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完全放开和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兑现,我国的外贸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外贸行业更是深受其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上日渐突出的金融风险、行业风险以及企业破产风险共同对我国的外贸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企业管理者能否通过实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形成稳定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是关系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立足于广东省外贸企业的调研,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广东省对外贸易影响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广东省对外贸易总体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纵深蔓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受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领域的影响,作为外向型城市的广东省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作为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滑,次贷危机已使我国外一些贸出口企业陷入生存困境。
据海关统计,2007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34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全年广东省实现外贸顺差1044.5亿美元;2008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83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2008年广东省实现外贸顺差1249.4亿美元;其中,2008年1~9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517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3.3%,实现外贸顺差848.8亿美元。2008年10月份,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10月份单月增幅比1~9月回落了7.6个百分点,单10月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07.1亿美元,增长7.1%;2008年11月单月外贸出口在历经58个月后首度出现下降;2009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11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0.6%。2007~2009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数据见表1(来自于海关统计)。同时,依据数据表得出图1~4。
另外,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金融危机对广东外贸企业的影响。从地区方面,香港、美国和欧盟是广东最大的3个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广东最大的出口市场,2009年1季度广东对上述三个国家(地区)出口的降幅分别为24.4%、15.6%和21.5%;东盟、日本和台湾则是广东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2009年1季度进口分别下降20.3%、32.8%和34.6%;从贸易方式方面,1季度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669.5亿美元,下降27.8%,其中出口438.3亿美元,下降24.3%,进口231.2亿美元,下降33.4%;同期,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376.3亿美元,下降12.5%,其中出口218.6亿美元,下降8.3%,进口157.7亿美元,下降17.8%;从出口产品方面,1季度广东出口总额近七成的机电产品出口下降21.6%,比整体出口降幅大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下降21.4%。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说,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存在衰退的风险,国际市场萎缩。目前在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矛盾和制度性根源还没彻底解决,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过高、通胀预期加重、公共财政状况失控等负面因素无法在短期内缓解。2009年9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了9.8%,为26年来的最高;一些国家已开始加息,美元持续贬值,通胀预期正在加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巨额赤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世界经济存在衰退的风险。在国际市场的外需恢复不够强劲,这是我国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据统计资料,2009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我国作为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滑,必将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二,外贸出口不确定因素较多,贸易保护增多。除了外需恢复缓慢之外,贸易保护也对我国出口形势带来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态势与世界经济发展成反向趋势。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在国内压力下,主要经济体将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我国外贸企业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更频繁,在2009年1~2月短短2个月,就频频遭到来自印度、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反倾销调查。可以想象,我国的外贸企业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还会面临更多的冲击。
三、外贸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外贸企业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一是健全内部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企业要防范财务风险就必须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为此,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因为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所以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
二是提高财务管理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成果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表现就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广大外贸企业要重视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始终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外贸企业要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监控利率和汇率变动,建立相应的期货管理机制与专门的期货运营平台,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保持企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广大外贸企业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变化,主动调整企业各项目标任务,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分析和预测。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注重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发现重大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四是重视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稳定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危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应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树立以“现金为王”的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同时,外贸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积极加强与海关、商检以及外贸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相关的政策信息,充分利用国家在进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效地管理政策性价格风险,降低企业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五是强化资金回收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特别是外贸依存度很大的珠三角,他们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外贸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强化合同订单管理,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提高应收款周转速度。采取必要的保险或再保险办法,降低坏账比例。密切关注进口国政治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出口策略和方式。重点加强国外客户授信管理,客观评估国外客户信用状况及支付能力,及时调整出口销售结算方式,严格控制因出口带来的坏账风险。
参考文献:
[1]徐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主要外贸促进政策的评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本文系2009年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参政议政招标立项课题“关于金融危机下加强我省企业集团化运作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的建议”的部分研究成果。](编辑 向玉章)
一、金融危机对广东省对外贸易总体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纵深蔓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受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领域的影响,作为外向型城市的广东省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作为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滑,次贷危机已使我国外一些贸出口企业陷入生存困境。
据海关统计,2007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34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全年广东省实现外贸顺差1044.5亿美元;2008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83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2008年广东省实现外贸顺差1249.4亿美元;其中,2008年1~9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517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3.3%,实现外贸顺差848.8亿美元。2008年10月份,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10月份单月增幅比1~9月回落了7.6个百分点,单10月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07.1亿美元,增长7.1%;2008年11月单月外贸出口在历经58个月后首度出现下降;2009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11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0.6%。2007~2009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数据见表1(来自于海关统计)。同时,依据数据表得出图1~4。
另外,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金融危机对广东外贸企业的影响。从地区方面,香港、美国和欧盟是广东最大的3个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广东最大的出口市场,2009年1季度广东对上述三个国家(地区)出口的降幅分别为24.4%、15.6%和21.5%;东盟、日本和台湾则是广东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2009年1季度进口分别下降20.3%、32.8%和34.6%;从贸易方式方面,1季度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669.5亿美元,下降27.8%,其中出口438.3亿美元,下降24.3%,进口231.2亿美元,下降33.4%;同期,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376.3亿美元,下降12.5%,其中出口218.6亿美元,下降8.3%,进口157.7亿美元,下降17.8%;从出口产品方面,1季度广东出口总额近七成的机电产品出口下降21.6%,比整体出口降幅大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下降21.4%。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说,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存在衰退的风险,国际市场萎缩。目前在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矛盾和制度性根源还没彻底解决,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过高、通胀预期加重、公共财政状况失控等负面因素无法在短期内缓解。2009年9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了9.8%,为26年来的最高;一些国家已开始加息,美元持续贬值,通胀预期正在加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巨额赤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世界经济存在衰退的风险。在国际市场的外需恢复不够强劲,这是我国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据统计资料,2009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我国作为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滑,必将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二,外贸出口不确定因素较多,贸易保护增多。除了外需恢复缓慢之外,贸易保护也对我国出口形势带来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态势与世界经济发展成反向趋势。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在国内压力下,主要经济体将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我国外贸企业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更频繁,在2009年1~2月短短2个月,就频频遭到来自印度、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反倾销调查。可以想象,我国的外贸企业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还会面临更多的冲击。
三、外贸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外贸企业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一是健全内部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企业要防范财务风险就必须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为此,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因为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所以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
二是提高财务管理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成果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表现就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广大外贸企业要重视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始终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外贸企业要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监控利率和汇率变动,建立相应的期货管理机制与专门的期货运营平台,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保持企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广大外贸企业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变化,主动调整企业各项目标任务,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分析和预测。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注重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发现重大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四是重视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稳定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危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应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树立以“现金为王”的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同时,外贸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积极加强与海关、商检以及外贸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相关的政策信息,充分利用国家在进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效地管理政策性价格风险,降低企业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五是强化资金回收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特别是外贸依存度很大的珠三角,他们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外贸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强化合同订单管理,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提高应收款周转速度。采取必要的保险或再保险办法,降低坏账比例。密切关注进口国政治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出口策略和方式。重点加强国外客户授信管理,客观评估国外客户信用状况及支付能力,及时调整出口销售结算方式,严格控制因出口带来的坏账风险。
参考文献:
[1]徐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主要外贸促进政策的评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本文系2009年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参政议政招标立项课题“关于金融危机下加强我省企业集团化运作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的建议”的部分研究成果。](编辑 向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