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固定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是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开展本单位业务活动的前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财力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益增加,其数额日益庞大,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减少资产流失,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建设和谐、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我国逐步走向规范,初步建立了“所有权统一归国家,各级政府监督管理,各单位实际取得、使用”的管理体制框架,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但是在当今全方位深化改革和各项经济事业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用国家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标准,在具体执行时仍然存在一些疏漏,实际采购时没有严格按标准执行,粗心大意、互相攀比等心理导致一些固定资产的重复采购,浪费了财政资金,造成资产闲置,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登记不健全,管理制度约束不够,资产使用状况不明,购非所需;资产交接时监管制度执行不严,人为造成了资产的流失;没有按时对资产进行定期维护检修,使资产的使用年限大幅缩短。
三、会计核算基础不规范
(一)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进行账物处理,导致账物脱节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报表上始终登记固定资产原值,根本体现不出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差距越来越大,使资产总量虚增。
(二)对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核算不够准确
对购入的固定资产或者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没按发票买价登记入账,对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一些相关费用没有计入其成本入账;固定资产在办理竣工决算以前产生的借款利息以及有关费用没有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致使固定资产的价值从一入帐就缩小,对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致使资产流失。
四、固定资产的盘点处置不够规范
固定资产在处置时应该执行正常的审批手续,按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不及时,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账物处理,盘亏、毁损的原因难以查明,造成账实不符。
上述这些问题要切实解决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系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履行国家职责、有效为社会服好务,下面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
一、在思想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从思想上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并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要明确划分,对责任执行情况要按规定实行考核,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工作业绩时,要把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程,以此促进各单位主要领导真正领会到管理使用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意义,固定资产从取得、管理、使用、维修和盘点等方面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行政、事业单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本单位重要工作目标之一。
二、在制度上加快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的管理方式,从源头入手,建立完善、清晰、标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坚持充分考虑、科学论证,把好“预算关”,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从源头上杜绝资产闲置、重置现象的发生,做到物尽其用,以最小的资产占用完成尽可能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任务,同时要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建立和完善审批制度,把握好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严格制度约束,确保国有资产按用途合理使用,对造成流失的责任人追究责任,建议单位领导在上任和调离时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对各类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参考;对固定资产按批准程序处理后,要及实销账,对取得的收入要如时登记入账。
三、在财务处理上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在单位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必须加大管理力度,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一)要及时登记核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各单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财务工作及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单位财会部门要严格按规定设立固定资产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确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负责日常管理,固定资产要每个月都计提折旧:本月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从下个月起计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要从下个月起不计提折旧;对于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无论是不是再使用都不再计提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的会计政策计提折旧。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需要科学配置固定资产,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认真、严格遵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按规则要求设立固定资产分工管理制度,并负责对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及专营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监督,对购入或改扩建的固定资产及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要登记入账;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及相关费用均要登记入账,对减少、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规章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责任分明、账务清晰可靠。
四、在固定资产清查、处理上要加强监管。固定资产应每年盘点一次,但在实际开展业务活动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有进行,因此固定资产的核查工作一定要真抓实干,单位领导要带头抓起,加强内部约束机制建设,在盘点中发现的固定资产增加、减少以及账面与实务不符的情况要严格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在处置闲置的固定资产时,要按照资产评估、竞价的程序,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收回资金,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同时账务处理要及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在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实现其最大的效益,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也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监督、考查的重点。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务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对要处置的固定资产要严格把好关,防止资产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固定资产处置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都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五、在人员素质上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后续培训。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容忽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组建一支业务过硬的管理队伍,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流程,实现动态管理。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业务培训,爱岗敬业;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会计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从而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国有资产高效利用。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制度上保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资产的盘点、核实要定期进行,做到家底清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全面实行网络信息化,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真正相符;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最终实现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财政所)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我国逐步走向规范,初步建立了“所有权统一归国家,各级政府监督管理,各单位实际取得、使用”的管理体制框架,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但是在当今全方位深化改革和各项经济事业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用国家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标准,在具体执行时仍然存在一些疏漏,实际采购时没有严格按标准执行,粗心大意、互相攀比等心理导致一些固定资产的重复采购,浪费了财政资金,造成资产闲置,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登记不健全,管理制度约束不够,资产使用状况不明,购非所需;资产交接时监管制度执行不严,人为造成了资产的流失;没有按时对资产进行定期维护检修,使资产的使用年限大幅缩短。
三、会计核算基础不规范
(一)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进行账物处理,导致账物脱节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报表上始终登记固定资产原值,根本体现不出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差距越来越大,使资产总量虚增。
(二)对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核算不够准确
对购入的固定资产或者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没按发票买价登记入账,对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一些相关费用没有计入其成本入账;固定资产在办理竣工决算以前产生的借款利息以及有关费用没有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致使固定资产的价值从一入帐就缩小,对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致使资产流失。
四、固定资产的盘点处置不够规范
固定资产在处置时应该执行正常的审批手续,按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不及时,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账物处理,盘亏、毁损的原因难以查明,造成账实不符。
上述这些问题要切实解决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系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履行国家职责、有效为社会服好务,下面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
一、在思想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从思想上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并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要明确划分,对责任执行情况要按规定实行考核,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工作业绩时,要把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程,以此促进各单位主要领导真正领会到管理使用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意义,固定资产从取得、管理、使用、维修和盘点等方面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行政、事业单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本单位重要工作目标之一。
二、在制度上加快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的管理方式,从源头入手,建立完善、清晰、标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坚持充分考虑、科学论证,把好“预算关”,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从源头上杜绝资产闲置、重置现象的发生,做到物尽其用,以最小的资产占用完成尽可能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任务,同时要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建立和完善审批制度,把握好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严格制度约束,确保国有资产按用途合理使用,对造成流失的责任人追究责任,建议单位领导在上任和调离时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对各类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参考;对固定资产按批准程序处理后,要及实销账,对取得的收入要如时登记入账。
三、在财务处理上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在单位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必须加大管理力度,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一)要及时登记核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各单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财务工作及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单位财会部门要严格按规定设立固定资产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确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负责日常管理,固定资产要每个月都计提折旧:本月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从下个月起计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要从下个月起不计提折旧;对于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无论是不是再使用都不再计提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的会计政策计提折旧。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需要科学配置固定资产,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认真、严格遵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按规则要求设立固定资产分工管理制度,并负责对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及专营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监督,对购入或改扩建的固定资产及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要登记入账;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及相关费用均要登记入账,对减少、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规章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责任分明、账务清晰可靠。
四、在固定资产清查、处理上要加强监管。固定资产应每年盘点一次,但在实际开展业务活动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有进行,因此固定资产的核查工作一定要真抓实干,单位领导要带头抓起,加强内部约束机制建设,在盘点中发现的固定资产增加、减少以及账面与实务不符的情况要严格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在处置闲置的固定资产时,要按照资产评估、竞价的程序,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收回资金,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同时账务处理要及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在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实现其最大的效益,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也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监督、考查的重点。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务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对要处置的固定资产要严格把好关,防止资产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固定资产处置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都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五、在人员素质上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后续培训。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容忽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组建一支业务过硬的管理队伍,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流程,实现动态管理。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业务培训,爱岗敬业;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会计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从而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国有资产高效利用。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制度上保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资产的盘点、核实要定期进行,做到家底清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全面实行网络信息化,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真正相符;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最终实现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财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