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技巧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它培养的学生将来大多将从事一些生产、服务领域的实际工作。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人在从事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几年中,总结出一些教学技巧,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 技巧 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是学习实际操作技术的最关键的一种教育,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熟悉自己所学的专业,熟悉所学专业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了解它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专业对他们以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就业方面的作用,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心态积极,学习爱好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其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只能使学生没有求知的心情,学习就成为了负担。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机会,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任务,将学习的意识提高一个层次,而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乐于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相,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便于学生开放思路;再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探究的开展。
  以电工基础课程中"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谐振电路"的教学过程为例,笔者在:"并联谐振电路"教学中,这样提出问题:"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调节电源频率逐渐由小到大,小灯泡则慢慢由亮变暗,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中,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上述问题的实质是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变化,反映出流过灯泡电流的大小,而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阻抗有关,这时学生可以根据公式推导出并联谐振的条件,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导入新课向学生交待要讲的内容和要分析解决的问题,简明扼要地提出本次课的目标任务。巧妙地导入新课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开展新课内容讲授打好基础和铺垫。在教学中笔者体会到有三种新课导入方式比较实用有效。
  第一种是推导引入法,即用以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推导出新课内容。这种方法学生接受起来顺利成章,易于接受。可适用于已学内容与新讲授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系统性强的课题。例如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单相交流电章节中,学生已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就可进一步在讲R-L串联电路、R-C串联电路、R-L-C串联电路性质特点时,从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性质、特点推导引入新课。
  第二种是提问引入法。对一些初步引入的概念和知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有意设置疑问将要讲授的问题引出来。这种方式能引导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引出新授内容,并主动在新讲授内容中寻找答案。例如在学生掌握了电阻串、并、混联电路等简单电路的解题方法后,在讲授基尔霍夫定律一节时,可先复习混联电路相关计算,然后再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源,则电路变成复杂电路。这个电路无法用电阻串、并、混联电路的解题方法解决,学生在多方求解无果而迷茫时,教师此时提出复杂电路的概念,复杂电路用简单电路的求解方法不能解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进而引出基尔霍夫定律内容的讲授。这种设疑引出问题,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吸引着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
  第三种办法是实验引入法。注重实践教学,要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人才为主,要以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事某种职业和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例如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有很多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别电磁感应方面的知识。要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必须借助于实验,让实验来验证理论。如在电磁感应一节,学生在前面章节已经掌握了"电"生"磁"的相关知识,那么"磁"能不能生"电"呢?通过直导体的电磁感应现象螺旋线圈的电磁感应现象这两个演示实验,可非常直观地引出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定律。这样引出新课既直观、自然,又富有吸引力。
  三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多管齐下,突破重点难点
  1、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强,教师在演示时能灵活机动,迅速方便,轻松省时,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许多传统实验可用课件来演示,特别是在介绍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时,借助多媒体学生就能直观、形象地了解;还可以模拟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多媒体课件以文字、图像、色彩、声等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如电场与磁场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学生感到很抽象,如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场线、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
  2、運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1)对比法
  对比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一些相似或相反的规律,从而达到识别、理解、运用的目的。
  例如电工基础中电阻、电感、电容是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掌握好3个元件的基础知识,可为学习交流电和电子技术课程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电阻元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电容和电感的性质很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类比性。电阻的定义公式为R=U/I,电感为L=€%q/I,电容为C=Q/U,通过实验得到R、L、C的定义公式,这三个公式具有很好的类比性。而R、L、C都是反映其本身的特性,不随外界的电流或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由此推出3个与其本身性质有关的公式,学生通过对比,就很容易理解了。
  (2)比拟法
  比拟法是一种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好方法。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对这些内容往往兴趣不浓。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学生对参考点的含义不理解,常将电压、电位混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电位比拟为高度,把电位差(电压)比拟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不同。
  (3)抓大放小法
  在基本概念理解中,不要过分纠缠在微观分析,而要立足"实用",重点讲授这个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应知应会的方面。例如"电压"概念,讲解时可以介绍:"某两点之间电压是电场力把单位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所做的功",但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微观分析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某两点之间电压就是这两点之间电位差",讲清UAB=€%OA-€%OB是指A点到B点之间电压就是A点电位€%OA减去B点电位€%OB,并说明UAB本身含有参考方向。
  总之,在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细节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多实践就能使课堂生动、富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去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地去学,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男男性行为者(MSM)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在MSM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我国目前MSM的艾滋病流行现状、高危行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