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诗经》选文《邶风·静女》,诗歌原文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课后有一道题要求把诗歌改写成白话诗或小故事,可以发挥想象,力求有所创新。
一次听课,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进行的作业讲评正是针对以上内容的,这位老师对所有学生的作业都予以了肯定,更让我费解的是,他大为赞赏并作为范文朗读的改写中,有的把娴静的淑女改成泼辣的蛮女;有的不吝笔墨洋洋千言把言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对白搬到笔下;更有甚者,玫瑰、轿车轮番登场,情节曲折,热闹非凡……呜呼!我不禁愕然,难道想象力、创新力竟可以如此发挥?对学生竟可以如此尊重?
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许多老师还没来得及理解品味便被潮流卷入到操作中去了。于是,无论是否走在改革的前沿,无论是否积极响应号召,一段时间以来,广大的一线教师纷纷在领略“新”的要旨、实践“新”的理论,在这条“新”的路上打拼得也许不够轰轰烈烈,但也算得上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因此也难免有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课。语文课走了形、变了味都不是最可怕的,关键是我们让学生收获的是“实在”还是“虚幻”。别的且不说,单说对“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教学实施吧。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但,尊重不是无原则的。
一、尊重的区别
学生经过慎重而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见解独特而又不失其合理性,我们要毫无疑义地肯定,要尊重其思维结果;学生经过慎重而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回答正确却不是很独特,我们同样要肯定,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行为,毕竟,不是人人都会有新、奇、特的观点;学生经过慎重而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见解独特却不够积极、不够准确,只是一些偏、怪、涩的想法,那我们老师就要仔细斟酌,在认可其积极思考的同时,果断地否定其消极错误的观点,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引导;而对于学生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甚至纯属调皮捣蛋式的胡言乱语,则是绝对不要
姑息或是为了顾及学生所谓的什么“面子”而给予不该有的“尊重”。
二、尊重的曲解
(一)尊重不适可而止,无视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只要是自己的,只要是独一无二的,哪怕不很准确,哪怕不很积极,也要尊重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对学生的见解体验要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的想象思考要多鼓励少否定。但“多”和“少”是要适度的,凡事过犹不及,表扬也如同蜜糖啊,吃多了会让人生厌的。激励如同载舟之水,水涨固然能够船高,但水能“载舟”,水亦能够“覆舟”,太多的水可能会使学生“溺水而亡”的。教育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失望。是啊,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也许将听不进逆耳忠言,经不起挫折打击。试问,我们的老师是不是难辞其咎呢?我们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了吗?
还有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我们就可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别里科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刘兰芝”……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各执一词,最后又能够皆大欢喜,因为老师带领同学一会儿为张三鼓掌,一会儿为李四喝彩,每个人都有了成就感,每个人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满足,于是鸣金收兵,得胜下课。这种做法诚然能鼓励学生的创造动机,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但会不会使学生忘乎所以,从而变得盲目乐观、浮躁浅薄了呢?我们是该尊重学生的创造力,是该相信学生的无限潜力,可再创造也不能另起炉灶无中生有,再发挥也不能信口开河离题万里,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即使是天花乱坠也终是不着边际,一无是处。如果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这样“尊重”学生,那无异于“助纣为虐”,只会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待到考试时学生便有了“大展才华”的疆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答案五花八门,“蔚为壮观”,可学生答得再好再美,不靠近义项是不会得高分的。等考卷下发,学生就会云里雾里,无所适从:怎么平日里讨论时可以“百家争鸣”,答题时就不可以“百花齐放”了呢?追根溯源,我们老师平日对学生的“尊重”是不是罪魁祸首呢?我们为学生的前途考虑了吗?
(二)尊重不实事求是,不顾学生的接受心理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自己是学生,一个虚假的肯定维护了我们的自尊,所以那个善意的谎言以及谎言的制造者会让我们终生感激。但多个这样的谎言多次作用在多个人的身上,那么即便那谎言是善意的,也会让人心生厌恶。我说这是一种欺骗,就好比一个满脸雀斑的女人被人称赞皮肤光洁一般,那滋味一定是很不好受的。我说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就好比丈夫陪妻子逛商场,妻子试这套衣服他说好看,试那套衣服他说漂亮,试第三套衣服他说得体,试第四套衣服他说合身……这种做法无疑是对自尊心的另一种伤害。教师这也肯定,那也肯定,看似尊重学生,实则是敷衍学生,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重。
还有另外一种“尊重”,就是教师为了保全学生所谓的“面子”,对那些不精彩、不独到的发言不置可否,学生回答完听不到教师的一句夸赞或是指瑕的话,只有悻悻然坐回座位,之后教师的讲解再透彻再精彩都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学生只能昏昏然上完这节课。问及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其人却是“振振有辞”,说什么“表扬好的就是批评不好的”。如此说来,不表扬就是批评了?但是对那些不好不坏的回答怎么办?这样的讳莫如深就是尊重了?对此我深表怀疑。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这些被“冷落”的学生的感受,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学生当众发表完自己的看法,是很希望老师评价一番的,无论褒还是贬,因为这都是一种关注;而教师的不置一词是对学生的话“充耳不闻”,这种做法无异于“目中无人”,看似尊重,实则忽视,甚至是大不尊重。
三、尊重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人格
前面所说的种种“尊重”,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那么对症下药,我想尊重就要实事求是,就要真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不认同不等于不尊重。大家彼此心知肚明,教师还干吗藏着掖着自欺欺人。当然,要想让尊重真正发挥效力,那还要注意尊重的“量”和“度”。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这一点,教师当然不要大包大揽,但也不能“放羊”,使课堂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虽不能教师“一言堂”,但也不能使课堂成为“叫卖场”;学生虽不必惟教师马首是瞻,但也必须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虽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但也不应放弃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责任。师生之间当然要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不等于专业地位上的平等。对那些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学生的肯定是尊重,对那些盲目批判不可一世或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的学生的批评同样也是尊重。
有时候,学生的发言乱放空炮或仅抓皮毛,多半是由于感受不真切,思考不深入,而这也往往是时间紧张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思考的方向和理解的角度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点拨,对学生思考的结论作出必要的分析与评价,这些都是对学生的尊重。当然,怎样做都要适度把握,凡事过犹不及。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综上,新课改环境下对尊重学生是要正确理解并正确实施的。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课后有一道题要求把诗歌改写成白话诗或小故事,可以发挥想象,力求有所创新。
一次听课,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进行的作业讲评正是针对以上内容的,这位老师对所有学生的作业都予以了肯定,更让我费解的是,他大为赞赏并作为范文朗读的改写中,有的把娴静的淑女改成泼辣的蛮女;有的不吝笔墨洋洋千言把言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对白搬到笔下;更有甚者,玫瑰、轿车轮番登场,情节曲折,热闹非凡……呜呼!我不禁愕然,难道想象力、创新力竟可以如此发挥?对学生竟可以如此尊重?
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许多老师还没来得及理解品味便被潮流卷入到操作中去了。于是,无论是否走在改革的前沿,无论是否积极响应号召,一段时间以来,广大的一线教师纷纷在领略“新”的要旨、实践“新”的理论,在这条“新”的路上打拼得也许不够轰轰烈烈,但也算得上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因此也难免有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课。语文课走了形、变了味都不是最可怕的,关键是我们让学生收获的是“实在”还是“虚幻”。别的且不说,单说对“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教学实施吧。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但,尊重不是无原则的。
一、尊重的区别
学生经过慎重而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见解独特而又不失其合理性,我们要毫无疑义地肯定,要尊重其思维结果;学生经过慎重而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回答正确却不是很独特,我们同样要肯定,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行为,毕竟,不是人人都会有新、奇、特的观点;学生经过慎重而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见解独特却不够积极、不够准确,只是一些偏、怪、涩的想法,那我们老师就要仔细斟酌,在认可其积极思考的同时,果断地否定其消极错误的观点,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引导;而对于学生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甚至纯属调皮捣蛋式的胡言乱语,则是绝对不要
姑息或是为了顾及学生所谓的什么“面子”而给予不该有的“尊重”。
二、尊重的曲解
(一)尊重不适可而止,无视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只要是自己的,只要是独一无二的,哪怕不很准确,哪怕不很积极,也要尊重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对学生的见解体验要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的想象思考要多鼓励少否定。但“多”和“少”是要适度的,凡事过犹不及,表扬也如同蜜糖啊,吃多了会让人生厌的。激励如同载舟之水,水涨固然能够船高,但水能“载舟”,水亦能够“覆舟”,太多的水可能会使学生“溺水而亡”的。教育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失望。是啊,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也许将听不进逆耳忠言,经不起挫折打击。试问,我们的老师是不是难辞其咎呢?我们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了吗?
还有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我们就可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别里科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刘兰芝”……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各执一词,最后又能够皆大欢喜,因为老师带领同学一会儿为张三鼓掌,一会儿为李四喝彩,每个人都有了成就感,每个人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满足,于是鸣金收兵,得胜下课。这种做法诚然能鼓励学生的创造动机,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但会不会使学生忘乎所以,从而变得盲目乐观、浮躁浅薄了呢?我们是该尊重学生的创造力,是该相信学生的无限潜力,可再创造也不能另起炉灶无中生有,再发挥也不能信口开河离题万里,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即使是天花乱坠也终是不着边际,一无是处。如果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这样“尊重”学生,那无异于“助纣为虐”,只会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待到考试时学生便有了“大展才华”的疆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答案五花八门,“蔚为壮观”,可学生答得再好再美,不靠近义项是不会得高分的。等考卷下发,学生就会云里雾里,无所适从:怎么平日里讨论时可以“百家争鸣”,答题时就不可以“百花齐放”了呢?追根溯源,我们老师平日对学生的“尊重”是不是罪魁祸首呢?我们为学生的前途考虑了吗?
(二)尊重不实事求是,不顾学生的接受心理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自己是学生,一个虚假的肯定维护了我们的自尊,所以那个善意的谎言以及谎言的制造者会让我们终生感激。但多个这样的谎言多次作用在多个人的身上,那么即便那谎言是善意的,也会让人心生厌恶。我说这是一种欺骗,就好比一个满脸雀斑的女人被人称赞皮肤光洁一般,那滋味一定是很不好受的。我说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就好比丈夫陪妻子逛商场,妻子试这套衣服他说好看,试那套衣服他说漂亮,试第三套衣服他说得体,试第四套衣服他说合身……这种做法无疑是对自尊心的另一种伤害。教师这也肯定,那也肯定,看似尊重学生,实则是敷衍学生,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重。
还有另外一种“尊重”,就是教师为了保全学生所谓的“面子”,对那些不精彩、不独到的发言不置可否,学生回答完听不到教师的一句夸赞或是指瑕的话,只有悻悻然坐回座位,之后教师的讲解再透彻再精彩都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学生只能昏昏然上完这节课。问及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其人却是“振振有辞”,说什么“表扬好的就是批评不好的”。如此说来,不表扬就是批评了?但是对那些不好不坏的回答怎么办?这样的讳莫如深就是尊重了?对此我深表怀疑。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这些被“冷落”的学生的感受,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学生当众发表完自己的看法,是很希望老师评价一番的,无论褒还是贬,因为这都是一种关注;而教师的不置一词是对学生的话“充耳不闻”,这种做法无异于“目中无人”,看似尊重,实则忽视,甚至是大不尊重。
三、尊重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人格
前面所说的种种“尊重”,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那么对症下药,我想尊重就要实事求是,就要真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不认同不等于不尊重。大家彼此心知肚明,教师还干吗藏着掖着自欺欺人。当然,要想让尊重真正发挥效力,那还要注意尊重的“量”和“度”。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这一点,教师当然不要大包大揽,但也不能“放羊”,使课堂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虽不能教师“一言堂”,但也不能使课堂成为“叫卖场”;学生虽不必惟教师马首是瞻,但也必须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虽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但也不应放弃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责任。师生之间当然要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不等于专业地位上的平等。对那些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学生的肯定是尊重,对那些盲目批判不可一世或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的学生的批评同样也是尊重。
有时候,学生的发言乱放空炮或仅抓皮毛,多半是由于感受不真切,思考不深入,而这也往往是时间紧张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思考的方向和理解的角度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点拨,对学生思考的结论作出必要的分析与评价,这些都是对学生的尊重。当然,怎样做都要适度把握,凡事过犹不及。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综上,新课改环境下对尊重学生是要正确理解并正确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