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范例微调创造教学”之前,先介绍如何将一首完整的歌曲,改编为适合幼儿园新教学流程的小件作品,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原歌曲如下。
匹配新流程的小、中、大班的教学建议分别如下。
小班教学:提供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场景图片,教师第一次导入范唱时,将前4句歌词改成统一的一句,或者是“妈妈对着宝宝说我爱你”,或者是“宝宝对着兔兔(玩具或真实的小兔)说我爱你”。
中班教学:提供表现美丽自然风景的整体图片,如,夜晚的池塘,天空有星星、月亮、白云,池中、池边有各种幼儿熟悉的动植物;再如,白天的田野,天空有太阳、彩虹、小鸟,地上有各种鲜花(含葵花)以及蜜蜂蝴蝶等,以便幼儿提取相关经验,再转换成可供替换的歌词。
大班教学:可同时提供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场景图片,也可提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以及环保主题情境或者爱国主题情境图片。先进行导入谈话引发幼儿的思路,再请幼儿分小组自选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教师使用不同幼儿的创作进行反复范唱;然后进入幼儿的集体歌曲学唱、练唱;最后进行分组练唱该小组自己的原创歌词,再在大组中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
我们在本刊2020年第5期《“小教案,大道理”之一:浅析“案例研究教学”的历史沿革》一文中已经介绍过“从‘一A到底’开始”的歌唱教学模式。而且我们也通过历史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梳理,澄清了历史学和教育学层面的“大道理”。下面,我们还想再进一步从一个“网红”小案例展开,来谈谈“范例微调创造教学”的社会心理学“大道理”。
最近,网络上一段小小的歌舞“片断”视频正大红。说是片断,还真就是“没头没尾”的一个片断。但是已经红到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无论男女老幼,无论阶层职业,大家都在跳《火红的萨日朗》。
原作品歌词如下。
火红的萨日朗
词:刘新圈
曲:郭仔
原唱:乌兰托娅
天下有多大随它去宽广,大路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听惯了牧马人悠扬的琴声,爱上这水草丰美的牧场。
花开一抹红尽情的怒放,河流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习惯了游牧人自由的生活,爱人在身边随处是天堂。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
流浪的人啊心上有了她,千里万里也会回头望。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火一样热烈火一样奔放。
痴情的人啊心上有了她,有种幸福叫地久天长。〕
天下有多大随它去宽广,大路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听惯了牧马人悠扬的琴声,爱上这水草丰美的牧场。
花开一抹红尽情的怒放,河流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习惯了游牧人自由的生活,爱人在身边随处是天堂。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
流浪的人啊心上有了她,千里万里也会回头望。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火一样热烈火一样奔放。
痴情的人啊心上有了她,有种幸福叫地久天长。〕X2
有种幸福叫地久天长……
〔注意:以上方括号中是“副歌”。第二段唱完后,将副歌重复演唱了两遍;最后结束时又将副歌的最后一句再重复了一遍,以便更好地表达“言尽意不尽”的情绪。〕
而网络上盛传的“片断”视频中的歌词,仅仅就是副歌中的这四句: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
流浪的人啊心上有了她,千里万里也会回头望。
与歌词含义“一一对应”的网红舞蹈动作如下。
两个“花朵”动作两个“耸肩”动作(蒙古族典型舞蹈动作,作为草原的特定舞蹈动作符号,萨日朗便是草原上的山丹花);一上一下两个硬腕动作表示“一梦到天涯”,三个平摆手臂波浪动作表示“遍地是花香”。
两个下摆手臂波浪动作表示“流浪的人儿”,紧接一个双手“放心上”的动作;一个大转身表示“千里万里”,再紧接一个“回头望”的动作。
由此例中不难看出,尽管原“大件”作品中的歌词更加的丰富,但作为大众游戏取向,即便是成年人,也总是倾向于将其“精炼”为最能够轻松愉快地操作的“小件”。
幼儿园如何进行教学呢?设计思路建议如下。
1.按照原部颁教材的进度,幼儿在中班应该已经学习过“垫步”。
2.为大班幼儿创设一个草原生活的情境,让幼儿了解有关内蒙草原生活的简单常识。
3.引导幼儿创编上肢动作表征草原生活,用“一A到底”的方式跟随老师或幼儿原创练习随音乐做动作,并不断使用新创编的动作进行练习。
4.将随乐动作从一种逐步过渡到四种,即一句变换一种动作(网红成人动作是八种,一句两种动作)。
5.将下肢“垫步”动作与上肢动作结合起来练习、表现。
6.为幼儿提供能够理解的歌词,并帮助幼儿理解其含义,播放网红视频(或教师亲自示范)作为高级榜样,为幼儿提供按照歌词舞蹈的新思路。
7.鼓励幼儿在区角自由创作、练习。区角活动小结的时候,为有作品、有意愿展示的幼儿,提供展示和获得大家认可的机会。
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如下。
“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标准”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人普遍拥有的心理现象。
“从众”的原因之一是:个體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以更容易被群体接受;另一原因是:个体本身对群体行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倾向自愿效仿。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某种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因被人们所广泛接受、采用,而迅速推广的过程。有时又称“时尚”。这些时尚往往还不一定是新近第一次出现的,有的可以是以前就已经反复“流行过多次”的,只是在新的一段时间内又再次流行起来。“流行”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衣饰、音乐舞蹈、美术、娱乐、建筑、语言等。
“网红”则是指现实或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被大众或网民认可而引发普遍关注。这些人或事件的“走红”皆是因为自身的某些特质在社会传播或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大众的审美、娱乐、创意、品鉴等趣味相契合,有意或无意之间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而造成的大众“追捧-效仿”的效果。
另外,德国艺术史学大家格罗塞和俄国音乐社会心理学家索哈尔也都在他们的相关著作中提供了他们长期深入的“田野研究”结果,并根据这些结果指出:大众的审美趣味倾向于从众,倾向于快速接受、分享那些“意义鲜明、简单易懂、易于模仿再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创作行为。
现代“创作心理学”将普遍被大众接受的某种创作行为称为“微调”,即在原经典作品的主要框架的基础之上,进行局部的微小改变,使之变成与原作稍稍不同的另外一个新作品。由于这种“微调”式创作,相比“打散重组”式的创作更容易被一般人所掌握;同时还由于“微调”创作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原经典作品的相对完美的气质、气韵和趣味,也更容易让“微调作者”自己和周围的其他人感到“满意”,进而也比较容易地让人获得自我认可的“自我效能感”。
幼儿园教学实践建议如下。
正是因为这些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所提供的心理学机制,最近如《火红的萨日朗》《你笑起来真好看》这一类的“小件作品”在网络上的迅速走红,给大众带来各种层次的“微调”模仿、展示、分享的快乐,也启发了我们作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我们在为幼儿选择可供他们更容易进行创造性表达学习的音乐、舞蹈原始素材的时候,应该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工作呢?
结论很简单:
1.为他们选择、创作或改编他们(各年龄段)可以迅速接受的简单、有趣、有意义的范例“小件”作品;
2.引导他们感受、体验到其中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了解、理解“微调创作”的基本思路;
3.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经历“创作-练习-展示-分享”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到成功(即被自己认可,被别人认可)的快乐!
原歌曲如下。
匹配新流程的小、中、大班的教学建议分别如下。
小班教学:提供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场景图片,教师第一次导入范唱时,将前4句歌词改成统一的一句,或者是“妈妈对着宝宝说我爱你”,或者是“宝宝对着兔兔(玩具或真实的小兔)说我爱你”。
中班教学:提供表现美丽自然风景的整体图片,如,夜晚的池塘,天空有星星、月亮、白云,池中、池边有各种幼儿熟悉的动植物;再如,白天的田野,天空有太阳、彩虹、小鸟,地上有各种鲜花(含葵花)以及蜜蜂蝴蝶等,以便幼儿提取相关经验,再转换成可供替换的歌词。
大班教学:可同时提供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场景图片,也可提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以及环保主题情境或者爱国主题情境图片。先进行导入谈话引发幼儿的思路,再请幼儿分小组自选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教师使用不同幼儿的创作进行反复范唱;然后进入幼儿的集体歌曲学唱、练唱;最后进行分组练唱该小组自己的原创歌词,再在大组中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
我们在本刊2020年第5期《“小教案,大道理”之一:浅析“案例研究教学”的历史沿革》一文中已经介绍过“从‘一A到底’开始”的歌唱教学模式。而且我们也通过历史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梳理,澄清了历史学和教育学层面的“大道理”。下面,我们还想再进一步从一个“网红”小案例展开,来谈谈“范例微调创造教学”的社会心理学“大道理”。
最近,网络上一段小小的歌舞“片断”视频正大红。说是片断,还真就是“没头没尾”的一个片断。但是已经红到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无论男女老幼,无论阶层职业,大家都在跳《火红的萨日朗》。
原作品歌词如下。
火红的萨日朗
词:刘新圈
曲:郭仔
原唱:乌兰托娅
天下有多大随它去宽广,大路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听惯了牧马人悠扬的琴声,爱上这水草丰美的牧场。
花开一抹红尽情的怒放,河流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习惯了游牧人自由的生活,爱人在身边随处是天堂。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
流浪的人啊心上有了她,千里万里也会回头望。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火一样热烈火一样奔放。
痴情的人啊心上有了她,有种幸福叫地久天长。〕
天下有多大随它去宽广,大路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听惯了牧马人悠扬的琴声,爱上这水草丰美的牧场。
花开一抹红尽情的怒放,河流有多远幸福有多长。
习惯了游牧人自由的生活,爱人在身边随处是天堂。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
流浪的人啊心上有了她,千里万里也会回头望。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火一样热烈火一样奔放。
痴情的人啊心上有了她,有种幸福叫地久天长。〕X2
有种幸福叫地久天长……
〔注意:以上方括号中是“副歌”。第二段唱完后,将副歌重复演唱了两遍;最后结束时又将副歌的最后一句再重复了一遍,以便更好地表达“言尽意不尽”的情绪。〕
而网络上盛传的“片断”视频中的歌词,仅仅就是副歌中的这四句: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
流浪的人啊心上有了她,千里万里也会回头望。
与歌词含义“一一对应”的网红舞蹈动作如下。
两个“花朵”动作两个“耸肩”动作(蒙古族典型舞蹈动作,作为草原的特定舞蹈动作符号,萨日朗便是草原上的山丹花);一上一下两个硬腕动作表示“一梦到天涯”,三个平摆手臂波浪动作表示“遍地是花香”。
两个下摆手臂波浪动作表示“流浪的人儿”,紧接一个双手“放心上”的动作;一个大转身表示“千里万里”,再紧接一个“回头望”的动作。
由此例中不难看出,尽管原“大件”作品中的歌词更加的丰富,但作为大众游戏取向,即便是成年人,也总是倾向于将其“精炼”为最能够轻松愉快地操作的“小件”。
幼儿园如何进行教学呢?设计思路建议如下。
1.按照原部颁教材的进度,幼儿在中班应该已经学习过“垫步”。
2.为大班幼儿创设一个草原生活的情境,让幼儿了解有关内蒙草原生活的简单常识。
3.引导幼儿创编上肢动作表征草原生活,用“一A到底”的方式跟随老师或幼儿原创练习随音乐做动作,并不断使用新创编的动作进行练习。
4.将随乐动作从一种逐步过渡到四种,即一句变换一种动作(网红成人动作是八种,一句两种动作)。
5.将下肢“垫步”动作与上肢动作结合起来练习、表现。
6.为幼儿提供能够理解的歌词,并帮助幼儿理解其含义,播放网红视频(或教师亲自示范)作为高级榜样,为幼儿提供按照歌词舞蹈的新思路。
7.鼓励幼儿在区角自由创作、练习。区角活动小结的时候,为有作品、有意愿展示的幼儿,提供展示和获得大家认可的机会。
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如下。
“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标准”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人普遍拥有的心理现象。
“从众”的原因之一是:个體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以更容易被群体接受;另一原因是:个体本身对群体行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倾向自愿效仿。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某种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因被人们所广泛接受、采用,而迅速推广的过程。有时又称“时尚”。这些时尚往往还不一定是新近第一次出现的,有的可以是以前就已经反复“流行过多次”的,只是在新的一段时间内又再次流行起来。“流行”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衣饰、音乐舞蹈、美术、娱乐、建筑、语言等。
“网红”则是指现实或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被大众或网民认可而引发普遍关注。这些人或事件的“走红”皆是因为自身的某些特质在社会传播或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大众的审美、娱乐、创意、品鉴等趣味相契合,有意或无意之间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而造成的大众“追捧-效仿”的效果。
另外,德国艺术史学大家格罗塞和俄国音乐社会心理学家索哈尔也都在他们的相关著作中提供了他们长期深入的“田野研究”结果,并根据这些结果指出:大众的审美趣味倾向于从众,倾向于快速接受、分享那些“意义鲜明、简单易懂、易于模仿再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创作行为。
现代“创作心理学”将普遍被大众接受的某种创作行为称为“微调”,即在原经典作品的主要框架的基础之上,进行局部的微小改变,使之变成与原作稍稍不同的另外一个新作品。由于这种“微调”式创作,相比“打散重组”式的创作更容易被一般人所掌握;同时还由于“微调”创作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原经典作品的相对完美的气质、气韵和趣味,也更容易让“微调作者”自己和周围的其他人感到“满意”,进而也比较容易地让人获得自我认可的“自我效能感”。
幼儿园教学实践建议如下。
正是因为这些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所提供的心理学机制,最近如《火红的萨日朗》《你笑起来真好看》这一类的“小件作品”在网络上的迅速走红,给大众带来各种层次的“微调”模仿、展示、分享的快乐,也启发了我们作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我们在为幼儿选择可供他们更容易进行创造性表达学习的音乐、舞蹈原始素材的时候,应该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工作呢?
结论很简单:
1.为他们选择、创作或改编他们(各年龄段)可以迅速接受的简单、有趣、有意义的范例“小件”作品;
2.引导他们感受、体验到其中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了解、理解“微调创作”的基本思路;
3.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经历“创作-练习-展示-分享”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到成功(即被自己认可,被别人认可)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