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来监管电视购物
目前,广电、工商、卫生、食药监等部门对电视购物都有一定的监管权力,如医药广告审批属食药部门,广告监管职责属工商部门,以致监管范围有交叉,也有真空地带,从而形成了“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局面,使电视购物行业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管。《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文章曾经指出,从性质上来讲,电视购物是一类节目,理应归广电部门监管,但其内容又多涉及广告,该由工商部门监管;呼叫中心、网站监管又是信息产业部门的职责;所售产品质量应由质监部门监管;节目涉及的保健品、化妆品广告内容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如此一来,电视购物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与多部门有关、各部门都没管起来的怪圈中。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卫视频道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播出电视右上角标注“广告”字样,并禁止使用“矫形”“塑形”“透脂”“甩脂”等词宣传或变相宣传丰胸、减肥产品;同时重申,不得使用新闻采访、主持人主持以及“叫卖式”夸张配音、语调、动作等形式进行宣传。但对于退换货、开发票等核心环节,却一直处于管理空白的状态。
此外,监管不严,监管力度不够也是一个突出问题。2013年,商务部、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电视购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指出,电视媒体发布电视购物广告前,应核实广告内容,不得发布未提供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的电视购物广告,可实际效果甚微。以医药广告为例,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在电视上播出的医药广告必须具备医疗部门和药监部门出具的批文。目前国家食药监部门和工商部门不负责审核广告,审查的责任落在了播放广告的媒体身上。媒体本应按照国家法律,只对手续齐全的医药广告予以接收和播出。但是,为了追逐利益,很多电视台放松审查标准,对医药广告的态度是“只要给钱就播出”,使得违法广告的空间越来越大。
电视广告乱象丛生亟待依法治理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5年7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电视购物服务测评活动,由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33家卫视购物栏目和12家专业购物频道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体验式测试,最终形成《电视购物服务测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超一成电视购物产品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存在严重问题,七天无理由退货障碍重重,九成电视购物广告涉嫌违规宣传。
中消协还公布了典型案例,其中在吉林卫视做广告的“御金方茶”,不但未履行“七天无理由退货”,还被测出重金属铅超标、微生物指标霉菌和酵母超标等多个问题。
御金方茶、四大名著金币、黑五类福寿汤……这些名字高大上,质量与服务却充斥假恶丑的产品,不仅遍布在专业购物频道,甚至堂而皇之成为各大卫视的座上宾。不开发票、卖方信息不明、产品质量不达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正是一锤子买卖,玩的就是“蒙你没商量”。这些年,骂也骂了,说也说了,奈何电视购物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奈之若何?
原因在哪里?
一、没有与电视购物多种运行模式相对应的可操作性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电视购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电视直销模式,以橡果国际为代表,它是由公司自己负责商品的运营、物流配送、节目制作,通过购买电视台的低价广告时段播出;二是家庭购物模式,由电视台自己组织货源或生产商品,拍摄电视购物节目,开办的专业电视购物频道或者某个频道连续较长时间的播出,一般同时在相关地点开设购物专柜,将空中店铺和地面店铺相结合。
从电视购物的运营模式及运营主体看,电视购物兼具公司和媒体性质,行业界定不明晰,特殊的运行模式使现有的法律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禁播令”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电视购物的现状。电视购物行业在法律法规建设上的“缺位”,已经成为阻碍其规范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电视购物的法律性质不明确
一直以来对电视购物广告的法律性质存在争议,有的认为电视购物广告是要约邀请,有的认为是要约。实践中我们一直依据《广告法》以及广电部出台的一系列规章来调整电视购物节目,似乎将电视购物广告列为一般的商业广告,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合同适用认定存在一系列问题。
三、媒体对发布虚假广告承担的法律责任过于宽松
媒体作为广告的发布者,本应是截堵虚假广告的最后一道关口,但现实中媒体利用公众的充分信任而逐渐建立起的权威性,成为传播虚假广告的重要推手。电视购物节目成为众矢之的,电视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电视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做到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公正的审查,特别是一些保健品类的商品很难判断其功效。另一方面是媒体的违法成本过低,与广告产生的巨大利润相比,罚款数额只是九牛一毛,低廉的违法成本,促使媒体不惜铤而走险。
四、电视购物缺乏严格、统一的市场准入机制,政府多头监管不力
由于我国对电视购物企业缺乏严格、统一的市场准入制,电视购物企业鱼目混杂,行业竞争混乱。一些公司节目制作粗糙,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公司仅靠一间写字楼,三五部电话,几个送货员,花钱购买电视频道时段,就挂牌运营,运作极不规范,影响了电视购物的良性发展。
对于电视乃至网络购物,法律和监管不应沉默
2015年9月1日始,新《广告法》开始实施。法治市场应该有自己的边界与规则,来约束天花乱坠的坑蒙拐骗,来制衡花样百出的魑魅魍魉。
一方面,电视媒体作为广告信息发布平台,应该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不能给钱就播,出钱就过,更不能罔顾社会责任与市场底线,屁股坐在无良商家那一边。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也该祭出杀手锏,不能总是止步于道德谴责。该权力作为的,就要拿出硬实的态度;该狠下罚单的,就要禁绝推延与绵柔。毕竟,电视购物广告不能成为厚黑学在中国市场体系中的最后一块“自由练摊地”。 首先,我国立法机构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一是经营者担责。电视购物广告应真实显示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名称、产地、经营者等一系列有助消费者维权的信息;二是服务者担责。电视频道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应定为消费者的服务者。电视频道对要上广告的商家、经营者的资质、产品质量、信誉及各方面的信息具有严格把关的责任。电视购物中发生了纠纷,消费者有权要求电视台对其报道不实的产品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网络购物,常见的纠纷不仅有卖方收到货款不发货或者假发货、发假货,也有买方恶意拖欠货款或者以退货为名调换货物的,但这些纷繁复杂的纠纷却面临着没有法律约束的窘境。所以要制定专门的《电视购物法》和《电子商务法》,尽快完善包括对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退换货、运费和隐私权的规范和保护。
其次,电视购物行业产业链条长,涉及工商、质检、食药监、广电、邮政、电信等诸多监管部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依法查处电视购物行业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净化电视购物市场秩序。抓紧出台符合电视购物监管工作需要的配套措施规定,加强注册认证审批制度,落实电视购物行业经营者实名登记、明示制度,为广大消费者表达诉求、行使权利提供必要渠道,如建立网上投诉中心,设立网络法庭,建立小额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
最后,消费者自身要有防范意识,维权意识。笔者感到,消费者被骗不可怕,但要注意掌握经销商的名称、住所地和公司注册地、实际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到货时要先验货再签收付款,无法验货或是感觉不放心的完全可以不签收。如果消费者发现电视广告销售商品涉嫌欺诈的,可以向公安部门举报或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当提供电视购物广告的电视台因监管不力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时,消费者可提起诉讼,要求该电视台与销售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才是法治思维。
在国外,电视购物是一种很方便、很轻松、很愉悦的过程。然而,目前中国消费者却没有这种享受。他们购买的“百分之一百的金”,实际多为不值钱的黄铜或铜镍合金;他们购买的“真真正正南非钻”,其实是价值仅几元钱的工业钻。不仅如此,人们还得忍受主持人的歇斯底里。所以,虽然消费者也有问题,但不要老是喊着让消费者不要贪小,也无法完全保证经销商流着道德的血液,政府应该积极作为,尽早制定“游戏细则”扭转电视购物的乱局,用法律的手段完成电视购物模式上的价值回归。
目前,广电、工商、卫生、食药监等部门对电视购物都有一定的监管权力,如医药广告审批属食药部门,广告监管职责属工商部门,以致监管范围有交叉,也有真空地带,从而形成了“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局面,使电视购物行业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管。《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文章曾经指出,从性质上来讲,电视购物是一类节目,理应归广电部门监管,但其内容又多涉及广告,该由工商部门监管;呼叫中心、网站监管又是信息产业部门的职责;所售产品质量应由质监部门监管;节目涉及的保健品、化妆品广告内容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如此一来,电视购物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与多部门有关、各部门都没管起来的怪圈中。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卫视频道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播出电视右上角标注“广告”字样,并禁止使用“矫形”“塑形”“透脂”“甩脂”等词宣传或变相宣传丰胸、减肥产品;同时重申,不得使用新闻采访、主持人主持以及“叫卖式”夸张配音、语调、动作等形式进行宣传。但对于退换货、开发票等核心环节,却一直处于管理空白的状态。
此外,监管不严,监管力度不够也是一个突出问题。2013年,商务部、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电视购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指出,电视媒体发布电视购物广告前,应核实广告内容,不得发布未提供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的电视购物广告,可实际效果甚微。以医药广告为例,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在电视上播出的医药广告必须具备医疗部门和药监部门出具的批文。目前国家食药监部门和工商部门不负责审核广告,审查的责任落在了播放广告的媒体身上。媒体本应按照国家法律,只对手续齐全的医药广告予以接收和播出。但是,为了追逐利益,很多电视台放松审查标准,对医药广告的态度是“只要给钱就播出”,使得违法广告的空间越来越大。
电视广告乱象丛生亟待依法治理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5年7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电视购物服务测评活动,由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33家卫视购物栏目和12家专业购物频道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体验式测试,最终形成《电视购物服务测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超一成电视购物产品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存在严重问题,七天无理由退货障碍重重,九成电视购物广告涉嫌违规宣传。
中消协还公布了典型案例,其中在吉林卫视做广告的“御金方茶”,不但未履行“七天无理由退货”,还被测出重金属铅超标、微生物指标霉菌和酵母超标等多个问题。
御金方茶、四大名著金币、黑五类福寿汤……这些名字高大上,质量与服务却充斥假恶丑的产品,不仅遍布在专业购物频道,甚至堂而皇之成为各大卫视的座上宾。不开发票、卖方信息不明、产品质量不达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正是一锤子买卖,玩的就是“蒙你没商量”。这些年,骂也骂了,说也说了,奈何电视购物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奈之若何?
原因在哪里?
一、没有与电视购物多种运行模式相对应的可操作性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电视购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电视直销模式,以橡果国际为代表,它是由公司自己负责商品的运营、物流配送、节目制作,通过购买电视台的低价广告时段播出;二是家庭购物模式,由电视台自己组织货源或生产商品,拍摄电视购物节目,开办的专业电视购物频道或者某个频道连续较长时间的播出,一般同时在相关地点开设购物专柜,将空中店铺和地面店铺相结合。
从电视购物的运营模式及运营主体看,电视购物兼具公司和媒体性质,行业界定不明晰,特殊的运行模式使现有的法律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禁播令”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电视购物的现状。电视购物行业在法律法规建设上的“缺位”,已经成为阻碍其规范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电视购物的法律性质不明确
一直以来对电视购物广告的法律性质存在争议,有的认为电视购物广告是要约邀请,有的认为是要约。实践中我们一直依据《广告法》以及广电部出台的一系列规章来调整电视购物节目,似乎将电视购物广告列为一般的商业广告,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合同适用认定存在一系列问题。
三、媒体对发布虚假广告承担的法律责任过于宽松
媒体作为广告的发布者,本应是截堵虚假广告的最后一道关口,但现实中媒体利用公众的充分信任而逐渐建立起的权威性,成为传播虚假广告的重要推手。电视购物节目成为众矢之的,电视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电视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做到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公正的审查,特别是一些保健品类的商品很难判断其功效。另一方面是媒体的违法成本过低,与广告产生的巨大利润相比,罚款数额只是九牛一毛,低廉的违法成本,促使媒体不惜铤而走险。
四、电视购物缺乏严格、统一的市场准入机制,政府多头监管不力
由于我国对电视购物企业缺乏严格、统一的市场准入制,电视购物企业鱼目混杂,行业竞争混乱。一些公司节目制作粗糙,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公司仅靠一间写字楼,三五部电话,几个送货员,花钱购买电视频道时段,就挂牌运营,运作极不规范,影响了电视购物的良性发展。
对于电视乃至网络购物,法律和监管不应沉默
2015年9月1日始,新《广告法》开始实施。法治市场应该有自己的边界与规则,来约束天花乱坠的坑蒙拐骗,来制衡花样百出的魑魅魍魉。
一方面,电视媒体作为广告信息发布平台,应该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不能给钱就播,出钱就过,更不能罔顾社会责任与市场底线,屁股坐在无良商家那一边。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也该祭出杀手锏,不能总是止步于道德谴责。该权力作为的,就要拿出硬实的态度;该狠下罚单的,就要禁绝推延与绵柔。毕竟,电视购物广告不能成为厚黑学在中国市场体系中的最后一块“自由练摊地”。 首先,我国立法机构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一是经营者担责。电视购物广告应真实显示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名称、产地、经营者等一系列有助消费者维权的信息;二是服务者担责。电视频道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应定为消费者的服务者。电视频道对要上广告的商家、经营者的资质、产品质量、信誉及各方面的信息具有严格把关的责任。电视购物中发生了纠纷,消费者有权要求电视台对其报道不实的产品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网络购物,常见的纠纷不仅有卖方收到货款不发货或者假发货、发假货,也有买方恶意拖欠货款或者以退货为名调换货物的,但这些纷繁复杂的纠纷却面临着没有法律约束的窘境。所以要制定专门的《电视购物法》和《电子商务法》,尽快完善包括对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退换货、运费和隐私权的规范和保护。
其次,电视购物行业产业链条长,涉及工商、质检、食药监、广电、邮政、电信等诸多监管部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依法查处电视购物行业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净化电视购物市场秩序。抓紧出台符合电视购物监管工作需要的配套措施规定,加强注册认证审批制度,落实电视购物行业经营者实名登记、明示制度,为广大消费者表达诉求、行使权利提供必要渠道,如建立网上投诉中心,设立网络法庭,建立小额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
最后,消费者自身要有防范意识,维权意识。笔者感到,消费者被骗不可怕,但要注意掌握经销商的名称、住所地和公司注册地、实际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到货时要先验货再签收付款,无法验货或是感觉不放心的完全可以不签收。如果消费者发现电视广告销售商品涉嫌欺诈的,可以向公安部门举报或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当提供电视购物广告的电视台因监管不力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时,消费者可提起诉讼,要求该电视台与销售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才是法治思维。
在国外,电视购物是一种很方便、很轻松、很愉悦的过程。然而,目前中国消费者却没有这种享受。他们购买的“百分之一百的金”,实际多为不值钱的黄铜或铜镍合金;他们购买的“真真正正南非钻”,其实是价值仅几元钱的工业钻。不仅如此,人们还得忍受主持人的歇斯底里。所以,虽然消费者也有问题,但不要老是喊着让消费者不要贪小,也无法完全保证经销商流着道德的血液,政府应该积极作为,尽早制定“游戏细则”扭转电视购物的乱局,用法律的手段完成电视购物模式上的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