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做好探究学习,对于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策略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主张。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那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呢?
一、启发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认识的第一个环节,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假设,进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没有问题就没有结论,没有问题就不会使人们的认识得到发展。
1.由材料提出问题。例如“弹性”学习,学生通过观察一组有弹性和没有弹性的材料(如弹簧、钢尺、竹片),发现这些材料受力后都发生了形变,但有的能恢复原形,有的则不能恢复原形。根据这种现象,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原形,有的则不能恢复原形?这正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2.由实验现象提出(发现)问题。例如教学“空气的成份”,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到:燃烧的蜡烛用玻璃罩上,过一会儿就慢慢地熄灭了。根据这种现象,学生会提出:罩上玻璃杯的蜡烛为什么会慢慢熄灭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与本课有关,有的可能与本课无关,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补充、修正,以确定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让学生主动地去参与这一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由材料和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学生要对问题做出假设、猜想,需要对形成问题的材料和现象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推想问题的原因,形成假设。例如“空气的成份”,学生对“罩上玻璃杯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这一问题的假设,可以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分析,蜡烛在空气中能持续燃烧,而罩玻璃杯后就熄灭了,这种现象发生的条件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认识到“罩上玻璃杯”是现象发生的条件。由此可以联想到,蜡烛熄灭可能与空气有关,因而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罩上玻璃杯的蜡烛会慢慢熄灭,可能是玻璃杯中的空气用完了,也可能用去了一部分。这种假设是否正确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三、让学生自己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发展兴趣和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我们要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
1.以小组学习为主。小组学习一般分为两步: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再小组集体学习。前者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面,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后者可以矫正学生活动的偏差,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学习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提高活动的价值。如《弹性》一课,学生分组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实验认识弹性。活动前教师要出示活动指导:试一试,这些材料(钢尺、皮筋、海绵)受到外力和去掉外力后有什么变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实验可以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
2.学习时间要充分。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呢?一要将零碎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合并;二要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分解到不同的小组去研究,让每个组有重点地去研究1—2个内容,这样就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较充足的时间。
四、让学生自己试着得出问题的结论
学生只有对感性材料进行深入地理解,分析其内在联系,才能归纳出其共性的东西,抽象出物体的特征及规律,形成概念。例如《弹性》一课,讨论之前出示思考题:弹簧、钢尺、竹片等物体受到外力和去掉外力后,它们的形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可以要求学生讨论时按照归纳的句式进行叙述。这样,学生一般能够得出结论。还有的课,可以采用表格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总之,科学课教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亲自体验科学认识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艰辛与欢乐。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组织《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罗星凯 等 译《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3]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4]肖川《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6月。
[5]孙宏安《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那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呢?
一、启发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认识的第一个环节,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假设,进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没有问题就没有结论,没有问题就不会使人们的认识得到发展。
1.由材料提出问题。例如“弹性”学习,学生通过观察一组有弹性和没有弹性的材料(如弹簧、钢尺、竹片),发现这些材料受力后都发生了形变,但有的能恢复原形,有的则不能恢复原形。根据这种现象,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原形,有的则不能恢复原形?这正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2.由实验现象提出(发现)问题。例如教学“空气的成份”,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到:燃烧的蜡烛用玻璃罩上,过一会儿就慢慢地熄灭了。根据这种现象,学生会提出:罩上玻璃杯的蜡烛为什么会慢慢熄灭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与本课有关,有的可能与本课无关,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补充、修正,以确定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让学生主动地去参与这一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由材料和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学生要对问题做出假设、猜想,需要对形成问题的材料和现象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推想问题的原因,形成假设。例如“空气的成份”,学生对“罩上玻璃杯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这一问题的假设,可以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分析,蜡烛在空气中能持续燃烧,而罩玻璃杯后就熄灭了,这种现象发生的条件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认识到“罩上玻璃杯”是现象发生的条件。由此可以联想到,蜡烛熄灭可能与空气有关,因而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罩上玻璃杯的蜡烛会慢慢熄灭,可能是玻璃杯中的空气用完了,也可能用去了一部分。这种假设是否正确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三、让学生自己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发展兴趣和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我们要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
1.以小组学习为主。小组学习一般分为两步: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再小组集体学习。前者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面,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后者可以矫正学生活动的偏差,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学习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提高活动的价值。如《弹性》一课,学生分组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实验认识弹性。活动前教师要出示活动指导:试一试,这些材料(钢尺、皮筋、海绵)受到外力和去掉外力后有什么变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实验可以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
2.学习时间要充分。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呢?一要将零碎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合并;二要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分解到不同的小组去研究,让每个组有重点地去研究1—2个内容,这样就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较充足的时间。
四、让学生自己试着得出问题的结论
学生只有对感性材料进行深入地理解,分析其内在联系,才能归纳出其共性的东西,抽象出物体的特征及规律,形成概念。例如《弹性》一课,讨论之前出示思考题:弹簧、钢尺、竹片等物体受到外力和去掉外力后,它们的形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可以要求学生讨论时按照归纳的句式进行叙述。这样,学生一般能够得出结论。还有的课,可以采用表格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总之,科学课教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亲自体验科学认识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艰辛与欢乐。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组织《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罗星凯 等 译《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3]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4]肖川《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6月。
[5]孙宏安《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