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三伏贴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在三伏时节给孩子进行穴位贴敷,来降低秋冬季节孩子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关于“三伏贴”,家长最关心哪些问题呢?



  初步了解三伏贴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指在夏季“三伏”期间进行的贴敷治疗。因为三伏期间人体皮肤温度最高、湿度最大,毛孔开放程度最高。在此时选取特定穴位进行贴敷,所贴药物最容易经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生病的部位,起到增强孩子抵抗力的作用。对减少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减轻病情也有一定帮助。
  三伏贴适于预防和治疗哪些疾病?
  三伏贴依据的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适于预防和治疗那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第1天均为庚日,而肺在五行属金,庚亦属金,所以三伏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最为明显。如果孩子患有哮喘、反复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选择三伏贴治疗。
  三伏贴贴在哪里?
  目前三伏贴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通常选择肺腧、膏肓、定喘、膻中、大椎等穴位进行贴敷。这些穴位主要集中于孩子的背部和胸部。
  贴三伏贴有副作用吗?
  贴敷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发挥作用,不同体质孩子的皮肤对药物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皮肤敏感的孩子贴敷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皮疹、水泡,出现了这些情况,应立即带孩子到专业门诊就医。
  为孩子选择三伏贴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贴三伏贴?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也就是说,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症型,因此并不是所有反复咳喘的孩子都适合三伏贴治疗。三伏贴对寒痰犯肺型咳喘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平时脸色发白、怕冷、四肢凉、爱出汗的阳虚体质的孩子最适合选择三伏贴治疗。
  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还可以贴三伏贴吗?
  如果孩子有发热、咽痛等身体不适,应暂缓贴三伏贴。贴敷时,如果孩子局部皮肤出现明显疼痛、烧灼感,或贴敷处出现红疹、水疱等过敏症状,也应立即停止外敷,揭去药膏。
  听说三伏贴要连续贴很多年才能有理想的疗效,是这样吗?
  三伏贴目前公认的疗程是30天,也就是三伏(一伏10天),一般要连续贴3个疗程,也就是3年。需要说明的是,冬季反复咳喘的孩子,夏季大多症状很轻或无症状,家长不可根据夏季孩子的咳嗽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三伏贴治疗属于预防性治疗,疗效不是立竿见影,而要到冬季才可观察得到。只有坚持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贴敷的具体问题
  一般到哪里贴三伏贴?
  正规的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科或中医诊所大都提供三伏贴治疗。家长可事先咨询当地医院,再选择合适时间带孩子就诊。
  三伏贴什么时间贴最好?
  三伏期间治疗是最好的。三伏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人体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三伏贴的作用机理就是利用自然界及人体阳气旺盛之时,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扶助阳气,疏通经络,根除体内伏藏的阴寒邪气,增强孩子体质。
  三伏贴必须三伏当天去贴吗?
  通常认为,三伏第一日为最佳治疗时间。但理论上讲,三伏贴是利用整个三伏节气的气候特点来发挥疗效的,只要在三伏期间应用都能达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提前或错后一两天疗效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三伏贴要连续贴吗?
  孩子一般每伏贴1~3次,三伏共3~9次,每次根据孩子年龄贴3~6个小时不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确定孩子的贴敷时长。
  如果第一贴没有贴,可以直接贴第二贴吗?
  可以。只要在三伏期间进行贴敷都会有一定疗效。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我家孩子总是自己撕掉药贴,这样会影响疗效吗?
  贴敷治疗是依靠药贴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发挥疗效,药物停留穴位上要有一定时间,撕掉药贴等于没有治疗,也就没有疗效。因此,妈妈首先要确定孩子撕掉药贴是否是因为感觉不适,排除不适的可能后,就需要尽量利用其他有趣的事情转移孩子注意力,让孩子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贴敷这件事儿上。
  听说三伏贴要贴一段时间才能取下来,这期间可以洗澡吗?
  孩子每次敷贴一般持续3~6小时,在此期间建议不要洗澡。
  贴三伏贴时饮食有什么禁忌吗?
  贴敷后不要给孩子吃牛羊肉、桂圆、荔枝、芒果等热性水果,冷饮和油腻的食物也最好不要食用。脾胃虚弱的孩子还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量。
  贴三伏贴期间,生活上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方面?
  贴敷治疗前,最好给孩子洗个澡。贴敷当天要避免吹空调、电扇。因为出汗过多容易导致药膏脱落,所以贴敷时最好给孩子穿宽松且透气性好的衣服,并提醒孩子不要剧烈运动。
  (陈芳 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小链接
  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季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这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常用方法是三伏贴。在清代张璐所著《张氏医通》中就有记载。
其他文献
弱小的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之后,会渐渐喜欢在比较中确认自己的力量,并在比较优势的领域建立自信,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通常会成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一方面,在孩子眼里,父母通常是绝对的厉害人物,而他们的弱小感,就通常是在父母的“能干”之下体验出来的。另一方面,一旦孩子发现某一方面能胜过父母,便会加倍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这种优越感要比跟同龄小朋友的比较大好几倍),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某些事父母也做不到,就
期刊
中秋节也叫做月饼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正是桂花飘香板栗成熟的金秋时节。  奶奶说:“月亮上住着一位阿姨,叫嫦娥。还有一只可爱的兔子陪着她。”  “我可以给兔兔打电话吗?”“当然可以啊!”  “是的,我是兔兔,你好,伊伊!”  “喂,你好!是兔兔吗?我是伊伊。”  “你在干嘛,伊伊?”  “我在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月饼很圆很圆,就像月亮一样圆。”  “伊伊,中秋节你和爸爸妈妈出门玩儿了吗?”  “爸爸
期刊
宝贝4岁了,是个不爱讲话、温顺、外表文静可爱的小公主。但是,孩子的家长近来反映,孩子在家里总是说反话、总是说不,如果我们按照她说“不”的方式去做事情吧,她又不满意,这孩子到底是在想什么?  仔细询问之后,我发现,已经4岁的孩子,在家里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人代劳:洗个手,怕弄湿衣服,保姆帮她;吃个饭,怕她不吃青菜,喂她;穿个衣服嫌她慢,替她……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自己动手去解决的。  
期刊
我去幼儿园接儿子。一出门,儿子马上将我拽向小摊子,让我给他买炸火腿肠。  “这个油炸食品,吃多了不消化。真的不能多吃,你看我从来也不吃这个……”我拒绝。  “不行,我就要吃。爸爸,你就买一次吧!”他眼巴巴地望向我。  “妈妈以前接你的时候,有没有给你买过?”  “一次都没有。每次我要她买,她都说没有带钱。”  “儿子,你看这样好不好,星期天,我们从超市买来火腿肠,自己炸好不好?”我想转移儿子的注意
期刊
“哭哭哭,你就知道哭,你看看人家轩轩弟弟,比你听话多了!”  公园里,表妹显然被一直缠着要买玩具的5岁女儿欣欣给弄恼火了。小姑娘从刚进公园起,一路上总是要求不断,不是要买爆米花就是要买泡泡枪,刚开始时表妹也都很爽快地答应了。可逛到一半,当欣欣看到路边有人在玩一种能吹更大泡泡的玩具时,她又吵嚷着要去买。  这下表妹有些不乐意了,说:“你手里不是拿着一把泡泡枪吗?不能再买了……”欣欣压根就没理会妈妈说
期刊
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中包括自制力。自制力的培养跟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应该尽早开始,因为童年时形成的自制力对其一生都有影响。人的自制力虽然带有先天性,后天的影响、教育更为重要。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没有自制力,实际上对于幼儿自制力的培养,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去掌握培养孩子自制力的方法,并且不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妥协。  如何正确认识孩子的自制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本期,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培养自制力
期刊
笑,是源自心底的喜悦的自然表露,如阳光般给人温暖。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天都能开开心心地笑,因为,爱笑的孩子是幸福的。  跟着爸爸妈妈坐公交车去世界公园玩啰!第一次坐需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的公交车,好好玩,好开心哦!  好开心哦,我又认识了几个字,妈妈说我的词汇量越来越大了。我听不懂,但是我知道肯定是在夸我呢。  我属龙,所以,爸爸给我取了这个名字。我是个爱笑的小姑娘,所以,大家可喜欢我
期刊
菠菜里没有铁  儿子:妈妈,你不是说菠菜里含铁吗?妈妈:是啊,吃了对身体好。  儿子:可是我用吸铁石吸了半天也没有把菠菜吸起来。  反正屁股也是恶心的  兜兜在幼儿园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小内裤给弄湿了,因为没有备用的,只好自己用体温焐干。放学回家时候,才敢跟妈妈说。妈妈说她:你不觉得这样很恶心么?  兜兜表示无所谓:妈妈,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反正屁股也是恶心的。  爸爸,你怎么认识孙悟空的  爸爸
期刊
为了安全,一进屋随手“嘭”的一声就把门关得紧紧的,这种现象已成为大人孩子们的自然习惯和共识。但是将孩子成天关在小屋子里,对于幼儿了解世界、认识事物、培养兴趣都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帮女儿带小外孙,就让他多到社会、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实践。只要天气好,我们都要尽量带他出去见世面。我们不仅仅带他出去逛大街,更多的是有意识、有目的带他去山坡上、去小河边、去公园里、去庄稼地里、去菜园地里、去小村庄里感受不同
期刊
往常女儿睡觉前都会开心地说:“妈妈,明天我要第一个到幼儿园,要把整套体操都做完呢。”两年多的学习生活,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了。  可是,有一天,她忽然对我说,不愿意上幼儿园了。我有些着急,不能让孩子带着这种负面的情绪睡觉,幼儿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该怎样来帮助她解决困难呢?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给孩子做示范,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帮助孩子解决他遇到的难题。“苗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