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恋爱问题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而,大学生拥有健康的恋爱心理,学会自我调适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境,不仅是恋爱成功的保证,同时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a)-0250-02
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大学校园里,爱情,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自然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尽管当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却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因为许多大学生在享受爱情的同时,也正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程度不同的烦恼。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因此,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培养健全的恋爱心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事业发展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积极作用。
1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1.1 浪漫性
大学生的爱慕之情是在特殊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环境中萌生的,很少与婚姻相联系。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以结婚为目的,只谈爱慕之情,谈论的大多是人生、社会、学校、娱乐等方面的问题,注重花前月下的浪漫诗意,追求刻骨铭心的精神生活,很少涉及到家庭、经济、婚姻等现实问题,这使大学生恋爱富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这也是大学生恋爱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
1.2 冲动性
由于大学生情绪不稳定,故其恋爱有很明显的冲动性,主要表现为:其一,择偶时对自己的情感缺乏谨慎的思考,有好感就采取行动,凭一时的冲动就做出草率的决定。其二,感情升温快。恋爱一开始,便一浪高过一浪,从初恋到热恋,过渡期很短,发展速度很快,很难找到明显的分界线。恋爱不久就约会频繁,形影不离,难舍难分。其三,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对亲吻、拥抱等亲密行为要求迫切,还可能冲破理智防线出现越轨行为。
1.3 轻率性
一部分学生仅仅是在好奇心、神秘感、性冲动或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与异性恋爱,有的是为了填补一时的空虚和寂寞而虚假恋爱,不仅在恋爱开始缺乏慎重考虑,而且在恋爱过程中也很难承担应有的责任,故常发生恋爱冲突,使恋爱出现危机。
1.4 不成熟性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正确的恋爱观还未完全形成,因此,恋爱过程中“理想主义”色彩浓厚。有的在学校里找到了所谓理想中的异性朋友,短时期内爱情甜蜜幸福,但好景不长,毕业就各奔东西了。因此,恋爱过于理想化也是恋爱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2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困境及误区
2.1 择偶心理不当
有些大学生根据心中的偶像不切实际地确定理想化的择偶标淮,有的大学生要求对方完美无缺,有的大学生固于某一偶像标准不放弃,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偶像,故而失望、懊丧。有的大学生择偶不注重根本性的因素和品质、素养等,片面追求外在条件。有的女大学生还比较看重男性的家庭财产、收入等,择偶中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
2.2 自我评价失当
一些大学生在同异性交往自视过高,认为自己条件好,什么都行,孤芳自赏,盛气凌人,瞧不起身边的同学和交往的异性,结果造成同异性交往发展的障碍,也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认知和与他的交往。也有些大学生自卑感强,过低地评价白己,虽然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又羞于或畏惧与异性交往。因此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有时陷入单相思中。
2.3 草率恋爱,急于求成
一些大学生,由于没有纯洁的动机,缺乏爱的知识、艺术和责任,不能很好地处理恋爱中的矛盾纠纷,因而恋爱成功率很低。有的大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女生和条件较差的男生,担心毕业后找对象困难,因此急于在毕业前谈成一个对象。由于急于求成,不借降低择偶标淮,这样,不仅不能慎重地了解对方,甚至委曲求全,往往会给日后婚姻带来隐患。
2.4 失恋
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恋爱受挫。产生失恋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有的是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有的是因性格不合而分手;或面临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因客观条件限制,天各一方,劳燕分飞。失恋是痛苦的,通常会引起—系列心理问题。有时失恋者心理调节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2.5 恋爱行为不当
当代大学生在恋爱行为中,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态度在逐渐扩大,贞操观的重要性也有所下降,而大学生在涉及这个问题时一方面希望自己未来的婚姻纯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意识到这些婚前性行为的不妥之处;另一方面在恋爱时,则容易让情感战胜理智使恋爱误入歧途,给双方身心带来创伤,给未来留下阴影。
3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调适
大学生拥有健康的恋爱心理,学会自我调适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境,不仅是恋爱成功的保证,同时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3.1 调适好恋爱期待心理
首先大学生要适当地转换思维方式,努力发掘自己的优点,以此来增强自信,学会悦纳自己;其次应学会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看到事物的两面性,问问自己,一个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是否一定在大学期间拥有恋人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再次,在实际行动中,多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大胆地、真诚地去与异性同学交往,去观察与了解所喜欢的异性同学的心理,同时认识到自己的恋爱期待心理,缩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调适好恋爱心理的外部期待与内部期待之间的矛盾,给自己的恋爱动机与恋爱价值观找好位置。
3.2 适时调节恋爱动机
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知不足,分不清友情与恋情的区别,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和思维方式。当然这其中还有社会变革时期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心理冲击,但引发这种心理困境的原因大多源于自身,因而更需要大学生自己来调适。理论上大学生应明白两点:一是恋爱具有社会性、自然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恋爱过程中既要主动,又要顺其自然;二是择偶时的从众心理、恋爱错觉心理、逆反心理等常常会事与愿违,并且极易伤害自己与同学。而在实践中,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不要自作多情,更不要把迷恋当作恋情。
3.3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首先,要客观、理智地对待恋爱问题。恋爱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行为表现,互爱是爱情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相爱的双方都能给予对方爱的机会和回报。那么当你对某人产生炽热的感情时,可先冷静想想:这是你生理发育成熟的一种需求,还是你的一种暂时的迷恋?而有些大学生一旦陷入这种情形后,就容易把爱情视为“得不到的便是最好的东西”,因而越是得不到的爱,就越发珍贵,越想得到,于是独自在爱中煎熬。
其次,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来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用意志的力量驾驭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从认识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克服爱情错觉心理。比如,单恋往往是单恋者对对方的一往情深,从而造成一种认知偏差,对此应客观评价、认识对方的言行,同时借助理性,努力从感情上加以调整。
再次,要勇于自我表露。我们一些大学生不敢表露自己的爱,如一个人过于内向,或者一贯做事犹豫不决,在面临爱情时难免会顾虑重重,躲躲闪闪,结果同样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困扰。这时应挑选一个合适的场合与时间,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意,大胆地说:“我爱你。”
3.4 恋爱受挫的调适方法
首先,敢于面对失恋的现实。作为一个理智的大学生应勇敢面对失恋的事实,坚强地承受失恋所带来的伤害,更要认识到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人生还有事业、亲情和友情;对于那些认为失恋就是失面子,认为失恋是自我价值贬损的大学生,不敢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更是不可取的。只有勇敢地面对事实与未来,才能顺利走出心理阴影的第一步。
其次,加强自我调控,减轻心理压力。对此大学生应加强心理品质的修养,积极减轻心理压力。如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波动不安的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生理上的承受力;努力保持心理的平衡,以自信、坚强的精神面貌积极投入到学业中去,这有助于大学生及时走出心理的低谷。
再次,适当地进行情感宣泄。失恋后不要独自把痛苦长期地埋藏在心底,更不要时常独自品味,可以找亲人或知心好友倾诉你心中的烦恼、怨恨与不快,将痛苦与忧愁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灵的负荷;如无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写日记,将多余的情感在你的笔端发泄,甚至可以关门痛哭一场。这样有助于消除失恋带来的心理压力,及时恢复心理平衡。当然,宣泄要有度,无休止地唠叨,反而容易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中。
3.5 正确对待恋爱中的性行为
大学生性生理发育成熟,但性心理发展延后;同时其特殊的身份及社会角色与一般青年不同,性本能行为的驱使作用相对较弱,但受西方“性思潮”的影响,其思维、行为发生剧变,这也与我们学校的性教育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不当有关。面对这种心理困境,大学生应从自身学会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材、恋爱与人格塑造、恋爱与人生等方面的关系;主动地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在困惑时主动进行咨询;积极利用所学专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从中感受到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功的心理体验。
参考文献
[1] 孙晨宇,刘从云,朱华庆.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其心理因素[J].中国校医,2009(3).
[2] 甘心静.大学生恋爱相关问题的心理分析[J].魅力中国,2009(7).
[3] 胡春贞.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偏差、成因与纠正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 舒湘珍.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建议[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
[5] 朱理哲,刘韧,朱雄.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调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a)-0250-02
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大学校园里,爱情,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自然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尽管当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却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因为许多大学生在享受爱情的同时,也正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程度不同的烦恼。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因此,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培养健全的恋爱心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事业发展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积极作用。
1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1.1 浪漫性
大学生的爱慕之情是在特殊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环境中萌生的,很少与婚姻相联系。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以结婚为目的,只谈爱慕之情,谈论的大多是人生、社会、学校、娱乐等方面的问题,注重花前月下的浪漫诗意,追求刻骨铭心的精神生活,很少涉及到家庭、经济、婚姻等现实问题,这使大学生恋爱富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这也是大学生恋爱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
1.2 冲动性
由于大学生情绪不稳定,故其恋爱有很明显的冲动性,主要表现为:其一,择偶时对自己的情感缺乏谨慎的思考,有好感就采取行动,凭一时的冲动就做出草率的决定。其二,感情升温快。恋爱一开始,便一浪高过一浪,从初恋到热恋,过渡期很短,发展速度很快,很难找到明显的分界线。恋爱不久就约会频繁,形影不离,难舍难分。其三,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对亲吻、拥抱等亲密行为要求迫切,还可能冲破理智防线出现越轨行为。
1.3 轻率性
一部分学生仅仅是在好奇心、神秘感、性冲动或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与异性恋爱,有的是为了填补一时的空虚和寂寞而虚假恋爱,不仅在恋爱开始缺乏慎重考虑,而且在恋爱过程中也很难承担应有的责任,故常发生恋爱冲突,使恋爱出现危机。
1.4 不成熟性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正确的恋爱观还未完全形成,因此,恋爱过程中“理想主义”色彩浓厚。有的在学校里找到了所谓理想中的异性朋友,短时期内爱情甜蜜幸福,但好景不长,毕业就各奔东西了。因此,恋爱过于理想化也是恋爱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2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困境及误区
2.1 择偶心理不当
有些大学生根据心中的偶像不切实际地确定理想化的择偶标淮,有的大学生要求对方完美无缺,有的大学生固于某一偶像标准不放弃,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偶像,故而失望、懊丧。有的大学生择偶不注重根本性的因素和品质、素养等,片面追求外在条件。有的女大学生还比较看重男性的家庭财产、收入等,择偶中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
2.2 自我评价失当
一些大学生在同异性交往自视过高,认为自己条件好,什么都行,孤芳自赏,盛气凌人,瞧不起身边的同学和交往的异性,结果造成同异性交往发展的障碍,也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认知和与他的交往。也有些大学生自卑感强,过低地评价白己,虽然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又羞于或畏惧与异性交往。因此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有时陷入单相思中。
2.3 草率恋爱,急于求成
一些大学生,由于没有纯洁的动机,缺乏爱的知识、艺术和责任,不能很好地处理恋爱中的矛盾纠纷,因而恋爱成功率很低。有的大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女生和条件较差的男生,担心毕业后找对象困难,因此急于在毕业前谈成一个对象。由于急于求成,不借降低择偶标淮,这样,不仅不能慎重地了解对方,甚至委曲求全,往往会给日后婚姻带来隐患。
2.4 失恋
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恋爱受挫。产生失恋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有的是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有的是因性格不合而分手;或面临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因客观条件限制,天各一方,劳燕分飞。失恋是痛苦的,通常会引起—系列心理问题。有时失恋者心理调节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2.5 恋爱行为不当
当代大学生在恋爱行为中,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态度在逐渐扩大,贞操观的重要性也有所下降,而大学生在涉及这个问题时一方面希望自己未来的婚姻纯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意识到这些婚前性行为的不妥之处;另一方面在恋爱时,则容易让情感战胜理智使恋爱误入歧途,给双方身心带来创伤,给未来留下阴影。
3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调适
大学生拥有健康的恋爱心理,学会自我调适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境,不仅是恋爱成功的保证,同时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3.1 调适好恋爱期待心理
首先大学生要适当地转换思维方式,努力发掘自己的优点,以此来增强自信,学会悦纳自己;其次应学会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看到事物的两面性,问问自己,一个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是否一定在大学期间拥有恋人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再次,在实际行动中,多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大胆地、真诚地去与异性同学交往,去观察与了解所喜欢的异性同学的心理,同时认识到自己的恋爱期待心理,缩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调适好恋爱心理的外部期待与内部期待之间的矛盾,给自己的恋爱动机与恋爱价值观找好位置。
3.2 适时调节恋爱动机
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知不足,分不清友情与恋情的区别,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和思维方式。当然这其中还有社会变革时期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心理冲击,但引发这种心理困境的原因大多源于自身,因而更需要大学生自己来调适。理论上大学生应明白两点:一是恋爱具有社会性、自然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恋爱过程中既要主动,又要顺其自然;二是择偶时的从众心理、恋爱错觉心理、逆反心理等常常会事与愿违,并且极易伤害自己与同学。而在实践中,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不要自作多情,更不要把迷恋当作恋情。
3.3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首先,要客观、理智地对待恋爱问题。恋爱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行为表现,互爱是爱情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相爱的双方都能给予对方爱的机会和回报。那么当你对某人产生炽热的感情时,可先冷静想想:这是你生理发育成熟的一种需求,还是你的一种暂时的迷恋?而有些大学生一旦陷入这种情形后,就容易把爱情视为“得不到的便是最好的东西”,因而越是得不到的爱,就越发珍贵,越想得到,于是独自在爱中煎熬。
其次,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来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用意志的力量驾驭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从认识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克服爱情错觉心理。比如,单恋往往是单恋者对对方的一往情深,从而造成一种认知偏差,对此应客观评价、认识对方的言行,同时借助理性,努力从感情上加以调整。
再次,要勇于自我表露。我们一些大学生不敢表露自己的爱,如一个人过于内向,或者一贯做事犹豫不决,在面临爱情时难免会顾虑重重,躲躲闪闪,结果同样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困扰。这时应挑选一个合适的场合与时间,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意,大胆地说:“我爱你。”
3.4 恋爱受挫的调适方法
首先,敢于面对失恋的现实。作为一个理智的大学生应勇敢面对失恋的事实,坚强地承受失恋所带来的伤害,更要认识到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人生还有事业、亲情和友情;对于那些认为失恋就是失面子,认为失恋是自我价值贬损的大学生,不敢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更是不可取的。只有勇敢地面对事实与未来,才能顺利走出心理阴影的第一步。
其次,加强自我调控,减轻心理压力。对此大学生应加强心理品质的修养,积极减轻心理压力。如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波动不安的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生理上的承受力;努力保持心理的平衡,以自信、坚强的精神面貌积极投入到学业中去,这有助于大学生及时走出心理的低谷。
再次,适当地进行情感宣泄。失恋后不要独自把痛苦长期地埋藏在心底,更不要时常独自品味,可以找亲人或知心好友倾诉你心中的烦恼、怨恨与不快,将痛苦与忧愁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灵的负荷;如无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写日记,将多余的情感在你的笔端发泄,甚至可以关门痛哭一场。这样有助于消除失恋带来的心理压力,及时恢复心理平衡。当然,宣泄要有度,无休止地唠叨,反而容易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中。
3.5 正确对待恋爱中的性行为
大学生性生理发育成熟,但性心理发展延后;同时其特殊的身份及社会角色与一般青年不同,性本能行为的驱使作用相对较弱,但受西方“性思潮”的影响,其思维、行为发生剧变,这也与我们学校的性教育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不当有关。面对这种心理困境,大学生应从自身学会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材、恋爱与人格塑造、恋爱与人生等方面的关系;主动地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在困惑时主动进行咨询;积极利用所学专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从中感受到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功的心理体验。
参考文献
[1] 孙晨宇,刘从云,朱华庆.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其心理因素[J].中国校医,2009(3).
[2] 甘心静.大学生恋爱相关问题的心理分析[J].魅力中国,2009(7).
[3] 胡春贞.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偏差、成因与纠正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 舒湘珍.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建议[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
[5] 朱理哲,刘韧,朱雄.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调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