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先对社会支持及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903名贫困生进行调查,研究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父母家人及朋友,其他社会支持来源途径较少;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心理韧性得分也越高。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
1 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逐渐关注心理健康。人们在研究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时,发现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精神与躯体健康。尽管二者的关系很复杂,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但大量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支持的概念最早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精神病学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王雁飞,2004)。作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从一提出即备受精神病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早期研究者主要着眼于个体在应对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危机时,从社会网络中所能获取的支持性资源。后来开始探讨社会支持与其他心理因素及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
文献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定义可以分为两类:实际的支持与知觉到情绪的支持。前者包括直接的物质支援与社会网络,后者包括被理解、被尊重的体验以及满意度。基于此,社会支持的测量大多采用多维度评价方法。我国研究者肖水源(1987)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将社会支持分为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与参与;主观支持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感知到被支持、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对支持的利用度则是指人们对已有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得别人的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基于此,肖水源编制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国内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会支持测评量表之一。
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刘丹,2010)。西方一些研究者发现,在面临同样的不良情境时,不同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有些个体适应良好,而有些个体却不能适应。这种适应性的差异促使研究者们提出了心理韧性的概念。
正是由于心理韧性概念的提出是研究者首先發现了这种现象,然后从现象入手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不同研究者的切入点不同,其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也就不同。在实证研究中,产生了三种心理韧性的操作性定义(李海垒,张文新,2006)。第一种观点认为个体要有心理韧性,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经历严重的打击;遭受打击后发展仍然良好。也就是说,虽然每个个体都可能发展良好,但心理韧性只存在于少数人中;第二种观点则假设每个个体都生活在危机四伏中,在此假设下,只要个体能良好发展,就具备心理韧性;第三种观点将关注点放在了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上,关注个体内外因素的发展,以便在遇到不良情境时个体能够良好应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心理韧性,只是程度的高低不同。结合研究需要,本研究将心理韧性的操作性定义归结为保护性因素对个体在遭遇逆境时,进行良好适应所起的作用。
由于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在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国内众多学者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研究。宋潮等人(2016)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关系;郭谊楠等人(2017)研究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现状;此外,还有大量以留守儿童、初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为后来者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但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状态并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寥寥无几。
2 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现状研究
通过对903名高校贫困生的调查发现,在他们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来源主要来源于父母家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0.8%的学生报告曾经得到过父母家人的物质支持;排在第二位的支持来源是朋友,77.2%的被调查者报告曾经得到过朋友的物质支持。而“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一问中,90.5%的学生报告了朋友所提供的精神支持和安慰,排在第二位的是父母家人,74.2%的学生选择了该项。其他的支持来源,还包括恋人、其他亲戚、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充分说明了父母家人及朋友在高校贫困生生活及心理上的重要作用。详见表1。
另一方面,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心理韧性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主观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度最高。
研究发现,一个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当他遇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困境时,将倾向于选择更加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和解决。反之,将倾向于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应对和解决。前者可以通过向亲朋好友求倾诉、求助来解决问题,后者则会逃避责任。采用积极方式解决问题的个体,对待生活会有更加正确合理的认识,更善于调节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高社会支持感带来高安全感,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家人、朋友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关心和爱护,对自己更有信心,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可以被解决的,相信自己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社会支持作为个体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对个体应对困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社会支持越多,能够应对挫折的物质资源和心理资源越多,能够保护个体在遭遇困境时仍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因而心理韧性更佳。
因此,为提高贫困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增加其社会支持的力量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学生所报告的社会支持来源中,大多数集中于父母家人及朋友,官方组织及半官方组织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因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完善临时补助等资助项目,为学生的急难情况提供可能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班级建设,提升学生集体参与感、归属感,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4,27(5),1175-1177.
[2]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73-74.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02),98-100.
[4]宋潮,麻超,&张怡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校流动儿童应对倾向在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2),127-132.
[5]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心理学探新,2010,30(4),12-17.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
1 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逐渐关注心理健康。人们在研究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时,发现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精神与躯体健康。尽管二者的关系很复杂,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但大量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支持的概念最早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精神病学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王雁飞,2004)。作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从一提出即备受精神病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早期研究者主要着眼于个体在应对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危机时,从社会网络中所能获取的支持性资源。后来开始探讨社会支持与其他心理因素及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
文献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定义可以分为两类:实际的支持与知觉到情绪的支持。前者包括直接的物质支援与社会网络,后者包括被理解、被尊重的体验以及满意度。基于此,社会支持的测量大多采用多维度评价方法。我国研究者肖水源(1987)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将社会支持分为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与参与;主观支持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感知到被支持、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对支持的利用度则是指人们对已有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得别人的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基于此,肖水源编制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国内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会支持测评量表之一。
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刘丹,2010)。西方一些研究者发现,在面临同样的不良情境时,不同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有些个体适应良好,而有些个体却不能适应。这种适应性的差异促使研究者们提出了心理韧性的概念。
正是由于心理韧性概念的提出是研究者首先發现了这种现象,然后从现象入手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不同研究者的切入点不同,其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也就不同。在实证研究中,产生了三种心理韧性的操作性定义(李海垒,张文新,2006)。第一种观点认为个体要有心理韧性,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经历严重的打击;遭受打击后发展仍然良好。也就是说,虽然每个个体都可能发展良好,但心理韧性只存在于少数人中;第二种观点则假设每个个体都生活在危机四伏中,在此假设下,只要个体能良好发展,就具备心理韧性;第三种观点将关注点放在了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上,关注个体内外因素的发展,以便在遇到不良情境时个体能够良好应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心理韧性,只是程度的高低不同。结合研究需要,本研究将心理韧性的操作性定义归结为保护性因素对个体在遭遇逆境时,进行良好适应所起的作用。
由于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在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国内众多学者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研究。宋潮等人(2016)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关系;郭谊楠等人(2017)研究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现状;此外,还有大量以留守儿童、初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为后来者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但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状态并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寥寥无几。
2 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现状研究
通过对903名高校贫困生的调查发现,在他们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来源主要来源于父母家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0.8%的学生报告曾经得到过父母家人的物质支持;排在第二位的支持来源是朋友,77.2%的被调查者报告曾经得到过朋友的物质支持。而“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一问中,90.5%的学生报告了朋友所提供的精神支持和安慰,排在第二位的是父母家人,74.2%的学生选择了该项。其他的支持来源,还包括恋人、其他亲戚、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充分说明了父母家人及朋友在高校贫困生生活及心理上的重要作用。详见表1。
另一方面,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心理韧性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主观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度最高。
研究发现,一个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当他遇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困境时,将倾向于选择更加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和解决。反之,将倾向于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应对和解决。前者可以通过向亲朋好友求倾诉、求助来解决问题,后者则会逃避责任。采用积极方式解决问题的个体,对待生活会有更加正确合理的认识,更善于调节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高社会支持感带来高安全感,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家人、朋友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关心和爱护,对自己更有信心,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可以被解决的,相信自己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社会支持作为个体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对个体应对困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社会支持越多,能够应对挫折的物质资源和心理资源越多,能够保护个体在遭遇困境时仍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因而心理韧性更佳。
因此,为提高贫困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增加其社会支持的力量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学生所报告的社会支持来源中,大多数集中于父母家人及朋友,官方组织及半官方组织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因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完善临时补助等资助项目,为学生的急难情况提供可能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班级建设,提升学生集体参与感、归属感,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4,27(5),1175-1177.
[2]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73-74.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02),98-100.
[4]宋潮,麻超,&张怡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校流动儿童应对倾向在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2),127-132.
[5]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心理学探新,2010,30(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