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MP4产品的存在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但是作为个人娱乐方式的一次巨大转变,它是一个新产业发展的基础阶段,更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契机。因此,它需要大家去呵护,更需要企业有责任感。
近日看到京城各大媒体都纷纷刊登关于真假MP4的报道,更有消费者反映被所谓假MP4欺骗。同时在网上也有声音说因为标准不存在,所以就无从真假之辩。大家都有道理,但是无论任何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市场是大家的,市场就是消费者。不管有没有行业标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就等于损害大家生存的环境,那么他就一定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从2002年诞生以来,MP4以每年200%~300%的增长速度吸引着世人的眼球,也在用夸张的数字凸现惊人的视听需求。据权威机构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08年中国MP4市场总额将达100亿元。然而不幸的是,假MP4的泛滥严重地扰乱了市场,摧毁了消费者对于MP4仅存的信任。就连许多业内专家也认为: MP4在中国未老先衰。
短、频、快的“懒人经济”要不得
按照常理,每一种全新数码产品的问世,必然伴随着新一轮的消费高潮。然而,满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MP4非但没有引起想象中的热销,反倒在市场上引发了众多怀疑与动摇。假MP4的泛滥成灾、真假MP4难以辨别、MP4阵营的混乱可以说是引发这种怀疑的根源。
IT行业是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技术每半年革新一次,新产品层出不穷。它考验的是企业的应变能力以及运作机制的稳定性。所以IT行业有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典故。以前很多公司都是依靠钻空子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关门的速度也很快。现在的MP4市场就有很多商家在做“懒人经济”。如果能够把能量守恒的原理运用到市场营销,那“懒人经济”就是在快速消耗他人的能量(或者利益),最可怕的就是消费者的利益被损害。
随着IT行业运作的日趋完善,这种短、频、快的营销方法越来越难,因为大家消费越来越理性,比较也越来越充分。历史也证明,持续发展的企业都是那些能够维护行业发展,推动技术发展,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根本使命的企业。
MP4市场发展得比较迅猛,每年都以200%~300%的速度在增长。但是这并不代表整个产业链已经成熟,它是被催熟的。在短短的3年里,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MP3,然而它却没有MP3那样的良好发展环境——没人教育市场,消费者缺乏对MP4产品、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了解,所以大部分人认为只要能播放视频的产品就是MP4。很多商家及时看准这一点,混淆概念,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打虚假的广告,因此才会出现MP4市场现在的状况。
标准缺失 市场扑朔迷离
某权威IT网站6月下旬展开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至少有60%的受访者怀疑自己购买了假MP4; 一群激愤的网友在论坛上发出了“痛斥无良商家和假MP4”的留言。在这些上当者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自己MP4的影像效果、屏幕、播放速度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而另一部分人则被繁琐的格式转换折磨得够呛,也因此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为了看1个小时的电影,可能需要花上2个小时去转换格式。“以后再也不相信这鬼MP4了。”某网友这样愤愤不平地说。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专注于网络论坛的IT网站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调查,结果更是触目惊心: 市场上600元以下的MP4有90%是假的。专家表示,90%这一数据可能存在采样上的误差,但是国内市场上假MP4不会低于80%,国家也在加紧制订标准规范这一市场。如此看来,中国MP4的乱市绝不是一种偶然。
任何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MP4市场也很快迎来了标准之战,实质就是真伪MP4之争。由于MP4标准的缺失,大批MP4拥趸买了“视频MP3”,却只能哑巴吃黄连。
事实上,由于闪存MP4整合了视频解码器、闪存、TFT显示屏等元器件,算一笔账就会发现,512M的MP4产品,成本在500元左右。如果加上市场推广费用,总成本不应低于600元。如此看来,市场售价低于600元的MP4,很可能就处在伪MP4的行列,其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了。然而也有一些MP4厂商对600元这一价格线不以为然,认为没有标准就没有发言权。于是200、300元MP4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MP4选购潜规则
但是,标准未曾出台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消费者不能因为没有标准而对假MP4混乱不堪的局面视而不见,进而掉入假MP4的陷阱。消费者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别真假MP4。无论是什么样的标准,MP4最终追求的都是一种对于眼睛而言具有“高清”的视觉效果,照这种效果自然就能够找到真正满意的MP4。国标的悬而未决让高清也只能作为一种选购的潜规则。
规则一: 兼容格式不低于5种
按照国际通行的指标来看,MP4的播放效果就应该达到高清,如果无法实现高清,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归入“假MP4”之流。那怎样才是高清呢?想想我们选购电视的时候用的方法: 首先是要拿一张质量好、色彩鲜艳的DVD作为播放内容。然后调节电视的分辨率,察看播放效果,看看能够达到多高的清晰度、色彩是否鲜艳等。辨别MP4是否高清,道理也是一样。
选购时可以随身带一个DVD版的歌曲光盘,让销售人员将里面的一首歌拷入机器播放,如果可以直接播放说明机器的兼容性和解码能力较强。伪MP4或者视频MP3一般都需要通过转换软件转换成专有格式。能够支持MPEG-1(VCD)、MPEG-2(DVD)、MPEG-4(AVI)等格式即拷即播的,一般情况下就是真正的MP4,消费者可以放心选购。
规则二: 屏幕色彩数不低于26万色
色彩数就是屏幕上最多能显示的颜色的总数,是衡量MP4显示效果的重要指标。理论上,数值越高,色彩越鲜艳,还原更出色,另外,高色数还能有效防止色块现象的出现,呈现出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市面上目前主流的几种标准有: 65000色,26万色和1600万色,当然1600万色是其中最出色的。
选购时测试液晶屏的色彩数同样需要依靠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可以选择一张色彩过渡丰富的图片,然后利用MP4显示。对于65000色和26万色的屏幕来说,在这些色彩过渡较为丰富的地方,会看到很多的色块,而在1600万色的屏幕上色彩过渡非常自然。
规则三: 分辨率不低于720×480
分辨率高的MP4显示细腻毫发必现。显示分辨率在720×480的MP4,高清画质达到DVD效果。市面上很多MP4号称屏幕高清,事实上能达到720×480分辨率的屈指可数。显示分辨率越高,像素的数目越多,感应到的图像越精密。在屏幕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就越精密越细腻。选购时可以找同一个高清晰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在MP4中播放,用肉眼即可看出区别。
规则四: 播放速度30帧/秒
我们看的电影多是24帧/秒的,这是人眼可以识别画面是否流畅的底线。低于24帧/秒的画面就不流畅了,而高于24帧/秒,越高画面越流畅。在购买MP4产品时尽量不要用动画片做测试用片,而是播放普通的电影,特别是一些画面流动快、动作幅度大的影片。影片的色彩丰富,运动明显,可以看出图像是否流畅,有没有停顿感。
规则五: 播放时间不少于4小时
播放时间一直是众多MP4的一块短板,2~3小时的播放时间让大部分MP4在宣传自己时都尽量回避这一话题。而闪存技术较硬盘技术,有耗电量低的特点。
专家预计,2006年,中国将催生出一个高达30亿元的MP4市场,而2006年到2008年,MP4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0%以上,并有望在2008年达到100亿元。画饼充饥自然无益,当务之急,就是要整肃MP4市场,重拾消费者对MP4的信心。
近日看到京城各大媒体都纷纷刊登关于真假MP4的报道,更有消费者反映被所谓假MP4欺骗。同时在网上也有声音说因为标准不存在,所以就无从真假之辩。大家都有道理,但是无论任何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市场是大家的,市场就是消费者。不管有没有行业标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就等于损害大家生存的环境,那么他就一定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从2002年诞生以来,MP4以每年200%~300%的增长速度吸引着世人的眼球,也在用夸张的数字凸现惊人的视听需求。据权威机构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08年中国MP4市场总额将达100亿元。然而不幸的是,假MP4的泛滥严重地扰乱了市场,摧毁了消费者对于MP4仅存的信任。就连许多业内专家也认为: MP4在中国未老先衰。
短、频、快的“懒人经济”要不得
按照常理,每一种全新数码产品的问世,必然伴随着新一轮的消费高潮。然而,满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MP4非但没有引起想象中的热销,反倒在市场上引发了众多怀疑与动摇。假MP4的泛滥成灾、真假MP4难以辨别、MP4阵营的混乱可以说是引发这种怀疑的根源。
IT行业是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技术每半年革新一次,新产品层出不穷。它考验的是企业的应变能力以及运作机制的稳定性。所以IT行业有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典故。以前很多公司都是依靠钻空子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关门的速度也很快。现在的MP4市场就有很多商家在做“懒人经济”。如果能够把能量守恒的原理运用到市场营销,那“懒人经济”就是在快速消耗他人的能量(或者利益),最可怕的就是消费者的利益被损害。
随着IT行业运作的日趋完善,这种短、频、快的营销方法越来越难,因为大家消费越来越理性,比较也越来越充分。历史也证明,持续发展的企业都是那些能够维护行业发展,推动技术发展,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根本使命的企业。
MP4市场发展得比较迅猛,每年都以200%~300%的速度在增长。但是这并不代表整个产业链已经成熟,它是被催熟的。在短短的3年里,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MP3,然而它却没有MP3那样的良好发展环境——没人教育市场,消费者缺乏对MP4产品、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了解,所以大部分人认为只要能播放视频的产品就是MP4。很多商家及时看准这一点,混淆概念,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打虚假的广告,因此才会出现MP4市场现在的状况。
标准缺失 市场扑朔迷离
某权威IT网站6月下旬展开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至少有60%的受访者怀疑自己购买了假MP4; 一群激愤的网友在论坛上发出了“痛斥无良商家和假MP4”的留言。在这些上当者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自己MP4的影像效果、屏幕、播放速度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而另一部分人则被繁琐的格式转换折磨得够呛,也因此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为了看1个小时的电影,可能需要花上2个小时去转换格式。“以后再也不相信这鬼MP4了。”某网友这样愤愤不平地说。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专注于网络论坛的IT网站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调查,结果更是触目惊心: 市场上600元以下的MP4有90%是假的。专家表示,90%这一数据可能存在采样上的误差,但是国内市场上假MP4不会低于80%,国家也在加紧制订标准规范这一市场。如此看来,中国MP4的乱市绝不是一种偶然。
任何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MP4市场也很快迎来了标准之战,实质就是真伪MP4之争。由于MP4标准的缺失,大批MP4拥趸买了“视频MP3”,却只能哑巴吃黄连。
事实上,由于闪存MP4整合了视频解码器、闪存、TFT显示屏等元器件,算一笔账就会发现,512M的MP4产品,成本在500元左右。如果加上市场推广费用,总成本不应低于600元。如此看来,市场售价低于600元的MP4,很可能就处在伪MP4的行列,其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了。然而也有一些MP4厂商对600元这一价格线不以为然,认为没有标准就没有发言权。于是200、300元MP4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MP4选购潜规则
但是,标准未曾出台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消费者不能因为没有标准而对假MP4混乱不堪的局面视而不见,进而掉入假MP4的陷阱。消费者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别真假MP4。无论是什么样的标准,MP4最终追求的都是一种对于眼睛而言具有“高清”的视觉效果,照这种效果自然就能够找到真正满意的MP4。国标的悬而未决让高清也只能作为一种选购的潜规则。
规则一: 兼容格式不低于5种
按照国际通行的指标来看,MP4的播放效果就应该达到高清,如果无法实现高清,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归入“假MP4”之流。那怎样才是高清呢?想想我们选购电视的时候用的方法: 首先是要拿一张质量好、色彩鲜艳的DVD作为播放内容。然后调节电视的分辨率,察看播放效果,看看能够达到多高的清晰度、色彩是否鲜艳等。辨别MP4是否高清,道理也是一样。
选购时可以随身带一个DVD版的歌曲光盘,让销售人员将里面的一首歌拷入机器播放,如果可以直接播放说明机器的兼容性和解码能力较强。伪MP4或者视频MP3一般都需要通过转换软件转换成专有格式。能够支持MPEG-1(VCD)、MPEG-2(DVD)、MPEG-4(AVI)等格式即拷即播的,一般情况下就是真正的MP4,消费者可以放心选购。
规则二: 屏幕色彩数不低于26万色
色彩数就是屏幕上最多能显示的颜色的总数,是衡量MP4显示效果的重要指标。理论上,数值越高,色彩越鲜艳,还原更出色,另外,高色数还能有效防止色块现象的出现,呈现出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市面上目前主流的几种标准有: 65000色,26万色和1600万色,当然1600万色是其中最出色的。
选购时测试液晶屏的色彩数同样需要依靠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可以选择一张色彩过渡丰富的图片,然后利用MP4显示。对于65000色和26万色的屏幕来说,在这些色彩过渡较为丰富的地方,会看到很多的色块,而在1600万色的屏幕上色彩过渡非常自然。
规则三: 分辨率不低于720×480
分辨率高的MP4显示细腻毫发必现。显示分辨率在720×480的MP4,高清画质达到DVD效果。市面上很多MP4号称屏幕高清,事实上能达到720×480分辨率的屈指可数。显示分辨率越高,像素的数目越多,感应到的图像越精密。在屏幕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就越精密越细腻。选购时可以找同一个高清晰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在MP4中播放,用肉眼即可看出区别。
规则四: 播放速度30帧/秒
我们看的电影多是24帧/秒的,这是人眼可以识别画面是否流畅的底线。低于24帧/秒的画面就不流畅了,而高于24帧/秒,越高画面越流畅。在购买MP4产品时尽量不要用动画片做测试用片,而是播放普通的电影,特别是一些画面流动快、动作幅度大的影片。影片的色彩丰富,运动明显,可以看出图像是否流畅,有没有停顿感。
规则五: 播放时间不少于4小时
播放时间一直是众多MP4的一块短板,2~3小时的播放时间让大部分MP4在宣传自己时都尽量回避这一话题。而闪存技术较硬盘技术,有耗电量低的特点。
专家预计,2006年,中国将催生出一个高达30亿元的MP4市场,而2006年到2008年,MP4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0%以上,并有望在2008年达到100亿元。画饼充饥自然无益,当务之急,就是要整肃MP4市场,重拾消费者对MP4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