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季气候炎热,食物容易腐败,进食凉菜、冷饮的机会多,如果饮食卫生条件比较差,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突出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和发热等。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想到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以做好鉴别诊断,以免误诊或漏诊。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感染人体所致,主要因为食物或饮用水被污染而经口受到感染,患者起病急,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询问病史,大多数患者近1周内有明显的不沽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的密切接触史。查体可见左下腹压痛。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粪便常规提示为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即可确诊。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以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一线药物,常用药物有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另外,氨苄青霉素、黄连素、呋喃坦啶等,也可作为控制细菌性痢疾的一线抗生素。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要做到早期、有效、足量和全程,疗程为5~7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迁延而演变成为慢性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胃肠道原虫性疾病,以热带地区发病率高,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患者起病缓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大便呈现果酱样,粪便量多,但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通常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可见活动的滋养体,碘液涂片法可见阿米巴滋生包囊,阿米巴原虫培养为阳性。用抗生素治疗阿米巴痢疾的疗效不佳,目前临床上多以甲硝唑或替硝唑为一线治疗药物,其他如吐根碱、喹碘仿及安痢平等药物。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以上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应用,疗程7~10天,以求彻底杀灭阿米巴原虫,达到治愈目的,防止演变成为慢性阿米巴痢疾。
空肠弯曲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空肠弯曲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发病初期可有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起病急骤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与腹泻症状。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个别可高热达40℃,伴有全身不适、头痛和乏力。腹痛、腹泻为最重要的症状,腹痛较为剧烈,通常是整个腹部或右下腹的痉挛性疼痛,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这是与急性阑尾炎鉴别的一个重要依据);腹泻次数多为每日4~5次,重者可达每日10~20次,初为水样稀便,继而可呈黏液或脓血黏液便,有时为明显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本病具有自限性,多数可在1周内自愈,轻者仅24个小时即可自愈。约有15%~20%的患者病情迁延,间歇性腹泻可持续2~3周,或在腹泻停止后又再次复发。粪便检查可见较多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厌氧环境下细菌培养可见弯曲杆菌。空肠弯曲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均敏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病情大多可在2~3天内得到有效控制。空肠弯曲菌是由于动物排泄物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感染。所以,做好水、粪和食物的卫生管理,是预防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关键措施。
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好发于儿童,多发生于5~8月份气温较高的时节,传染源为患病母亲或其他腹泻患者。起病较缓,轻型多见,极少发展为重型。患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每日便次可达10~20次,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便,腥臭,无脓血但有黏液。大便镜检有脂肪滴、黏液和少量的细胞。本病具有自限性,如果无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并发症,通常可在3~5天自行缓解。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治疗以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及多粘菌素E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一线治疗药物,疗程5~7天。如果发现有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迹象,应及时输液补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沙门菌属或嗜盐菌引起,偶尔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是肉毒杆菌所致。共同进食的多人先后患病,并有相似的症状,这是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流行病学依据。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泻多为黄色稀便或水样便,偶尔可伴血便和黏液便,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往往剧烈,呕吐可先于腹痛、腹泻,也可同时发生,这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之一。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或脓血便,细菌学检查找到病原菌,是明确诊断最重要的依据。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以卧床休息、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一般不用抗生素。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是一种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多由产气夹膜芽胞杆菌感染所致。患者起病急,发病前多有不沽饮食史。受冷、劳累、肠道蛔虫感染及营养不良等诱发因素。发病早期常有轻度腹胀,以后逐渐加重,甚至可出现全腹胀。腹痛呈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阵发性加重。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呈糊状,腥臭,量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但无黏液、脓液和里急后重。查体有左下腹部压痛点,压痛范围比较弥散,重者出现腹膜刺激征。内镜下可见肠黏膜多发溃疡,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假息肉形成。治疗原则包括卧床休息、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予以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和头孢菌素等,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此外,夏秋季值得重视的感染性腹泻还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等,虽然现在已基本没有规模流行,但仍然有零星病例发生,不可小觑。其他如艰难梭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气单胞菌感染,副溶血弧菌感染,以及随着天气转凉后的病毒性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等,亦不可轻视。
相关链接
夏秋季腹泻谨防三大合并症
心脑血管意外 造成老年人急性腹泻致死不容忽视的并发症。腹泻时体内大量水分和钠、钾、钙、镁等离子从大便中排出,水分丧失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钠、钾、钙、镁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除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外,对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具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时可造成严重心律紊乱和猝死。
低血糖 腹泻时食欲通常会下降,食物摄入不足,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当病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贮藏转化为血糖时,体内血糖会降低,出现疲乏、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甚至可引起猝死。
脱水和酸中毒 急性腹泻的主要致命原因。身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其余的废物需要经过水的运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体外。脱水时尿量因机体内水分损失而减少,严重时甚至无尿,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减少而在体内蓄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其临床表现除呼吸改变外,还可出现疲乏无力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感染人体所致,主要因为食物或饮用水被污染而经口受到感染,患者起病急,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询问病史,大多数患者近1周内有明显的不沽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的密切接触史。查体可见左下腹压痛。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粪便常规提示为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即可确诊。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以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一线药物,常用药物有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另外,氨苄青霉素、黄连素、呋喃坦啶等,也可作为控制细菌性痢疾的一线抗生素。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要做到早期、有效、足量和全程,疗程为5~7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迁延而演变成为慢性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胃肠道原虫性疾病,以热带地区发病率高,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患者起病缓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大便呈现果酱样,粪便量多,但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通常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可见活动的滋养体,碘液涂片法可见阿米巴滋生包囊,阿米巴原虫培养为阳性。用抗生素治疗阿米巴痢疾的疗效不佳,目前临床上多以甲硝唑或替硝唑为一线治疗药物,其他如吐根碱、喹碘仿及安痢平等药物。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以上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应用,疗程7~10天,以求彻底杀灭阿米巴原虫,达到治愈目的,防止演变成为慢性阿米巴痢疾。
空肠弯曲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空肠弯曲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发病初期可有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起病急骤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与腹泻症状。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个别可高热达40℃,伴有全身不适、头痛和乏力。腹痛、腹泻为最重要的症状,腹痛较为剧烈,通常是整个腹部或右下腹的痉挛性疼痛,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这是与急性阑尾炎鉴别的一个重要依据);腹泻次数多为每日4~5次,重者可达每日10~20次,初为水样稀便,继而可呈黏液或脓血黏液便,有时为明显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本病具有自限性,多数可在1周内自愈,轻者仅24个小时即可自愈。约有15%~20%的患者病情迁延,间歇性腹泻可持续2~3周,或在腹泻停止后又再次复发。粪便检查可见较多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厌氧环境下细菌培养可见弯曲杆菌。空肠弯曲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均敏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病情大多可在2~3天内得到有效控制。空肠弯曲菌是由于动物排泄物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感染。所以,做好水、粪和食物的卫生管理,是预防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关键措施。
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好发于儿童,多发生于5~8月份气温较高的时节,传染源为患病母亲或其他腹泻患者。起病较缓,轻型多见,极少发展为重型。患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每日便次可达10~20次,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便,腥臭,无脓血但有黏液。大便镜检有脂肪滴、黏液和少量的细胞。本病具有自限性,如果无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并发症,通常可在3~5天自行缓解。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治疗以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及多粘菌素E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一线治疗药物,疗程5~7天。如果发现有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迹象,应及时输液补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沙门菌属或嗜盐菌引起,偶尔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是肉毒杆菌所致。共同进食的多人先后患病,并有相似的症状,这是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流行病学依据。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泻多为黄色稀便或水样便,偶尔可伴血便和黏液便,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往往剧烈,呕吐可先于腹痛、腹泻,也可同时发生,这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之一。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或脓血便,细菌学检查找到病原菌,是明确诊断最重要的依据。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以卧床休息、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一般不用抗生素。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是一种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多由产气夹膜芽胞杆菌感染所致。患者起病急,发病前多有不沽饮食史。受冷、劳累、肠道蛔虫感染及营养不良等诱发因素。发病早期常有轻度腹胀,以后逐渐加重,甚至可出现全腹胀。腹痛呈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阵发性加重。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呈糊状,腥臭,量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但无黏液、脓液和里急后重。查体有左下腹部压痛点,压痛范围比较弥散,重者出现腹膜刺激征。内镜下可见肠黏膜多发溃疡,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假息肉形成。治疗原则包括卧床休息、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予以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和头孢菌素等,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此外,夏秋季值得重视的感染性腹泻还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等,虽然现在已基本没有规模流行,但仍然有零星病例发生,不可小觑。其他如艰难梭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气单胞菌感染,副溶血弧菌感染,以及随着天气转凉后的病毒性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等,亦不可轻视。
相关链接
夏秋季腹泻谨防三大合并症
心脑血管意外 造成老年人急性腹泻致死不容忽视的并发症。腹泻时体内大量水分和钠、钾、钙、镁等离子从大便中排出,水分丧失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钠、钾、钙、镁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除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外,对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具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时可造成严重心律紊乱和猝死。
低血糖 腹泻时食欲通常会下降,食物摄入不足,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当病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贮藏转化为血糖时,体内血糖会降低,出现疲乏、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甚至可引起猝死。
脱水和酸中毒 急性腹泻的主要致命原因。身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其余的废物需要经过水的运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体外。脱水时尿量因机体内水分损失而减少,严重时甚至无尿,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减少而在体内蓄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其临床表现除呼吸改变外,还可出现疲乏无力及神经系统症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