致患者死亡的概率极高[5]。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影像诊断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显示明显优势,其中应用最多的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可以快速、准确完成扫描,整个主动脉的扫描可在一次屏气10s左右完成,有效避免了运动伪影对扫描结果的影响[6-7]。
  临床实践结果显示,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通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主动夹层位置、范围、内膜瓣及其走行、周围毗邻的组织器官,从而明确诊断并进行准确分型;Ofer A等[8-9]认为显示CT血管造影后重建图像对血管空间分布的显示有效弥补了DSA的缺点,对判断病变分布和走行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显像直观,且检出率及分型准确率均明显优于经胸部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可通过不同造影剂浓度来分辨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实验研究显示由于假腔非正常血流通道,一般血流速度较慢,由此造成血管造影时假腔显影或排空较慢,因此假腔造影剂密度先低于真腔,在远心端逐渐增高,并高于真腔[10-11];本研究中全部患者CT血管造影数据经容积重建后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非常利于明确诊断。另外研究显示CT造影除了显示血管走行的三维结构外,还可以显示血管腔、血管壁情况,因此其能够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及大小,还可以明确主动脉壁的斑块、溃疡及血栓情况[12];本文全部患者经CT造影资料经容积重建后均清晰显示出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通过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并明确分型,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临床主动脉夹层筛查的首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国.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4):15-16,20.
  [2] 王利伟,殷信道,王绍娟,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6):22-24.
  [3] De Bakey,Mc Collum CH,Crawford ES,et al.Dissection and 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aorta: twenty-year follow up of five hundred twenty-seven patients treated surgically[J]. Surgery,1982,92(1):118-134.
  [4] 钟唐力,刘启榆,王忠,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J].华西医学,2012(7):1046-1049.
  [5] 石文芳.主动脉夹层31例急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4-25.
  [6] 林婷婷,邓克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及优越性[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3):305-307.
  [7] 楚建国.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592-593.
  [8] Ofer A, Nitecki SS, Linn S, et al.multidetector CTangiography of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 AJR Am J Roentgenol,2003,180(3):719-724.
  [9] 高红,徐文坚,郝大鹏,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7):1012-1015.
  [10] 李胜梅.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35-135.
  [11] 陈丹,瞿中威,张亚林,等.螺旋CT发现内膜钙化对区分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3):259-261.
  [12] 李兮屴,董晓雁,符雅明,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6):353-354,368.
  (收稿日期:2013-10-21)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分析既往文献报道,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脾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出脾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脾血管肉瘤的疗效。由于脾血管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多数病变在影像学上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提示血管分化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如CD34、CD31、SMA、Vim、F8、UEA-1、CDl05、VEGFR3等至少两项为阳性;提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随访情况。 结果 实验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随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训练组按照《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进行分组训练。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的服药依从、药物管理、症状管理与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组的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我药物管理应用于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别采用抗病毒治疗和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益差异。 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155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中98例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实验组),57例患者仅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经济成本与效果分析。 结果 实验组患者死亡5例,对照组患者死亡18例,占总死亡率的78.2%。且临床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预防经验。 结果 本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7.3%。经对症处理后,切口达到Ⅱ期愈合。切口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合并基础疾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指标,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TUPKRP和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例资料96例,TUPKP组46例,TURP组50例。通过对两组手术所需时间长短、手术期间出血量大小、切除质量、术后膀胱清洗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手术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再生疗法配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技术在治疗面积较大的皮瓣、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及疗效。 方法 临床上我们遴选了12例患者,其中深度烧伤6例,糖尿病足3例,毒蛇咬伤致严重皮肤软组织坏死2例,静脉血栓致小腿皮肤溃疡1例,分别对上述病例的共16处创面应用再生疗法配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技术进行治疗修复并观察疗效。 结果 经过应用再生疗法并进行自体微粒皮种植技术治疗后,12例患者创面均愈合,微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壮筋续骨汤对大鼠股骨骨折后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以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应用电锯在股骨中段切断股骨制备骨折动物模型,壮筋续骨汤水煎液灌胃干预治疗。大体解剖观察骨折局部的愈合情况,组织病理学观察骨痂结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bFGF和TGFβ1水平。 结果 解剖观察发现,骨折后7d骨折断端主要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8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所得1625株阳性菌株的菌群分布情况、耐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分离所得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菌构成比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分离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4%),金黄色葡萄球菌(12.9%),铜绿假单胞菌(12.5%),肠杆菌属(9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n=20)和NIPPV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NIPP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的变化及疗效。 结果 NIPPV组的呼吸频率、心率、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