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h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1年2月4日的《华西都市报》的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大渡河大峡谷惊世现身》的文章,一个此前几乎不为人知的风景地——大渡河金口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此成就了今天的“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并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其实,早在1878年,美国著名探险家贝伯尔就将这里称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园”;1903年,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来到大峡谷所在的大瓦山,面对雄浑壮丽的景色,他忍不住发出了“壮丽堂皇的天然公园”的感叹。大峡谷的再度发现和公之于世,源于本文作者的一次地质考察。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峡谷。”
  
  2000年7月的一天,我和同伴驱车沿大渡河左岸的金乌公路进行地质矿产考察。金乌公路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成昆铁路时开辟的一条运输便道。我们去时它还基本上保留着当年的模样:路很窄,碎石路面起伏不平,还不时穿过狭窄的隧道。当我们沿金乌公路,从乌斯河往金口河前行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幽深、险峻的大峡谷。虽然此前我曾多次看到过这段峡谷以上的大渡河河段,但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震撼。我们禁不住停下车来。只见峡谷两岸绝壁夹峙,崖壁如斧劈刀削,又如高耸入云的巨大城墙,人在谷底难见天光;在壁立陡峭的崖岸,时不时又会有奇峰突兀而现,高出河面至少在千米以上,奇峰之间以难以置信的巨大石缝或深涧相隔,让人产生目眩心颤的感觉。
  大渡河金口峡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里是一个被断层包围起来的特殊地块,地质学上称之为“断块”。峡谷和山体所呈现出的台阶状地形,和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颇为相似。金口峡全长约26 公里,无论从峡谷上端还是下端进入,虽然两岸已是山峦起伏,但接近峡口时,却明显有一种逼人的气势。在峡谷上口左岸,有一个突出的崖台——苏古坪,在峡口形成一个天然的石门,使峡谷至此骤然收窄,远远望去,深邃莫测。而在大渡河左岸的深溪沟、老昌沟、白熊沟、丁木沟、顺水河,右岸的毛不耳沟、宝水溪等,则是极为绮丽的支沟隘谷。
  2005年10月,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名列第八。
  2006年10月,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对大渡河金口峡的考察中,我国著名地貌学家、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者之一杨逸畴教授指出:从峡谷的切割深度和完整连续的峡谷长度来看,无论在数量级上还是规模上,大渡河金口峡无疑都可进入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之列;而从美学特征来看,它也是十分独特和价值极高的。大渡河金口峡最突出的特点是,整个峡谷由层理呈水平状态的白云质灰岩构成,层层叠叠,尤如万卷天书,这在中国其他大河上的峡谷中十分少见。而且,由于岩层中垂直于地面的裂隙十分发育,加上此段地壳上升强烈,河流下切迅速,峡谷的谷坡沿这些裂隙崩解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绝壁,这在中国其他许多著名的大峡谷中也是罕见的。这些不长树的直立峭壁,和生长有植物的岩石台阶相间相错,构成峡谷两岸如雕如绘的天然图画。
  参加这次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张百平教授也赞赏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峡谷,这才是真正的峡谷,你看那峡谷两岸的峭壁,完全是直立的,真是壮观。”
  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名叫“茶道SUV”的驴友这样写到:“从乌斯河车站再往东,惊心动魄的景象出现了。在此之前因为不知金口大峡谷的确切位置,一路上见个峡谷我们就停车,拍了很多照片,觉得景色还算可以。可当真正进入到大峡谷区时,我得说:前面的照片白拍了!金口大峡谷雄峻壮美超乎想象。陡然间河谷深切,陡崖对峙,谷底几乎全为河槽,如此一溜20多千米,你说该是何等壮观。老茶去过排名前五位的雅鲁藏布、虎跳、三峡、怒江和澜沧江大峡谷,就普通旅行者可以到达并能直接观察的角度,深感排名第八的金口大峡谷比排名之前者更能集中体现出峡谷的特有的美感。”
  
  “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高耸在云海之中……”
  
  大瓦山,巍然耸立在大渡河金口峡的北岸,它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与横断山脉、凉山山脉的过渡地带,属小相岭山系,山顶海拔3236米,而它南侧的大渡河河面海拔仅600米左右,相对高差超过2600米。
  1903年6月30日,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威尔逊来到大瓦山下的大天池。他放眼望去,发现青瓦木板墙的村舍之间,耸立着一座优雅的天主教堂。威尔逊当时是从嘉定(今乐山)出发,经过6天的艰苦跋涉才到达大天池的,他走的应该是南丝绸之路的西夷道和南夷道之间的阳山江道。因为地形复杂、险峻,这条古道没有直接穿越大峡谷,这使得威尔逊没有机会一窥大峡谷的壮丽景观。但是,大峡谷北岸的大瓦山的奇特景色已经让威尔逊惊叹不已:“从峨眉山顶望去,瓦山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高耸在云海之中……当瓦山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时,大约是在20英里的距离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大瓦山——它看上去是一个巨大的悬崖……”
  
  滚龙岗之上的路段,用威尔逊的话来说,就是“非常陡峭、艰难和危险”。这里有登山路上最高的几道峭壁,每一道约有15至20米高,完全靠石缝里的木梯来攀爬,其中一段因石缝太窄,只能拽着绑在那里的几根铁丝才能上去。
  大瓦山的山顶是一个略有起伏的高原,面 积约1.6平方公里。威尔逊曾写到:“这里被高大的杜鹃灌丛所装饰,还有残余的冷杉及其幼树,空地上生长着秋牡丹和樱草等。山顶有小溪蜿蜒而行。”
  大瓦山东北侧有五个高山湖泊,分别是鱼池、高粱池、干池、小天池和大天池,在大瓦山东北侧的谷地中呈带状排列。这个谷地恰好是大瓦山东北侧的断裂通过之处,正是由于这条断裂的活动,才使大瓦山凌空而立,同时在它的旁侧形成低地汇水成湖。
  这里既有以冷杉和云杉为主的暗针叶林,也有十分丰富的灌丛和草本植物群落,并呈现出森林、灌丛、草甸、湿地、湖泊相间的景观组合,在一些坡地上还分布有大片的药材种植园,种植有牛膝、大黄、党参、天麻等多种药材,尤以品质优、产量大的牛膝而著名。
  100多年前,被誉为“欧洲植物之父”的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之所以来到大瓦山,就是被这里丰富的植物资源所吸引。威尔逊在大瓦山一带采集了数百种植物标本,他还发现了一些新种。他后来写到:“我在中国各地攀登过许多山,并进行过野外植物采集,有一些山比瓦山高得多,但都没有发现比这里更丰富的寒温带植物,特别是开花的灌木。总而言之,由于瓦山有丰富的植物,独特的动物,奇异非凡的地质构造,以及瓦山顶上壮丽堂皇的自然公园,瓦山在许多方面都值得自然科学家去关注。”
  在威尔逊之前,第一个来到大瓦山的外国人,是美国探险家贝伯尔。他于1878 年6 月5日登上大瓦山顶,他把大瓦山描绘为“世间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
  
  三山构成一个巨大的“神奇三角”
  
  如果登上大瓦山顶,就会发现大瓦山并不孤立,它同它西北方向约35公里的瓦屋山,以及东北方向约31公里的峨眉山一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神奇三角”。
  这三座山堪称一脉相承的姊妹山,上部都有雄险如削的近千米高的绝壁断崖,以及平缓的山顶面,而且都是由数百米厚的峨眉山玄武岩作“顶盖”。这个“顶盖”是2亿多年前,四川西部板块张裂,玄武质火山岩浆大量喷溢留下的产物,它可与印度德干的玄武岩高原相媲美。如果你见过现在夏威夷火山的喷发情景,那么,也许你就能想象出当时峨眉山玄武岩形成时的壮观场面。
  三座山不同的地方是,峨眉山的山顶呈明显向西倾的斜坡面,而大瓦山和瓦屋山都是绝壁围限的平顶高山,远观如瓦屋的屋顶。瓦屋山的山顶比大瓦山大得多,面积近12平方公里,看上去像连亘的城垣,但不如大瓦山奇峭。
  三山之间可以互望,且都可以西眺蜀山之王——贡嘎山主峰。南宋文人范成大在他的《峨眉山行纪》中描述了他在峨眉山山顶看到的景象:“岩后岷山万重,北则瓦屋山,在雅州;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小瓦屋亦有光相,谓之‘辟支佛现’。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巍刻削,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烂银晃耀曙光中。此雪自古至今未尝消也。山绵延入天竺诸蕃,相去不知几千里,望之但如在几案间。瑰奇胜绝之观,真冠平生矣。”文中的小瓦屋、大瓦屋、西域雪山分别指瓦屋山、大瓦山和贡嘎山。( 这段话译成白话文是:峨眉山后是岷山的万重山岭,北边是瓦屋山,属雅州,南边不远是大瓦山,靠近南诏,两山山形都酷似瓦屋。瓦屋山有佛光,谓之‘辟支佛现身’。大瓦山、瓦屋山再往西,就是西域雪山了,巍峨峻峭,连绵不下百十座。旭日初照,皑皑雪色清晰可见,如斑斓的白银在曙光中闪耀。冰雪终年不化,山脉绵延直至吐番乃至印度,不知有几千里之远,但遥望雪峰,又好像近在咫尺。如此瑰丽奇绝的景象,真是平生难得一见啊!)
  自三山观景又各有不同。大瓦山的山顶相对窄小,周视皆便,且俯临大渡河大峡谷,景象雄奇诡异;瓦屋山周围有红色丘陵与低山烘托,重峦叠嶂,层次分明;峨眉山以舍身崖的大断崖面对浅丘平原,横空拔起,天阔地远。清代学者魏源以“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衡山如飞”来形容五岳,如此,我们也可以用“瓦屋如卧,大瓦如立,峨眉如飞”来形容大—峨—瓦三山的山貌。
  
  在这里,成昆铁路曾经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
  
  现在,沿着金(口河)—乌(斯河)公路,可以很方便地沿峡谷左岸而行,而这条公路的前身就是为修建成昆铁路而开辟的运输便道。与金乌公路并行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成昆铁路的大渡河峡谷路段,但在峡谷中行走,你却几乎看不到成昆铁路的踪迹,只有经过一个个与大峡谷相交的支沟沟口时,那赫然出现的隧道口、跨越深涧的桥梁,以及突然闪现的列车,才会让你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
  20世纪50年代初, 在成昆铁路东、中、西三条线路方案的比选中,苏联专家曾认为西线根本行不通,他们把大渡河峡谷称为“地狱之门”。但是,中国人最后确定并付诸实施的恰恰是最险的西线方案。
  
  成昆铁路之难,在于由成都平原-西昌-滇中高原这一地形大阶梯的爬升,而爬升的关键地段是:溯大渡河河谷及其支流牛日河而上,穿越横断山区东缘的高山深谷,经峨边、金口河、乌斯河、甘洛、普雄,到达全线最高点——小相岭的沙马拉达隧道,海拔高度由500米左右升至2244米!为了克服巨大的高差和险恶的地形,成昆线构筑了大量隧道、桥梁、展线(盘山延长线)等,这些都成为成昆线的著名奇观。全长1083公里的成昆线,桥梁、隧道的总长度竟达434公里,占到线路长度的40%。
  而在金口河至乌斯河的大渡河峡谷段线路,仅隧道就有14座,总长达21公里,占到该段线路长度的80% 以上!使这段铁路几乎完全成为“地下铁路”。而隧道之间几乎全为桥梁相连。
  
  但愿发现不要成为告别。
  
  2001年11月,大渡河金口峡所在区域被正式批准为“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但是,目前它的景观和环境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在峡谷内的长河坝附近,以及峡谷下口外侧的和平乡附近,已规划了深溪沟、枕头坝两座水电站。深溪沟电站虽然还未正式批准开工,但目前导流洞的大规模施工已经开始,对峡谷两岸的原始地貌和自然景观业已造成极大破坏。枕头坝电站正在进行施工的前期准备。这两座电站的大坝建成以后,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金口峡的原始自然风貌,也将使与大峡谷景观相辅相成的大渡河急流变成一潭死水,大渡河上这段最为壮丽的大峡谷景观将无可挽回地遭受巨大的损失。
  矿产开采也对环境与景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使这座刚刚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面临困境。金口峡左岸的黑区至乌斯河一段,历年来因开采铅锌矿,山体已被挖得千疮百孔,滑坡、泥石流频发。地质公园建立后,环境并未得到有效治理,相反为了给开矿“让路”,公园的规划范围被多次进行修改和缩减,公园的总面积已从最初被批准的442平方公里,缩减到目前的93.6平方公里。即使在现有的规划及保护区范围内,毁林开矿、挖掘湿地泥炭、滥建小水电站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100多年前,威尔逊在描述大瓦山时写到:“瓦山曾经为茂密的冷杉林所覆盖,但它们遭到砍伐已经很久了,多数冷杉还躺在它们倒下的地方并在腐烂。视野所及都是杜鹃灌丛,大约20英尺或更高一些,在腐朽的冷杉树干上生长。这些被砍倒的冷杉树有的树高不低于150英尺,树围不小于20英尺……”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为世界所公认的今天,对于大渡河金口峡这样一个具有特殊价值的大自然的馈赠,不要说子孙后代,更多的当代人还能有机会去欣赏它、享受它吗?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好莱坞灾难巨片里描述:气象学家杰克·霍尔博士在对史前气候进行研究后发现,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他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为时太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实际上,大量的能源是被人类浪费掉了.比如,许多电器都在漏电,电视机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算你关掉电视机,但只要你不关总电源,它仍然会吸收能量.
本文研究神经再生过程中雪旺氏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和功能情况。方法 :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 ,将EGFP报告基因导入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 ,注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奇思妙想rn电子纸张rn电子纸像普通纸一样薄,但是一张电子纸的容量却比同样大小的一张普通纸不知大多少倍.一旦电子纸被广泛采用,普通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造纸需要使用木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