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入路“四步法”应用于腹腔镜结肠脾曲游离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四步法"技术游离结肠脾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胃肠专业组在腹腔镜下按中间入路"四步法"游离结肠脾曲的15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横结肠癌17例,降结肠癌94例,乙状结肠癌25例,直肠癌21例。全组男性89例,女性68例,年龄(61.8±10.3)岁,体质指数(23.2±3.7)kg/m2。中间入路"四步法"游离结肠脾曲操作如下:(1)处理根部血管,采用"挑拨离间"的手术技巧,拓展Toldt间隙。向外侧一直拓展至左结肠旁沟腹膜反折,向尾侧一直拓展至直肠后间隙,向头侧一直拓展至胰腺胰腺下缘。(2)游离左结肠旁沟,与后方拓展的Toldt间隙汇合。向头侧游离至降结肠脾曲,离断膈结肠韧带及脾结肠韧带,向尾侧游离至腹膜反折处。(3)游离胃结肠韧带。离断胃结肠韧带时是否进入胃大弯网膜弓内,即是否清扫第4组淋巴结,根据肿瘤部位及是否侵犯浆膜层决定。(4)游离横结肠系膜。于胰腺表面下缘切断横结肠系膜,与后方拓展的Toldt间隙汇合,外侧至胰体尾下缘与外侧左结肠旁沟游离间隙汇合。对游离结肠脾曲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短期疗效进行总结。

结果

157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按中间入路"四步法"完成结肠脾曲的游离,术中并发脏器损伤3例,为结肠损伤、脾损伤及胰腺损伤各1例,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47.5±35.1)min,术中出血量为(40.8±32.7)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1±5.8)枚,其中阳性淋巴结数目为(4.0±2.3)枚,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41.3±20.6)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为(1.5±1.3)d,术后住院时间为(5.2±2.3)d。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5.1%),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肿瘤病理TNM分期:Ⅰ期31例,Ⅱ期51例,Ⅲ期53例,Ⅳ期22例。

结论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四步法"游离结肠脾曲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卒中伴高血脂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脑卒中伴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一般组
目的探讨肠镜检查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疗法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检索2011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数据库,纳入完成新辅助放化疗(nCRT,放疗50.6 Gy/22 f,加卡培他滨口服)、nCRT结束12周内未接受根治性手术、临床综合评估符合临床完全缓解(cCR)及近cCR(near-cCR)的患者;排除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