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什么方法能使学生在独立阅读课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让课堂上出现的不是热热闹闹的读书声和以点带面的答问组成的大合唱,而呈现的是颇具用心的阅读、各具风格的表达、各具角度的感悟、各具千秋的个唱呢?有!笔者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阅读,用激励法推动个性化理解,是最值得尝试的做法,而这个“激励法”,就是老师用“画(插)红旗”的办法给学生的阅读理解一个评价。
所谓“插红旗”,即让学生带着任务认真默读课文,老师根据学生的笔答准确程度给他们画上大小不一的红旗。回答很好的同学,给他插上一面大红旗,可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看课外书等。不过,没插到红旗的,即使下课铃响了,也不得离开教室(这个制约万不可少),直到完成了阅读任务方可离开。这样能促使学生拧紧思维的发条,凝思静读课本,读出自己的感悟,如此把课堂完全交给了所有学生,避免了以往的“读——说——结”式的教学,总是用部分学习积极的同学的回答替代不主动学习的同学,往往好的越来越好,落后的永远落后,以点带面,没有真正把阅读任务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无法确保学生在40分钟内圆满完成任务.
如上《老师的手》这篇独立阅读短文,它的主要内容是:感恩节那天,老师叫同学们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道格拉斯画了一只老师的手,以表达对老师真挚的谢意。要弄懂的关键问题是:1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2.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段及“感恩”的体会。
笔者照例采用了“插红旗”法,学生便在“红旗”的鞭策下自觉走进文中。不久,一只只小手陆续举起,笔者愉快地拿着红笔走向他们,大小不一的“红旗”插在他们蓝的、黑的、浅灰的字迹旁显得耀眼。有的同学望望“大红旗”再看看笔者满意的微笑或听到笔者“不错”的评价,自豪而满足地摊开了课外书;有的同学瞧瞧“小红旗”再看看老师,于是又不甘示弱而愉快地捧起了课本再读。有的拼命地摇着小手唯恐老師没发现他,每次阅读,笔者就愉快地穿梭在这如林的小手和轻轻的、急切的催促声抑或是邀请声中——“老师,老师,看我的!“老师,老师,这里呀!”笔者忙碌着,更确切地说是享受着,被他们在乎红旗大小的认真劲儿陶醉着,更为他们流利的表达和非千篇一律的回答兴奋着:
“老师的手每天都在改作业…. ….为了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老师的手是最美丽的,老师的付出是无价的。”——小珊(中等生)
“我要感谢老师的付出,我不会再去画一只老师的手,而是好好地当好‘早餐长’加认真地学习,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感恩。”——小杰(中等生)
“老师天天牵手,仿佛给(他)(指引)了一条光明的路,给了他信心,如我们做不出难题,老师拍拍我的肩,就感到难题变易了。”——小敏(潜能生)
“如果别人给你恩情,十年后(乃至更长时间)恩情还是存在的,就像我们永远不忘记戴老师做了我们的启蒙老师一样。”——小珊(中等生)
“我们应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就算是你的样子最怎么不讨人喜欢,除爸妈外可老师也是最关心你的人。”——小超(优生)
“因为他觉得世界上老师的手是最温暖的,我感觉也是这样。”——小成(中等生)
“我认为不懂感恩是一种笨人。”——小演(潜能生)
“道格拉斯对小小的帮助,是那么地有感恩之情,那他的人生道路(上),定会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更多)的帮助。”——小毅(优生)
“一个一年级的同学学会了感恩,准会向学习迈进一步,我自己也要(努力)学习,那就是我对老师的感恩。”——小臣(潜能生)
“我们从小就要像道格拉斯,知道(感谢)曾经对自己有过付出的人,‘感谢’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小琪(优生)
……
——这是随手摘下的几位学生对《老师的手》的感悟,你会看不到一丝人云亦云的影子,虽是参差有别,也非尽善尽美,但完完全全出于自主阅读,真情表白,话语中跳跃着智慧的灵光,情感与哲理同在其中,笔者那几丝快慰亦在不言中。新课标不是提倡自主阅读,个性化理解吗?笔者庆幸自己以这种方式领着学生自觉或不自觉走在这静读的阳光大道上。怎么能不归功于——还课堂于学生及“插红旗”的激励法呢?
“红旗”插出了学生的感悟,慢慢地也插出了笔者的感悟:“激励”加“压力”加“措施”是走向自主阅读与个性化阅读之路的指示牌,“插红旗”法则是行进在这条大道上的便捷快车。它最大的好处是“南郭先生上不了车,中下等生尽在关注中,也绝对溜不了车。”朋友,你也不妨搭搭这辆便捷车。
所谓“插红旗”,即让学生带着任务认真默读课文,老师根据学生的笔答准确程度给他们画上大小不一的红旗。回答很好的同学,给他插上一面大红旗,可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看课外书等。不过,没插到红旗的,即使下课铃响了,也不得离开教室(这个制约万不可少),直到完成了阅读任务方可离开。这样能促使学生拧紧思维的发条,凝思静读课本,读出自己的感悟,如此把课堂完全交给了所有学生,避免了以往的“读——说——结”式的教学,总是用部分学习积极的同学的回答替代不主动学习的同学,往往好的越来越好,落后的永远落后,以点带面,没有真正把阅读任务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无法确保学生在40分钟内圆满完成任务.
如上《老师的手》这篇独立阅读短文,它的主要内容是:感恩节那天,老师叫同学们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道格拉斯画了一只老师的手,以表达对老师真挚的谢意。要弄懂的关键问题是:1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2.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段及“感恩”的体会。
笔者照例采用了“插红旗”法,学生便在“红旗”的鞭策下自觉走进文中。不久,一只只小手陆续举起,笔者愉快地拿着红笔走向他们,大小不一的“红旗”插在他们蓝的、黑的、浅灰的字迹旁显得耀眼。有的同学望望“大红旗”再看看笔者满意的微笑或听到笔者“不错”的评价,自豪而满足地摊开了课外书;有的同学瞧瞧“小红旗”再看看老师,于是又不甘示弱而愉快地捧起了课本再读。有的拼命地摇着小手唯恐老師没发现他,每次阅读,笔者就愉快地穿梭在这如林的小手和轻轻的、急切的催促声抑或是邀请声中——“老师,老师,看我的!“老师,老师,这里呀!”笔者忙碌着,更确切地说是享受着,被他们在乎红旗大小的认真劲儿陶醉着,更为他们流利的表达和非千篇一律的回答兴奋着:
“老师的手每天都在改作业…. ….为了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老师的手是最美丽的,老师的付出是无价的。”——小珊(中等生)
“我要感谢老师的付出,我不会再去画一只老师的手,而是好好地当好‘早餐长’加认真地学习,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感恩。”——小杰(中等生)
“老师天天牵手,仿佛给(他)(指引)了一条光明的路,给了他信心,如我们做不出难题,老师拍拍我的肩,就感到难题变易了。”——小敏(潜能生)
“如果别人给你恩情,十年后(乃至更长时间)恩情还是存在的,就像我们永远不忘记戴老师做了我们的启蒙老师一样。”——小珊(中等生)
“我们应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就算是你的样子最怎么不讨人喜欢,除爸妈外可老师也是最关心你的人。”——小超(优生)
“因为他觉得世界上老师的手是最温暖的,我感觉也是这样。”——小成(中等生)
“我认为不懂感恩是一种笨人。”——小演(潜能生)
“道格拉斯对小小的帮助,是那么地有感恩之情,那他的人生道路(上),定会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更多)的帮助。”——小毅(优生)
“一个一年级的同学学会了感恩,准会向学习迈进一步,我自己也要(努力)学习,那就是我对老师的感恩。”——小臣(潜能生)
“我们从小就要像道格拉斯,知道(感谢)曾经对自己有过付出的人,‘感谢’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小琪(优生)
……
——这是随手摘下的几位学生对《老师的手》的感悟,你会看不到一丝人云亦云的影子,虽是参差有别,也非尽善尽美,但完完全全出于自主阅读,真情表白,话语中跳跃着智慧的灵光,情感与哲理同在其中,笔者那几丝快慰亦在不言中。新课标不是提倡自主阅读,个性化理解吗?笔者庆幸自己以这种方式领着学生自觉或不自觉走在这静读的阳光大道上。怎么能不归功于——还课堂于学生及“插红旗”的激励法呢?
“红旗”插出了学生的感悟,慢慢地也插出了笔者的感悟:“激励”加“压力”加“措施”是走向自主阅读与个性化阅读之路的指示牌,“插红旗”法则是行进在这条大道上的便捷快车。它最大的好处是“南郭先生上不了车,中下等生尽在关注中,也绝对溜不了车。”朋友,你也不妨搭搭这辆便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