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上划农电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成为制约电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的短板,鉴于此,认真分析了农电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28-02
近年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预算集约调控要求,河北省电力公司创新预算管控措施,强化预算全面覆盖、全过程管控,充分发挥了预算管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目前,公司全面预算管控体系已初步建立,然而在新改制上划农电企业,由于划转时间短、管理基础薄弱,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较为淡漠、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衔接不严密、预算分解缺乏标准成本的支撑、预算管控手段和措施不完备等因素成为制约公司系统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的短板。
一、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农电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以预算指标的科学编制、合理控制、及时反馈、全面分析、准确考核为手段,全面反映企业发展战略,统一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的综合管理系统。
加强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贯彻和落实,有利于科学预测、有效预控企业经营风险,有利于统一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目标,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过程的可控、在控,有利于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二、农电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预算作为企业战略管理工具,能够有效整合和优化企业发展和经营规划,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目标。在农电企业,部分领导和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入,把全面预算简单理解为计划和执行,看做是“财务预算”,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只要年底完成省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就万事大吉了。对如何统筹利用预算管理工具,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没有深刻的了解,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认识不强。
(二)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衔接不紧密
农电企业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衔接不够紧密,主要体现在:一是财务人员普遍对生产、营销等业务知识不熟悉,对生产一线费用需求实际状况缺乏深入了解,业务信息不对称,造成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目标不协调。二是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跨专业、跨部门的流程衔接还不够顺畅,前端业务环节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中的支持度、参与度须进一步提高。三是作业标准成本体系尚不完备,对标准作业的定价、执行和分析缺乏手段支撑,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预算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受历史和体制等因素影响,农电企业预算管理较为粗放,预算编制缺乏基础资料支撑,费用分解科学性不强,对成本的过程控制和监督手段落后,费用发生不均衡、重要指标偏差较大的现象时常发生。另外,随着预算精益管控要求的不断加强,农电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现代化技术手段落后的现状亟须改变,特别是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等环节,需要先进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确保全过程运转顺畅、信息高度集成。
(四)预算考核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考核和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目前,针对农电企业预算相关考评体系尚需健全和完善,部分单位预算考核流于形式、缺乏刚性,没有同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绩效考评相挂钩,责权利不对等统一,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不强,预算指标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农电企业预算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大力宣传预算管理理念,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作为贯穿企业主要管理环节的综合性管理工作,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企业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全面预算工作,带头按照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和企业规章制度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强化“成本”、“效益”意识,宣传投入产出理念,给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树立权威。预算管理办公室要及时向领导反映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方案,并通过专项培训、宣传展示等方式,向全体员工宣贯预算管理理念,介绍预算管理知识,努力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为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业务预算为基础,推动财务与业务预算有效融合
作为业务预算价值量的反映,财务预算执行必须以业务预算为基础。农电企业做实业务预算,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作业成本定量研究,统一各业务类别材料、人工和机器台班的消耗水平和单价标准,通过标准应用编制业务预算,确保科学合理。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将规范财务与业务部门、全面预算与业务预算之间的职责界面和管理流程,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全面统筹,贯穿公司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的各个环节。建立跨部门预算协同机制,预委办及时跟踪和通报业务预算执行情况,对下达的年度预算指标,一旦出现与进度不匹配或超出预算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要主动思考,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探索和研究能力,以便冷静处理、解决业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以标准成本为依据,规范成本费用预算编制
标准成本的制定使预算编制“更精细、更可控、更合理”,减少了编制中的人为因素,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前提下,确保了预算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农电企业要高度重视标准成本建立和实施工作,细化完善各级变电设备容量、线路长度、人员规模及结构、用户数量、营业面积等成本动因基础数据,以作业标准和动因分析为基础,精确核定成本标准,实现成本预算管理从历史成本法向零基预算法转变。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先规范后统一,以财务会计制度为依据,结合电网生产经营特点,统一预算与会计科目,规范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和渠道,细化管控标准,确保预算与核算有机衔接,实现成本管理由总额控制向分项控制、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转变。 (四)以信息化为手段,强化预算执行过程实时监控
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撑,传统财务难以获得实时动态数据,预算差异及时分析、调整措施就受到限制。农电企业应从业务流程规范入手,通过建设ERP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整合,加快信息技术集成企业紧耦合类业务,实现预算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和修正。通过信息化的预算集成控制平台,不仅能够加强损益成本控制,更可强化资本性项目的过程控制,将预算控制环节从财务结算延伸至计划立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前端业务,在业务发生环节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成本管控,预算控制细度更加精益化,实现从项目总额深化到概算的第二层级,从盘子控制到项目控制的转变。此外,ERP要求预算从最基层成本中心(各部门)发起控制,需要各成本中心责任人员对组织机构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识别和归集,具备一定财务专业知识,县公司要重视财务知识的全员学习和培训,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五)完善预算分析工作机制,及时分析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对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能够有效反馈和总结执行中的问题,保证预算可控和在控。财务部门应根据管理需要,完善预算报表分析模板,将关注的重点由预算执行结果逐步过渡到预算执行过程,强化关键节点控制,增强对公司经济运行过程的跟踪和监控,确保公司平稳、健康发展。重点关注项目预算的实施情况,加强预算项目的落地管理,对预算执行偏差进行分析和考核;关注具体作业支出与标准成本定额的吻合度,对存在较大差异的环节要深入开展原因分析,优化作业设计和支出标准;关注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情况,对照预算对资金的实际流入与流出情况开展分析,并对相关部门、单位现金流量预算的准确性进行考核。对于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分别制定审批权限和授权制度,通过逐级审批,加大预算外资金审批和监控力度。
(六)科学设置考评体系,加强预算战略引领作用
在多数企业的实践中,预算评价的客观有效与预算考核的严格执行长期以来都是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如何将预算执行与绩效考评有效衔接,客观反映各部门经营管理业绩,成为判别预算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县公司要根据本单位实际,针对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不断促进指标优化。
县公司要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工作的激励、导向作用,全面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各单位应将预算管理责任层层分解,建立自上而下的逐级承诺制和自下而上的逐级监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于无故超预算问题,严格“问责”和“追责”。
(七)有效结合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强化预算监督检查
县公司要结合开展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的先进经验,将稽核和内审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模式应用到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重点针对以下方面开展稽核和审计,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是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二是预算管理的组织形式、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控制手段、预算基础工作和预算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情况;三是预算编制、审核、执行、调整、考核等方面的合法、合规性;四是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和季度、月度预算的衔接和滚动调整情况;五是预算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六是预算资金使用过程的合规性、使用的效果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8,(2).
[2] 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国家电网财[2009]1032号,2009.
[责任编辑 李 可]
关键词: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28-02
近年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预算集约调控要求,河北省电力公司创新预算管控措施,强化预算全面覆盖、全过程管控,充分发挥了预算管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目前,公司全面预算管控体系已初步建立,然而在新改制上划农电企业,由于划转时间短、管理基础薄弱,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较为淡漠、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衔接不严密、预算分解缺乏标准成本的支撑、预算管控手段和措施不完备等因素成为制约公司系统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的短板。
一、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农电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以预算指标的科学编制、合理控制、及时反馈、全面分析、准确考核为手段,全面反映企业发展战略,统一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的综合管理系统。
加强农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贯彻和落实,有利于科学预测、有效预控企业经营风险,有利于统一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目标,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过程的可控、在控,有利于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二、农电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预算作为企业战略管理工具,能够有效整合和优化企业发展和经营规划,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目标。在农电企业,部分领导和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入,把全面预算简单理解为计划和执行,看做是“财务预算”,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只要年底完成省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就万事大吉了。对如何统筹利用预算管理工具,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没有深刻的了解,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认识不强。
(二)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衔接不紧密
农电企业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衔接不够紧密,主要体现在:一是财务人员普遍对生产、营销等业务知识不熟悉,对生产一线费用需求实际状况缺乏深入了解,业务信息不对称,造成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目标不协调。二是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跨专业、跨部门的流程衔接还不够顺畅,前端业务环节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中的支持度、参与度须进一步提高。三是作业标准成本体系尚不完备,对标准作业的定价、执行和分析缺乏手段支撑,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预算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受历史和体制等因素影响,农电企业预算管理较为粗放,预算编制缺乏基础资料支撑,费用分解科学性不强,对成本的过程控制和监督手段落后,费用发生不均衡、重要指标偏差较大的现象时常发生。另外,随着预算精益管控要求的不断加强,农电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现代化技术手段落后的现状亟须改变,特别是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等环节,需要先进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确保全过程运转顺畅、信息高度集成。
(四)预算考核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考核和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目前,针对农电企业预算相关考评体系尚需健全和完善,部分单位预算考核流于形式、缺乏刚性,没有同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绩效考评相挂钩,责权利不对等统一,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不强,预算指标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农电企业预算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大力宣传预算管理理念,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作为贯穿企业主要管理环节的综合性管理工作,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企业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全面预算工作,带头按照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和企业规章制度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强化“成本”、“效益”意识,宣传投入产出理念,给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树立权威。预算管理办公室要及时向领导反映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方案,并通过专项培训、宣传展示等方式,向全体员工宣贯预算管理理念,介绍预算管理知识,努力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为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业务预算为基础,推动财务与业务预算有效融合
作为业务预算价值量的反映,财务预算执行必须以业务预算为基础。农电企业做实业务预算,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作业成本定量研究,统一各业务类别材料、人工和机器台班的消耗水平和单价标准,通过标准应用编制业务预算,确保科学合理。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将规范财务与业务部门、全面预算与业务预算之间的职责界面和管理流程,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全面统筹,贯穿公司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的各个环节。建立跨部门预算协同机制,预委办及时跟踪和通报业务预算执行情况,对下达的年度预算指标,一旦出现与进度不匹配或超出预算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要主动思考,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探索和研究能力,以便冷静处理、解决业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以标准成本为依据,规范成本费用预算编制
标准成本的制定使预算编制“更精细、更可控、更合理”,减少了编制中的人为因素,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前提下,确保了预算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农电企业要高度重视标准成本建立和实施工作,细化完善各级变电设备容量、线路长度、人员规模及结构、用户数量、营业面积等成本动因基础数据,以作业标准和动因分析为基础,精确核定成本标准,实现成本预算管理从历史成本法向零基预算法转变。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先规范后统一,以财务会计制度为依据,结合电网生产经营特点,统一预算与会计科目,规范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和渠道,细化管控标准,确保预算与核算有机衔接,实现成本管理由总额控制向分项控制、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转变。 (四)以信息化为手段,强化预算执行过程实时监控
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撑,传统财务难以获得实时动态数据,预算差异及时分析、调整措施就受到限制。农电企业应从业务流程规范入手,通过建设ERP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整合,加快信息技术集成企业紧耦合类业务,实现预算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和修正。通过信息化的预算集成控制平台,不仅能够加强损益成本控制,更可强化资本性项目的过程控制,将预算控制环节从财务结算延伸至计划立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前端业务,在业务发生环节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成本管控,预算控制细度更加精益化,实现从项目总额深化到概算的第二层级,从盘子控制到项目控制的转变。此外,ERP要求预算从最基层成本中心(各部门)发起控制,需要各成本中心责任人员对组织机构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识别和归集,具备一定财务专业知识,县公司要重视财务知识的全员学习和培训,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五)完善预算分析工作机制,及时分析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对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能够有效反馈和总结执行中的问题,保证预算可控和在控。财务部门应根据管理需要,完善预算报表分析模板,将关注的重点由预算执行结果逐步过渡到预算执行过程,强化关键节点控制,增强对公司经济运行过程的跟踪和监控,确保公司平稳、健康发展。重点关注项目预算的实施情况,加强预算项目的落地管理,对预算执行偏差进行分析和考核;关注具体作业支出与标准成本定额的吻合度,对存在较大差异的环节要深入开展原因分析,优化作业设计和支出标准;关注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情况,对照预算对资金的实际流入与流出情况开展分析,并对相关部门、单位现金流量预算的准确性进行考核。对于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分别制定审批权限和授权制度,通过逐级审批,加大预算外资金审批和监控力度。
(六)科学设置考评体系,加强预算战略引领作用
在多数企业的实践中,预算评价的客观有效与预算考核的严格执行长期以来都是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如何将预算执行与绩效考评有效衔接,客观反映各部门经营管理业绩,成为判别预算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县公司要根据本单位实际,针对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不断促进指标优化。
县公司要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工作的激励、导向作用,全面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各单位应将预算管理责任层层分解,建立自上而下的逐级承诺制和自下而上的逐级监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于无故超预算问题,严格“问责”和“追责”。
(七)有效结合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强化预算监督检查
县公司要结合开展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的先进经验,将稽核和内审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模式应用到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重点针对以下方面开展稽核和审计,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是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二是预算管理的组织形式、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控制手段、预算基础工作和预算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情况;三是预算编制、审核、执行、调整、考核等方面的合法、合规性;四是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和季度、月度预算的衔接和滚动调整情况;五是预算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六是预算资金使用过程的合规性、使用的效果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8,(2).
[2] 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国家电网财[2009]1032号,2009.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