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梅河口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型。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近年来,梅河口市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共修筑农村水泥路486.5公里,全市农村水泥路实现了“屯屯通”,部分村屯实现了“户户通”,建设安全饮水点617个,建设围栏、围墙23万延长米,有效改善了村屯面貌,改造农村危房5504座,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硬化边沟23万延长米,确保了村屯排水通畅,新建和改建村部303个,每个村部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并配套8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广场,室内设施功能完善,设有党群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中心“五个中心”,为村民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安装路灯4242盏,村屯主街主路和文化广场全部亮化。建设标准化卫生厕所1.4万座、户用沼气池2877个,维修和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2万平方米。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一统河灌区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在基础设施投入中,农民建设积极性较高,3年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共投入资金2.55亿元。建设围栏、围墙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农民自主投入2300万元;省级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55亿元,其中农民投入3100万元;在农村“一事一议”工作中,农民能够主动出资出劳建设家乡。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3年来,梅河口市新农村建设始终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和落脚点,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在全市持续不断开展清垃圾、清柴草、清边沟、清粪便、清积雪等环境整治净化工作,对影响村容形象的烂房、烂墙、烂院分类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加以解决,农村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注重绿化美化工作。两年来共投资7000余万元用于农村美化绿化工作,共栽植各种大棵树木43万株,小棵树木524万株,栽植花卉1324万株,种植花卉599万株,绿化美化公路总里程达985公里,美化绿化高标准村屯200个,市级标兵村村屯绿化率已经达到30%以上。在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方面,实现了环境常态化管理。注重环卫设施、保洁队伍建设,按照农村500人配备1~2名保洁员的规定,全市建立了327支共960人的乡村两级保洁队伍,建设垃圾箱1637个,建设垃圾处理场(点)326个,购置垃圾转运车370辆。环境建设工作逐渐由集中整治向日常管护和制度约束转变。村民管护村屯环境已蔚然成风。
(梅河口市新农村办 供稿)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近年来,梅河口市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共修筑农村水泥路486.5公里,全市农村水泥路实现了“屯屯通”,部分村屯实现了“户户通”,建设安全饮水点617个,建设围栏、围墙23万延长米,有效改善了村屯面貌,改造农村危房5504座,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硬化边沟23万延长米,确保了村屯排水通畅,新建和改建村部303个,每个村部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并配套8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广场,室内设施功能完善,设有党群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中心“五个中心”,为村民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安装路灯4242盏,村屯主街主路和文化广场全部亮化。建设标准化卫生厕所1.4万座、户用沼气池2877个,维修和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2万平方米。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一统河灌区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在基础设施投入中,农民建设积极性较高,3年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共投入资金2.55亿元。建设围栏、围墙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农民自主投入2300万元;省级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55亿元,其中农民投入3100万元;在农村“一事一议”工作中,农民能够主动出资出劳建设家乡。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3年来,梅河口市新农村建设始终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和落脚点,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在全市持续不断开展清垃圾、清柴草、清边沟、清粪便、清积雪等环境整治净化工作,对影响村容形象的烂房、烂墙、烂院分类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加以解决,农村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注重绿化美化工作。两年来共投资7000余万元用于农村美化绿化工作,共栽植各种大棵树木43万株,小棵树木524万株,栽植花卉1324万株,种植花卉599万株,绿化美化公路总里程达985公里,美化绿化高标准村屯200个,市级标兵村村屯绿化率已经达到30%以上。在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方面,实现了环境常态化管理。注重环卫设施、保洁队伍建设,按照农村500人配备1~2名保洁员的规定,全市建立了327支共960人的乡村两级保洁队伍,建设垃圾箱1637个,建设垃圾处理场(点)326个,购置垃圾转运车370辆。环境建设工作逐渐由集中整治向日常管护和制度约束转变。村民管护村屯环境已蔚然成风。
(梅河口市新农村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