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线粒体毒性的评价策略与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线粒体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线粒体毒性已经成为多种药物研发失败或临床应用受限的重要因素。一些国际大型制药公司和管理机构纷纷将线粒体毒性评价作为候选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针对药物致靶器官线粒体损伤的特点及可能机制,结合21世纪毒性测试策略,分别从体内和体外试验建立药物致线粒体毒性的评价方法,重点从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生成角度探讨了药物致靶器官线粒体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人源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等细胞系,综合采用高内涵筛选(HCS)、基因沉默等技术,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和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致靶器官线粒体毒性特征;同时应用抗氧化防御蛋白MT转基因小鼠通过体内试验观察多柔比星等药物的靶器官线粒体毒性特征与作用机制;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a(PGC-1a)和转录因子NR-E2相关因子2(Nrf-2)分别是调控线粒体生成和线粒体氧化应激的重要调控因子,针对药物致靶器官线粒体损伤的特点及其可能的毒性通路,重点从PGC-1a和Nrf-2信号通路研究药物对毒性通路的扰动作用及其与线粒体毒性之间的相关性。旨在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阶段建立快速、敏感的线粒体毒性筛选与评价方法,阐明药物致线粒体毒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应用HCS等方法建立了基于人源细胞系的药物线粒体毒性高通量快速筛选方法,阐明多柔比星致心肌线粒体毒性的作用特征,证实多柔比星对PGC-1a等信号通路的干扰作用,提示PGC-1a等可能是调控多柔比星心肌细胞线粒体毒性的重要靶点。通过体内外实验表明金属硫蛋白敲除小鼠及其来源的心肌细胞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线粒体毒性更为敏感,明确金属硫蛋白对药物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保护作用机制与调节线粒体氧化应激与线粒体生成功能密切相关。结论选择合适的线粒体毒性评价方法和实验动物/细胞模型对药物进行线粒体评价,对于及早发现候选药物可能存在的线粒体毒性风险,阐明药物致线粒体毒性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对于疾病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此次报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该罪自设立以来,在理论界就引起了颇多争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和司法实践
约翰·多恩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思辩诡异,意象奇特,如同白色背景下的黑色记忆,令人情感跌宕起伏。多恩的作品引领了玄学派思潮,进入了巴洛克艺术的范畴。
本论文从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含氨氮废水的问题出发,对钛基锡锑电极材料进行研制,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含氨氮废水的电化学氧化去除的影响,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制备条件,
<正>"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5月13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在深圳召开,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吹响了冲锋号。深圳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城市跻身其中,将与其
龙泉青瓷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具有很高的研究和继承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生产的龙泉青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自治区,农牧区是西藏的主体,农牧区、农牧业和农牧民问题是关系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产权交易所信息共享机制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它是产权交易所统一化过程中解决产权交易信息供求问题的过渡形式。它主要由产权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产权交易所构造模式、产权交易
本文考察了甲酸/氯化锌法、60%硫酸法、近红外光谱法、显微投影法4种方法在丝光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法和近红外光谱法都无法用
随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务院常务会议在2018年3月28日公布了"自2018年5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由17%降至16%"的政策。这一政策变化有效地确保了中国增值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