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第二十九届(2018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李永刚拍摄的《武汉上空定格奇景》获新闻摄影三等奖。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历届获中国新闻奖的摄影作品中,这是比较特别的一幅。
《武汉上空定格奇景》不是新闻事件类的报道,不是社会纪实类的报道,也不是个人具有“创作”性质的作品,而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天文摄影作品”——当时,一架民航客机从正在发生日偏食的太阳中间飞过——这是奇景中的奇景!
李永刚在夏季拍摄城市夕阳景观的时候,在一栋居民住宅楼楼顶无意中发现,前往天河机场降落的民航客机与夕阳位置非常接近,极有可能从太阳前面穿过。李永刚为拍摄《武汉上空定格奇景》连续一个多月10余次蹲守,但均因天气原因或飞机距离较远,都没有看到这一瞬间。
日偏食这天下午,李永刚继续前来蹲守。日偏食发生前,云层遮住了太阳,本以为又要无功而返。幸运的是,太阳又露了出来,并且短时间内有3架民航客机连续经过,第二架客机正好从发生日食的太阳中间经过,被李永刚抓拍到。
很多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多从市新闻奖一等奖,到省新闻奖一等奖,再到中国新闻奖,但摄影作品则并不完全是这样。李永刚的作品《武汉上空定格奇景》与金思柳的作品《她走了,目光依然明亮》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在地方评奖时优势不那么明显。
从摄影的专业角度而言,《武汉上空定格奇景》照片瞬间完美,曝光准确,色彩饱和,是十分难得的自然天文摄影作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给出的初评评语是:这张照片画面简洁,主体突出。照片的功力首先体现在捕捉能力上。2018年8月11日18时40分许,日偏食导致西落的太阳缺了一小口,武汉上空一架民航客机恰巧从太阳前方飞过。这就是一个“决定性瞬间”。拍摄者一定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十分幸运地捕捉到了这个瞬间。其次,摄影者善于用光作画,太阳明亮耀眼,衬出飞机更加醒目,太阳后面的红晕温暖而美好,使整幅作品有了温馨的基调。整张图片构思精巧,明暗相衬,亮的更亮,使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醒目。
(二)
2018年,长江日报新闻奖改革后,取消了传统的消息、通讯、评论、摄影等类别,取而代之的是主题宣传奖、公共服务奖、深度报道奖、现场新闻奖、观点贡献奖、爆款产品奖、传播创意奖等类别。这种改革旨在打破体裁束缚,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传播形势和格局,评选侧重传播效果。
类似《武汉上空定格奇景》的摄影作品,参评长江日报新闻奖处境有些尴尬,一是类别适应性不强,二是获奖有些难。2019年度长江日报新闻奖评选结束后,仅有两幅摄影作品获三等奖。《武汉上空定格奇景》参评的是现场新闻奖,仅在季度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
李永刚是一位“典型70后工科男”。1999年,李永刚进入长江日报社任摄影记者,《武汉上空定格奇景》获评中国新闻奖时,他已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年。这些年来,李永刚拍摄的照片难以计数,也有一些照片总让他难以忘怀,神舟九号飞船发射的现场照片就是其一。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长2F火箭点火的一刻,李永刚在距离发射架1500米的位置,不断按动相机快门,不时移动位置、调整焦距,变化取景范围。当预想中的画面在取景框出现时,他心中激动万分——远处白色的火箭拖着耀眼的尾焰直冲蓝天,近处参观的人群昂首仰望,半空中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成了!来之不易的拍摄机会以及在发射场耐心寻找的细微与众不同最终收获了预想的照片。这幅照片也更加坚定了李永刚坚守现场、观察入微、迅速决断的临场作风。
《武汉上空定格奇景》能获评中国新闻奖,体现的又何尝不是他的这种作风呢?
阅读
武汉上空定格奇景
2018年8月11日18时40分许,日偏食导致西落的太阳缺了一小口,武汉上空一架民航客机恰巧从太阳前方飞过。
据了解,这是今年我国能观测到的唯一一次日食。日偏食的过程和日全食过程大致相同,由于它只发生偏食,因此就只有初亏(日食过程开始时刻)、食甚(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刻)和复圆(日食结束时刻),而没有食既(日全食开始时刻)和生光(日全食结束时刻)这两个阶段。全球范围内,每年至少会有两次日食发生,多的时候可能会有四五次。
(作者:李永刚;编辑:邱焰;原载2018年8月12日《长江日报》;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三等奖)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
《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
作者:朱建华、郑良中
书号:ISBN 978-7-5115-6974-5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