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战略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在引入企业信息系统时,企业信息系统战略和企业总体战略取得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阐述了战略对应模型的几个关键领域和对应过程,提出了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对应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各指标的涵义和评分方法。
  关键词:战略对应评价;战略对应模型;指标体系;ISS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2-20000-00
  
  Research onIndex System of 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y
  CHEN Hong-ju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Technology,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That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y and enterprise overall strategy get enterprise when leading into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consistentl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key areas and corresponding process of the 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The align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index and scoring method are analyzed.
  Key words: Strategy alignment evaluation;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Index system;ISS
  
  1 引言
  
  IT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原来的辅助支持上升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这一战略高度[1]。信息系统战略与企业战略对应是指企业战略、IT战略、组织基础设施与流程、IT基础设施与流程4个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与集成的程度[2]。1992年,Henderson[3]分析了战略匹配过程模型,Henderson[3]、、Venkatraman[4]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战略对应模型(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简称SAM)。随后Luftman[5]、Papp[6]等对战略对应实现过程和途径进行了研究,2000年Chan[7]等人提出了战略对应度与企业绩效和IT绩效是紧密相关的。Segars[8]等分析提出了影响信息系统规划成功的指标。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SAM相关领域及领域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企业战略和企业信息系统战略对应评价指标体系。
  
  2 战略对应领域
  
  2.1 SAM研究领域
  (1)外部领域
  外部领域包括企业战略和IS战略两部分。企业战略指产品在竞争领域的定位选择问题。由经营范围、核心能力和经营管理制度三个要素组成。IS战略指企业在IT市场中的定位选择。包括技术范围、系统能力和IT管理制度三个基本要素。
  (2)内部领域
  内部领域包括组织基础设施与流程和IT基础设施与流程两部分。组织基础设施与流程包括基础设施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技能三个要素。IT基础设施与流程包括信息系统构架、IT流程、IT技能三个要素。
  2.2 领域间的相互关系
  (1)战略适配
  战略适配主要包括经营战略适配和IT战略适配。经营战略适配指业务经营领域内、外部分的匹配,这是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过程。IT战略适配要求理解IT战略和相匹配的内部信息系统构架,通过不断评估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选择合适的IT基础设施支持IT战略目标,体现企业对外部技术市场的应变能力。
  (2)功能集成
  功能集成主要包括战略集成和运营集成两类,战略集成指把面向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战略与IT战略联系起来,体现的是IT改造和支持企业战略的能力。运营集成指把内部领域的组织基础结构、流程与相应的IT基础设施和流程进行联系,这种关系强调了组织需求与IT功能对应性的重要性。
  
  3 战略对应评价指标分析
  
  3.1 战略对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战略对应程度的衡量涉及到SAM的四个领域以及各领域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竞争战略、IT构架体系、业务流程成熟度、管理技能、IT对企业战略的作用、企业对IT的重视和支持程度等方面考虑战略对应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考虑到收集的数据要尽可能客观、定量化且易获取,业务流程成熟度和IT对企业战略的作用可以通过IT应用状况、各部门的合作关系和具体的绩效指标的改善情况来体现,管理技能可以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来体现。因此本文总结出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
  
  3.2 战略对应评价指标内涵及评分方法
  (1)A1:体现企业对外部环境产生反应的战略行为。Miles和Snow提出的Miles和Snow模型[11]将企业对环境的反应分为防御型、分析型、进攻型、反应型,对应分值分为1-4分。
  (2)A2: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该指标得分为下列两项得分之和。<1>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地位:分为部门经理、副总、总经理、董事长四种情况分值分为1-4分。<2>信息化规划的制定情况:分为没有、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单列信息化规划三种情况,分值分为0-2分。
  (3)B1:反映IT主管对企业战略决策的贡献。将其分为从不参加、偶尔参加、经常参加三种情况,指标分值分为0-2分。
  (4)B2:反映IT主管对业务活动的理解程度。将其分为从不参加、偶尔参加、经常参加三种情况,指标分值分为0-2分。
  (5)C1: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力度。
  指标得分=?。
  (6)C2:该指标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指标得分=?。
  (7)C3:该指标反映信息化协同应用状况。
  指标得分=?。
  (8)D1:反映企业办公自动化应用状况。通常办公自动化主要应用于收发文管理、文件审批、信息发布、电子邮件、文档管理、会议管理、知识管理几大主要领域。指标得分为调研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领域个数。
  (9)D2:反映IT对企业决策的支持程度。将其分为没有、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四种情况,分值分为从0-3。其中初级水平指IT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中级水平指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高级水平指采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进入管理决策智能化。
  (10)D3:反映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的深广度。将其分为没有、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四种情况,分值分为从0-3。其中初级水平指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在主要业务流程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中级水平指信息化覆盖80%以上的主要业务流程。高级水平指主要业务流程全部实现最优控制。
  (11)D4:反映IT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贡献程度。IT对企业文化的作用一般有(a)增强企业凝聚力、(b)增强员工使命感、(c)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度、(d)提高工作的和谐度四方面。选项个数即为该指标得分。
  (12)E1:反映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条件。指标分值用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13)E2:反映企业对信息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分值由两部分组成:专业IT人员每年平均培训时间;非专业IT人员平均培训时间。
  (14)F1:该指标反映信息化对于成本控制的改进的贡献程度。
  指标得分=(信息化建设前平均成本(采购成本 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信息化建设后平均成本(同上))/信息化建设前平均成本
  (15)F2:该指标用于衡量营销效益的改变。
  指标分值=(信息化建设后3年平均年净利润-信息化建设前3年平均年净利润)/信息化建设前3年平均年净利润
  (16)F3:该指标用于衡量信息化对于提高市场地位的贡献。
  指标分值=(信息化建设后3年平均年市场占有率-信息化建设前3年平均年市场占有率)/信息化建设前3年平均年市场占有率
  
  4 结论
  
  文中构建了战略对应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各指标的涵义及评分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很大程度上帮
  助企业在实施战略时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从而保证战略对应的动态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昆,赵明剑,黄丽华.战略对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新思路[J].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8):39-40.
  [2] 卢宝周,程岩.IT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战略对应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3):52-53.
  [3] Henderson J C,Thomas J B.Alignment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mains:Strategic planning in hospital[J].Hospital and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1992,37(1):71—87.
  [4] Venkatrman N.IT-induced business reconfiguration[J].Strategic Option,1995.
  [5] Luftman J,et al.Manage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6] Papp R,Luftman J.Business and IT Strategic Alignment:New Perspectives and Assessements[R].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meric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1995.
  [7] Chan E Yoland,Huff Sid L Copel,Donald G.Assessing realized information system strtegy[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2000:273-298.
  [8] Segars Albert H,Grover Varun.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planning succes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st and its measurement[J].MIS Quarterly,1998:140-163.
  [9] 杨青.公司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70-72.
  
  收稿日期:2008-03-27
  作者简介:陈宏娟(1978-),女,助教,学士,研究方向: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社会各项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产自动化生产线数量的增加,机器人这种自动化生产能力较强的现代化设备其对于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也不断的提升。面对
投资者或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应该都听说过沃伦·巴菲特的名字。他6岁时开始阅读投资方面的书籍,10岁开始以周围的成年人为对象,开展商业活动,13岁时开始纳税,可谓“商界神童”。而说到股票投资,就不得不说到美国“股神”巴菲特。近50年来,他创造了投资界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业绩——在1965年至2006年这42年间,投资收益高达3600多倍。而同期美国股市涨幅是55倍,巴菲特投资业绩令人咋舌。  简单投资学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多数国家和政府均将扶贫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2005年至2015年间我国反贫困取得巨大进展,贫困发生率由30.2%年降为5.7%,反贫困成就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