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对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建筑及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进行探讨。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经济增长行业,给排水是建筑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给排水分析探讨,对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给排水节能的控制,对确保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些主要的能耗现象,集中表现在这样几方面,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项活动时,如生产、娱乐、搞环境卫生、植树绿化、水景园林建设等活动时,对于给水、排水、消防用水、热水以及回用水等的问题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上,对于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与此同时,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居于第110位,在世界上被列为全世界十三个贫水国家之一,其中建筑给排水设计,对保障我国的居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三、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
1、新材料和新组件的推广和使用
进入新时期复合材料、特异管材、功能阀门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要想发挥材料和器件的最大技术优势就必须开展对它们的选择和使用,要选择具有有技术保障的优质管材、阀门,这是提高建筑给排水节水水平的物质基础,特别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空气污染将会持续或扩大,就必须考虑温度、环境、污染对建筑给排水网络的侵蚀和影响,要有效降低外部因素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影响就必须选用合格、耐久的材料。当前新材料和新组件的代表有铝塑复合管、PP-R管、PVC-U管、PE管等种类,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针对实际需要,以方便施工和有利节水为原则,科学确定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应用新材料和组件的种类和型号。
2、采用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设备
(1)“龙头”节水
水龙头是应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盥洗用水器具。目前节水型水龙头大多为陶瓷阀芯水龙头。这种水龙头密闭性好、启闭迅速、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同一静水压力下,其出流量均小于普通水龙头的出流量,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约为20%~30%。充气水龙头是国外使用较广泛的节水龙头,既防溅水又可节约水量,据报道可节约水量25%左右。自闭式龙头、感应式龙头等均可起到节水作用。应积极推广应用节水型龙头。
(2)淋浴节水
淋浴时因调节水温和不需水擦拭身体的时间较长,若不调节水量会浪费很多水。现在研制使用的节水型淋浴器包括带恒温装置的冷热水混合栓式淋浴器,按设定好的温度开启扳手,既可迅速调节温度,又可减少调水时间。带定量停止水栓的淋浴器,能自动预先调好需要的冷热水量,如用完已设定好的水量,即可自动停止,防止浪费冷水和热水。
(3)厕所节水
厕所冲洗设备的节水是建筑节水的重点,除了利用中水做厕所冲洗之外,目前已开发研制出许多种类的节水设备,美国研制的免冲洗(干燥型)小便器,采用高液体存水弯衬垫,无臭味,不用水,免除了用水和污水处理的费用,是一种有效的节水设备。还有一种带感应自动冲水设备的小便器,比一般设备日节水13L。还有各种节水型大便器,如双冲洗量坐便器,气动和真空式大便器等都可起到节水节能的效果。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设备应进一步推广应用,其长期节水效益完全可弥补较高的初期投资。
3、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也是一种清洁性的能源,这是节能方式的一项重要的选择。对些应当极力推广,太阳能的热水器结构,主要是由集热器、储水箱,以及给水箱和循环管、循环泵等设备组成的。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纬的四十度以北,它的日照时间比较长,都比较适合于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目前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技术,可以分为平板型以及真空管型这样两种。在大多数情况下,平板型应当应用于住宅建筑当中的一些小型的热水器当中,许多都是采用自然循环技术进行用水,而且大多数为单循环方式,也就是集热方式。
4、合理设置和选型水表
在不同的用水区域设置水表计量,不但要提高业主节水的积极性,当然还应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选型和水表本身的问题,通常水表计量的准确性较差或者失灵等问题。比如,有些建筑物的水表型号过大,而用水量却很小,就容易影响水表指针的准确性。因此,对应的流量可选择合适的计量范围内的水表。另外,如果水中存在杂质,对水表的滤网的进水孔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也会导致水表指针不准确的问题,所以应该在水表前安装上过滤器,并定期进行清洗,以解决水表进水孔堵塞的问题。
5、增加水的来源,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除了通过节水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大水的来源来实现节水效益。而扩大水源,就是指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可以通过对中水、雨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这一目标。
所谓中水,就是指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排除的污水或废水进行一定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这里所指的污水和废水主要是指冷却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要洗衣水等。在将这些生活污水收集到一起之后,对其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直到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再将其作为非饮用水的日常生活用水。这样一来,就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尽管目前我国的中水系统改造技术还不够成熟完善,但相信在未来的水资源管理中,中水技术必然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而对于雨水的利用则与中水相似,即将雨水收集后,经过一定的净化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再将其要应用非饮用水以外的其他用水领域。一般多用在厕所冲洗、绿化用水等领域。实现水资源共享则是指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往往相差甚远,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可能是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的好多倍。由于消防贮水要求满足在火灾延续时段内消防的用水总量。因此,在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合建的情况下,会由于消防贮水量远大于生活贮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贮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余氯量早已耗尽而造成水质的劣化。所以为保证水池中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应定期更换贮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贮水)。
6、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类似于中水,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现在我国的大多数建筑都将屋顶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这不仅增加了市政雨水管道的承受能力,加大了管径、增加了造价,同时也是一种对水资源的浪费。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入蓄水池,由水泵送至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至中水管道系统。为了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
通过对新时期下建筑节能用水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为城市用水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效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中节水节能将会得到更多管理者的重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节水节能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长清.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J].科技风.2010(05)
[2]刘东心,高洋.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
[3]朱莹.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4]兰世祥.高层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探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05:23-40.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给排水节能的控制,对确保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些主要的能耗现象,集中表现在这样几方面,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项活动时,如生产、娱乐、搞环境卫生、植树绿化、水景园林建设等活动时,对于给水、排水、消防用水、热水以及回用水等的问题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上,对于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与此同时,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居于第110位,在世界上被列为全世界十三个贫水国家之一,其中建筑给排水设计,对保障我国的居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三、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
1、新材料和新组件的推广和使用
进入新时期复合材料、特异管材、功能阀门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要想发挥材料和器件的最大技术优势就必须开展对它们的选择和使用,要选择具有有技术保障的优质管材、阀门,这是提高建筑给排水节水水平的物质基础,特别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空气污染将会持续或扩大,就必须考虑温度、环境、污染对建筑给排水网络的侵蚀和影响,要有效降低外部因素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影响就必须选用合格、耐久的材料。当前新材料和新组件的代表有铝塑复合管、PP-R管、PVC-U管、PE管等种类,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针对实际需要,以方便施工和有利节水为原则,科学确定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应用新材料和组件的种类和型号。
2、采用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设备
(1)“龙头”节水
水龙头是应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盥洗用水器具。目前节水型水龙头大多为陶瓷阀芯水龙头。这种水龙头密闭性好、启闭迅速、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同一静水压力下,其出流量均小于普通水龙头的出流量,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约为20%~30%。充气水龙头是国外使用较广泛的节水龙头,既防溅水又可节约水量,据报道可节约水量25%左右。自闭式龙头、感应式龙头等均可起到节水作用。应积极推广应用节水型龙头。
(2)淋浴节水
淋浴时因调节水温和不需水擦拭身体的时间较长,若不调节水量会浪费很多水。现在研制使用的节水型淋浴器包括带恒温装置的冷热水混合栓式淋浴器,按设定好的温度开启扳手,既可迅速调节温度,又可减少调水时间。带定量停止水栓的淋浴器,能自动预先调好需要的冷热水量,如用完已设定好的水量,即可自动停止,防止浪费冷水和热水。
(3)厕所节水
厕所冲洗设备的节水是建筑节水的重点,除了利用中水做厕所冲洗之外,目前已开发研制出许多种类的节水设备,美国研制的免冲洗(干燥型)小便器,采用高液体存水弯衬垫,无臭味,不用水,免除了用水和污水处理的费用,是一种有效的节水设备。还有一种带感应自动冲水设备的小便器,比一般设备日节水13L。还有各种节水型大便器,如双冲洗量坐便器,气动和真空式大便器等都可起到节水节能的效果。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设备应进一步推广应用,其长期节水效益完全可弥补较高的初期投资。
3、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也是一种清洁性的能源,这是节能方式的一项重要的选择。对些应当极力推广,太阳能的热水器结构,主要是由集热器、储水箱,以及给水箱和循环管、循环泵等设备组成的。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纬的四十度以北,它的日照时间比较长,都比较适合于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目前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技术,可以分为平板型以及真空管型这样两种。在大多数情况下,平板型应当应用于住宅建筑当中的一些小型的热水器当中,许多都是采用自然循环技术进行用水,而且大多数为单循环方式,也就是集热方式。
4、合理设置和选型水表
在不同的用水区域设置水表计量,不但要提高业主节水的积极性,当然还应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选型和水表本身的问题,通常水表计量的准确性较差或者失灵等问题。比如,有些建筑物的水表型号过大,而用水量却很小,就容易影响水表指针的准确性。因此,对应的流量可选择合适的计量范围内的水表。另外,如果水中存在杂质,对水表的滤网的进水孔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也会导致水表指针不准确的问题,所以应该在水表前安装上过滤器,并定期进行清洗,以解决水表进水孔堵塞的问题。
5、增加水的来源,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除了通过节水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大水的来源来实现节水效益。而扩大水源,就是指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可以通过对中水、雨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这一目标。
所谓中水,就是指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排除的污水或废水进行一定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这里所指的污水和废水主要是指冷却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要洗衣水等。在将这些生活污水收集到一起之后,对其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直到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再将其作为非饮用水的日常生活用水。这样一来,就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尽管目前我国的中水系统改造技术还不够成熟完善,但相信在未来的水资源管理中,中水技术必然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而对于雨水的利用则与中水相似,即将雨水收集后,经过一定的净化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再将其要应用非饮用水以外的其他用水领域。一般多用在厕所冲洗、绿化用水等领域。实现水资源共享则是指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往往相差甚远,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可能是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的好多倍。由于消防贮水要求满足在火灾延续时段内消防的用水总量。因此,在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合建的情况下,会由于消防贮水量远大于生活贮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贮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余氯量早已耗尽而造成水质的劣化。所以为保证水池中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应定期更换贮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贮水)。
6、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类似于中水,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现在我国的大多数建筑都将屋顶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这不仅增加了市政雨水管道的承受能力,加大了管径、增加了造价,同时也是一种对水资源的浪费。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入蓄水池,由水泵送至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至中水管道系统。为了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
通过对新时期下建筑节能用水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为城市用水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效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中节水节能将会得到更多管理者的重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节水节能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长清.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J].科技风.2010(05)
[2]刘东心,高洋.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
[3]朱莹.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4]兰世祥.高层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探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05: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