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和他的《李自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老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也是我们敬重的老师。20世纪50年代中期,姚老就在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我们讲授“中国新文学史”,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胸有成竹的潇洒风度,我们至今难忘。此后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接触姚老的机会不多,直到70年代后期,姚老担任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我和张永健教授作为他的副手,与他有了较多接触。姚老在同我们谈话以及在学会年会的多次讲话中,都谈到他对中国文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看法,谈到学会工作和当代文学研究的取向,谈到创作《李自成》的情况,这些都使我们深切感到:姚老不仅是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是位生性耿直、具有高尚品格的导师。
  姚老一生历经磨难,命运多舛。而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奠基的《李自成》,是在姚老被划为“右派分子”之后开始创作的。当时他的处境十分困难,意想不到的无情打击,使他陷入痛苦的深渊。面对灭顶之灾,姚老没有沮丧、没有放弃,而是直面现实,重新燃起创作的火焰。如他在《咏怀七律》中所说:“曲折征途志不违,艰难长夜化朝晖。争鸣误信春风暖,摧折真知霜雪威。”“三百年前悲壮史,豪情和泪著新篇。”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版了《李自成》第一、二、三卷。《李自成》的出版,开启了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先河,引起了强烈反响,尽管上面说报刊不发评论《李自成》的文章,发行要“控制印数”,但两卷本的总发行量达到410万套,如按三卷共计8本计算,总印数为3200万册。如此巨大的发行量,在当代历史小说中是空前的。有许多读者看后不忍释手,读了多遍。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看了第一卷后对作家夏衍说:“这本书写得很好,十分吸引人,我简直是一口气读完的,建议你也看一看。”夏衍看后说:“《李自成》不仅是建国以来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画出了一个灿烂的历史画卷。”作家秦牧说:“读《李自成》是一顿精神的盛宴,有一种艺术享受上的巨大的快感。它真是波澜壮阔,鞭辟入里,荡气回肠。”从这些反映中使我想到:为什么一部历史小说产生这么强烈的效应,在读者中掀起这么大的情感波澜?《李自成》创作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呢?在我看来,一部作品的成功,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作家的创作理念、创作准备、创作心态对作品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创作理念看,姚老深知“写长篇历史小说,在我国新文学运动史上是开辟新领域、新途径的工作”,他在《李自成》创作伊始,就把开创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自始至终,坚持不懈。
  作家是文学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创造,是作家的神圣使命,也是“区别天才和单纯的才能或才赋的界线”。古今作家都强调创造在文学中的意义,要求作家“脱窠臼,重创造”、“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在写作《李自成》的过程中,姚老始终把创造作为自己的执着追求。他说:“《李自成》的开创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历史,并通过艺术来反映历史;二是把长篇小说作为一部百科全书来写,写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三是将作者的美学思想充分体现在小说里”。应当说,姚老提出的这些要求都在《李自成》中得到实现。茅盾读了《李自成》后,对小说取得的开创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五四’以来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剖这个封建社会,并再现其复杂变幻的矛盾的本相,‘五四’以后也没有人尝试过,作者是填补空白的第一人”。美学家朱先潜说,作者“把西洋小说的手法和中国小说的手法,很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李自成》写作的独特手法。”学者严家炎认为: “《李自成》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对传统悲剧观念的突破,把悲剧人物的性格更深一层地推进。另一重要成就,是保持了全书结构艺术的很高美学水准”。这些都说明,《李自成》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为当代历史小说开创了一条新路,而这也是《李自成》具有感人魅力的原因所在。
  从创作准备看,姚老创作《李自成》,长期作了充分准备。他在会见香港《快报》记者杜渐时说:“写《李自成》,同我年轻时写书不同,要打有准备的仗。全书五卷,重要历史事件,我都作过独自的研究;在艺术上,各卷的重要情节,包括第五卷的尾声,都作了反复构想。……在写作过程中,我对历史的研究并未停止,我对历史的理解还在继续深入,对人物也在继续塑造,因而情节也在继续丰富、修改”。为了写好《李自成》,姚老下苦功,一点一滴积累,切切实实地去做。查历史、找资料,煞费苦心,不遗余力。他用蝇头小楷写的卡片,就有二万多张,卡片上引用的文献就有《七修类稿》、《入海记》、《甘二史剳记》、《甲申记事》、《明史》、《明通鉴》、《明清内阁大库史史料》等正史、野史、杂记、史钞、地方志、家谱等资料300多种。长期的日积月累,使《李自成》中的人物活在姚老心中,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出手不凡。可以说,《李自成》正是姚老长期准备、厚积薄发的结果。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在给姚老的信中说:“巨著《李自成》一读再读难以释卷。先生写作收集资料之多,考据之精,描写之细,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先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实为治史者之鉴。”由此,使我想到当下文坛出现的一些景象:有的作者创作,其速度之快、产量之高令人咋舌。据说有的一年写出三部长篇小说,这不禁令人怀疑,这些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而有的报刊也推波助澜,宣传什么“30天写小说”、“一年通往作家路”、“12个月的写作之旅,带你通往成为作家的大门,很多人的作品在修改后获得出版并登上排行榜”。这些说法不仅无视作家长期的生活积累和创作的艰辛,而且违背了文学创作的规律。这样写出的作品,只不过是一堆平庸的昙花一现的垃圾而已。
  从创作心态看,姚老是在外部环境险恶、内部受压的情况下创作《李自成》的。被划为“极右分子”后,姚老坚持在委曲、痛苦和孤独的日子里秘密写作。即使在下放东西湖劳动的日子里,也在睡梦中说:“潼关大战是逼出来的,我并不想打。杀呀,杀呵,冲啊!狭路相逢勇者胜。”“张献忠很难写、难写呀”……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逆境中的姚老最大愿望就是写作《李自成》。为了实现这一夙愿,姚老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开始了“艰难长征”。他说:“要耐得寂寞,勤学苦练。不鹜虚名,不计一时荣辱,不要看一时谁的名在前,谁的名在后。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正是因为耐得寂寞,姚老勤学苦练,严谨治学。“日日案头挥汗雨,笔端虎啸带雷鸣。经多实践思方壮,勘破浮名意自平。”他没有节假日,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开始创作,几十年如一日。夏日,汗流浃背;寒冬,手脚冻僵,都全然不顾。即使在患了急性关节炎、疼痛无比的情况下,也是“拼命地写呀,写呀,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在十多天的时间内,就写出了数万字的作品。”如诗中所述:“征路崎岖载宿愿,艰难摸索苦经营”,“膏腴大地生花笔,三百万字写史诗。”姚老正是用坚强的毅力“艰难摸索苦经营”,终于完成了多卷本《李自成》。姚老说:“《李自成》不仅是我一生修养的结晶,也是生命的结晶”。是的,姚老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不仅熔汇了他的渊博学识、人文素养,更是他用自己一生的心血、用生命铸成。这不仅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庆生,本刊顾问,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教授。责任编校:晓 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