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由”中“所”的用法探微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语文卷文言文阅读曾有一道虚词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所不及 B,因极推引
  公之逮所由使也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逸则富以康 D,保邦于未危
  醉则更相枕以卧 室西连于中闺
  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两个“因”都表“于是”,对此,学界并无争议。有争议的是A项第二句中“所”字的用法。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至少有五种:
  1.和“由”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物”,与第一句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不同;
  2.和介词“由”组成所字结构,表原因;
  3与“逮”构成特殊结构,表被动;
  4.介词,与“由”结合,表被动;
  5与“由”结合,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以上几种解释,从词性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所”作助词(第1、2、3种解释都是在此基础上分析的),第二,“所”作介词(第4、5种解释都是在此基础上分析的)。从意义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表事物(第1种解释);第二,表原因(第2种解释);第三,表被动(第3、4种解释);第四,引出对象(第5种解释)。
  那么,这几种解释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呢?我认为,从词性上说,第二句中“所”作为介词的用法基本是可以否定的,因为古代汉语中的“所”从未有过介词的功能,何况两个介词一般也不会连用;其次,“所”表示被动用法也可以否定,因为古代汉语的“所”要表示被动应该和“为”搭配,组成“为……所……”的结构,而不能与其他动词或介词组合在一起表示被动。根据以上推理,第3、4、5种解释均可以排除。那么,1、2两种解释中有没有较为合理的呢?
  为此,笔者追根溯源,查阅了相关书籍,找到了“所”作为结构助词的相关用法。
  我国最早对“所”作为结构助词作出系统解释的现代语法著作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建忠在《马氏文通》里把“所”划归到了三个“接读代字”(其他两个是“其”和“者”)中,他对“所”这一“接读代词”的阐述是:“‘所’字常位领读,或隶外动(及物动词),或隶介词,而必先焉。”该解释至少给我们指出了“所”作为结构助词的三大特点。第一,“所”作为结构助词可以与两类词语搭配,即动词和介词;第二,“所”作为结构助词必须放在动词和介词的前面;第三,把“所”作为一种代词来理解,明确了“所”作为结构助词时的意义性质,即充当名词性短语中心词。应该说,该作者对“所”这一重要结构助词的语法性质和语法特点的阐述还是比较全面、比较到位的,并且基本与现代的研究结论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在诃性上,我们现在一般把它看成助词,而马先生则把它看成代词。从表面上看,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我们现在根据语法功能把它看成结构助词的同时也是在承认它仍然可以具备一定的代词屙性。简言之,它其实是同时兼有助词和代词的功能的,只是从结构上我们将它定性为助词。
  至于它一般都跟哪些词类结合构成“所字结构”,学界对马先生的看法大都表示赞同。只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跟动词结合的频率要远远高于跟介词结合的频率,因此,一般人对它与动词结合构成“所字结构”的用法比较熟悉,而对它与介词结合构成“所字结构”的用法比较陌生。
  鉴于此,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列举若干“所”与介词结合构成“所字结构”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1.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翻译:我知道抵御你的方法了,但是我不说。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翻译: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3.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翻译:见将军的目的是想要帮助赵国。
  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翻译: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5.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翻译:骄横、奢侈、荒淫、放荡四种恶习,都是邪恶产生的根源。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所”可以和大部分介词组合构成“所字结构”,从而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对象、目的、处所、根源、凭借、依附等。该结构的语法性质跟“所”与动词结合构成的“所字结构”的语法性质相同,也属于名诃陛短语。其中,“所+由”的搭配也赫然在列。
  由此可见,“公之逮所由使也”中的“所”应该是“所”作為结构助词,与“由”搭配,介绍主使逮捕周公的人物,与上一句表述的中心意思完全一致(该句出自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上句是“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所以,题目中A选项的两个“所”字的用法应该是相同的,都是组成“所”字结构,稍有不同的是一个是与动词搭配,一个是与介词搭配。如此看来,前文提出的关于“所”字用法的几种解释中,只有第一种比较合理。但是第一种解释又把“所”在两个句子中的用法区别为“人”和“物”的区别,是不妥的,因为结合原文,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所”也应该是指人,而不是指物。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占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无论别人说什么,你自己怎么想,你都是特别的。所以,不要担心自己会被取代,因为你永远是惟一的。  当我还是个10几岁的少年的时候,觉得自己总是让人失望。從外表上看,我似乎很叛逆,但是在内心深处,我是如此地渴望被人疼爱。  有一次我离开了家和我的朋友佩内洛普搭便车去加利福尼亚。这次旅行并不轻松,而且有很多次我感觉很不安全。有一次的突发状况让我一直庆幸自己还活
期刊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提起笔来,为中国妇女的缠足史画一个终结的句号。因为那蹒跚地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小脚即刻就要消失了。但是别以为这个句号会画得轻松,一挥而就;就像看过一本大书那样,随手一合便是。这个句号划起来分外的凝重沉缓、艰难吃力。低头一看,原来它不是通常的墨色,而是黏稠而殷红的血!  然而,天下人对一件事情的感受可谓千差万别。前几年我在科罗拉多见到一位读过我那英译本小说《三寸金莲》的美国女子,她对我
期刊
我崇拜一切交通工具,崇拜一切自己能動而且能负载着人运动的东西。  直到一九五八年,在我已经发表过几个短篇并完成了一个长篇以后,在我已经早就是共青团的干部并有十年以上的革命“经验”以后,我曾经梦想从此改行到火车上做列车员。  我觉得列车员的工作是神奇的工作。他总是不停,他半夜也在奔跑。每一个车站都和前一个车站不一样,而更新的车站、更新的城市和乡村在前面等着他。当睡眼惺忪的旅客摇来晃去的时候,当我国的
期刊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有的教师对阅读内容的讲解不够细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等依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常见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的,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深度閱读,提升语篇理解效率。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最佳途径。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顺利引出阅读教学的主题,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
期刊
清闲的故都在夏天更显出她身姿的轻寂,虽然是遍城蝉声,哑哑鸦啼,但是仍然没有破坏了清寂故城的静寂沉默。笔者在北平住遍城内、厢外、东城、西城等地方,总觉得故都确有一种不可形容的闲雅宜人处。譬如说住在西城,有积水潭、后海等去处,什刹海尤其著称;住在东城,离中山公园、中南海等处又近;住城外有西山、香山、圆明园可玩,这些都是故都平民的消夏盛地,不过只有西山和香山算是专为另外一种人士所特有的罢了。  如果分开
期刊
函數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判断函数单调性的题型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当中.为有效提升同学们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准确率,本文将重点介绍定义法、导数法、复合函数法三个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技巧。
期刊
最近又拜读了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在品读的过程中,清华大学的老师徐锦澄先生写的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即“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读完此句,似有所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真的很少关注文章的韵律。现在细细想来,那些经典的文章在韵律方面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下面,笔者就选取几篇文章,分析一下好文章是如何做到“朗朗上口,掷地作金石声”的。  例如,朱自清
期刊
如今,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诗歌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高中生阅读的古代诗歌数量太少,对诗歌也没什么兴趣,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果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无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综
期刊
如今,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而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提问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找到学习的方向,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问呢?  一、导入新课,提出值得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导人新课的过程中提出值得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比较简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就能找到问
期刊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就目前来看,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非常辛苦,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简要谈谈。  一、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陶冶他们的情操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活动转化为各种感官的综合活动,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领会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