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课题已通过调研东莞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结构及继续教育需求等基本情况,并讨论分析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几点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方案,为东莞社区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医学专业技术正处于一个医学知识爆炸、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病人要求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时代,医疗工作仅靠常识和经验或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够了,它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职业。因此,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社区医务工作者是医务工作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更加需要不断学习,以面对新的医疗服务时代。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一、鼓励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养复合型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大专以上只有55.9%、职称中级以上只有25.8%,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经验等方面不足,需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途径提高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在职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各社区应制定在职学历继续教育管理的规定和奖励办法,鼓励本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使参加学历继续教育成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自觉行动,逐步改善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第二,给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一个合格的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计算机、生物等多种知识,才能适应社区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边工作边学习充实自己,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工作需要。
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开拓,创新继续教育理念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社区服务功能清楚的有66.2%,对参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意义清楚的有21%。因此把转变观念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继续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来看,社区卫生服务现实状况与其“六位一体”的真正内涵以及其“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服务和管理理念仍有较大差距,在服务目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仍呈现以疾病为中心,重医轻防、单科服务,甚至只有“坐堂候诊、被动服务”的服务意识。当然,医疗卫生服务以治病为根本,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期望不再只限于对躯体疾病的诊疗。根据对社区服务功能要求和公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进行诊治和对危急重症进行初步救治;第二,对社区居民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和康复医疗服务;第三,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病;第四,开展各种咨询工作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工作。可见,更新社区医疗观念是大势所趋。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当今社会信息万变,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医疗手段不断更新,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和经过学校的“一次充电”就可以终身受用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领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学习和教育贯穿一生,不断提供自己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大力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是增加有效的继续教育的理想方式
网络远程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它可以解决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尤其在继续医学教育中更具明显优势。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触网络远程教育几乎空白,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的重点一是加强远程教育基地和系统建设;二是加大宣传和展示网络远程教育的优点;三是深入社区对医务人员接受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和技术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四、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考虑
继续医学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措施,在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大部分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目前的继续医学教育处于可以接受和不满意状态,单一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医学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我们认为,第一,加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使社区卫生人才确立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的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第二加强教学改革。在开展继续教育体系中,优化课程设置,着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增加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开展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对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灵活多变的脱产或者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注意加强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第四,建立社区人才培训基地。发挥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鼓励高水平师资承担社区医学教学任务,参与社区人才培训,建立社区人才培训基地。
作者简介:
梁强,男,就职于广东医学院,学士,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医学专业技术正处于一个医学知识爆炸、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病人要求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时代,医疗工作仅靠常识和经验或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够了,它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职业。因此,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社区医务工作者是医务工作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更加需要不断学习,以面对新的医疗服务时代。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一、鼓励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养复合型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大专以上只有55.9%、职称中级以上只有25.8%,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经验等方面不足,需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途径提高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在职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各社区应制定在职学历继续教育管理的规定和奖励办法,鼓励本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使参加学历继续教育成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自觉行动,逐步改善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第二,给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一个合格的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计算机、生物等多种知识,才能适应社区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边工作边学习充实自己,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工作需要。
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开拓,创新继续教育理念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社区服务功能清楚的有66.2%,对参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意义清楚的有21%。因此把转变观念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继续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来看,社区卫生服务现实状况与其“六位一体”的真正内涵以及其“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服务和管理理念仍有较大差距,在服务目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仍呈现以疾病为中心,重医轻防、单科服务,甚至只有“坐堂候诊、被动服务”的服务意识。当然,医疗卫生服务以治病为根本,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期望不再只限于对躯体疾病的诊疗。根据对社区服务功能要求和公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进行诊治和对危急重症进行初步救治;第二,对社区居民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和康复医疗服务;第三,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病;第四,开展各种咨询工作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工作。可见,更新社区医疗观念是大势所趋。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当今社会信息万变,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医疗手段不断更新,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和经过学校的“一次充电”就可以终身受用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领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学习和教育贯穿一生,不断提供自己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大力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是增加有效的继续教育的理想方式
网络远程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它可以解决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尤其在继续医学教育中更具明显优势。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触网络远程教育几乎空白,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的重点一是加强远程教育基地和系统建设;二是加大宣传和展示网络远程教育的优点;三是深入社区对医务人员接受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和技术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四、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考虑
继续医学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措施,在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大部分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目前的继续医学教育处于可以接受和不满意状态,单一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医学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我们认为,第一,加强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使社区卫生人才确立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的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第二加强教学改革。在开展继续教育体系中,优化课程设置,着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增加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开展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对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灵活多变的脱产或者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注意加强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第四,建立社区人才培训基地。发挥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鼓励高水平师资承担社区医学教学任务,参与社区人才培训,建立社区人才培训基地。
作者简介:
梁强,男,就职于广东医学院,学士,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