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zh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栓烷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透明质酸(HA)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脏微循环障碍诊断和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81例CHB患者和5例健康志愿者留取血清作HA化学发光法检测,抗凝血浆作TXB2和6-Keto-PGF1α放射免疫法检测,同时肝穿取标本进行HIF-1α免疫组化染色,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随着CHB分级的加重,HIF-1α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和范围逐渐加大,HA、TXB2逐渐上升(均P<0.05),6-Keto-PGF1α逐渐下降.电镜示肝窦腔内红细胞聚集,肝窦阻塞和狭窄明显,狄氏腔中胶原纤维沉积及基底膜形成率逐步加重.结论 HIF-1α、HA、TXB2及6-Keto-PGF1α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肝脏微循环状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颞肌外与颞肌下数字化成型钛网修补额颞区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数字化成型钛网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颢肌外组22例,颞肌下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刀口感染、皮下积液、癫痫、颅内血肿、咀嚼受限、面瘫)及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外形满意度.结果 颞肌外钛网组修补的手术时问明显少于颞肌下组(t
目的 比较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6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疾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同期60例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进行比较.结果 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16.8±9.6)ml与(24.9±14.2)ml,t=-2.427,P<0.05],患者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率(96.4%)明显高于传统组(
目的 比较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分别记录插管或置罩成功率及所需时间,记录患者入室时(T0)、置罩或插管即刻(T1)、置罩或插管后3 min( T2)、拔罩或管前(T3)、拔罩或管即刻(T4)、拔罩或管后3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