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龙海人来讲一般把白水镇说成“白水营”。境内的玳瑁山虽然海拔不及千米,但由于位置特殊,下半县的沿海乡镇民众一抬头便可望见高耸的玳瑁山。更有人把玳瑁山与梁山、皂山、太武山并为闽南沿海的“四大名山”。
白水营的来历有说是古代屯兵的兵营驻军的说法,有如镇海卫的文字提法。但遍查史料,却没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为此找出片字的注脚。另有一波爱好探寻文史民间人士,却对本地方言中“营”字与“赢”通音的现象,进行诠释和推理,认为是两派互不相容的渔民在一场声势浩大的纷争中,白水一方“赢”了,只是所有的见解与叙述却让“白水营”一词多了几分神秘。现实生活中“白水营”倒是成了茶叶泡了多遍后了无味道的调侃话。白水在明隆庆六年(1572)划归海澄县管辖,清乾隆年间属海澄县城外南路所辖部分保甲,民国28年属海澄县第二区(浮宫)白水营镇和白南乡,1935年5月撤区改为白水镇。建国初期属海澄县第一区(城关),1950年10月划为海澄县第五区。1956年7月回并城关区,复称白水镇。由于航运发达,白水与厦门、石码商贸联系紧密,再加上陆路漳浮公路的开通,白水营的经济贸易一度曾领先于周边乡镇。当然也受传教士及当地华侨的文化影响,陈炯明在漳州城内大兴土木建设的骑楼街道不久也传入白水,并兴起了“米街”“糖街”“新店街”“火烧街”等熙熙攘攘的街市……
如今,走在白水的老街,店面门上时有灰雕店号一闪而过,只是年代久远,或是店铺后人由于某种原因或覆盖或涂灭,店号的读取便变得扑朔迷离。偶有店家骑楼廊道顶端一反常态地装饰拼图天花,二楼立面窗檐有异域风情造型,上门打探才知原是当年的经营英美烟的公司,其业务鼎盛时还兼售英国壳牌亚细亚的火油洋烛等热门商品。繁盛时,厦门或漳州城内新上柜的时尚洋布与漳缎,也很快能在白水的店铺里一睹精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白水街市人声鼎沸之际。1928年,白水营内著名商家“陆丰”米厂率为人先建起了机器碾米厂,除发电外还供电墟集街内数十家,可谓一家发电照亮了半个白水营。不仅如此,“陆丰”商号还创办了自来水厂,用一己之力开启了白水营现代生活新模式。而同时代的漳州城内大街小巷却还只是木屐声声肩挑手提地担水,或载有水箱的送水车整日忙碌于南门溪取水与市内街巷的卖水中……在某种意义上,白水营的自来水供水时代早了漳州城近五十年(漳州市区一直到1974年才通水)。
我从小对白水营的记忆来自“玳瑁”茶与贡糖。玳瑁山上有公办茶场,当年盛产茶汤明黄且香气袭人的黄旦茶,据说黄旦茶味有桂花之香并兼具闽南水果黄旦的芬芳韵气。记得小时候白水茶场有亲戚,每次来时总会小心翼翼从人造革皮袋里拿出代购的农场自产的黄旦茶。当年的包装极为简易,就是用两层纸包,里为白色,外为淡紫色,用印章戳上“黄旦”二字,半斤一包且叠压方正。打开包装,满屋芳香。而白水贡糖是当年龙海许多乡镇嫁娶“大定”时分发亲朋好友的指定喜礼。所以邻里间探听男方财声或女方家族大小,一般以打听“吃甜”的贡糖多少便可“点到为此”,百包为少,动不动就常以“吃千二包”贡糖这样的数量为吉祥。
白水贡糖,其原产地在白水镇楼棣村。其特点是香、酥、醇、美,入口自化,不留渣。相传早在明朝便作为一种珍贵的贡品进贡朝廷。但贡糖的“贡”却与闽南语中用力捶打的“扛”字同音,在某种意义上,“扛糖”倒是十分精准到位。因为进贡朝廷一事,在海澄或漳浦县志均无记载。传说是一种很顽强的民间记录,善良与敦厚的闽南民众一定渴望他们最拿得出手的食品能够千里迢迢地被地方官员进贡入朝,哪怕在某次大型宴会上只以餐前甜品的方式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也是对他们千百年来苦心经营的一种肯定。
现在的白水贡糖仍是白水对外营销的主要产品,主要成份由花生仁、麦芽糖、上等白糖混合捶炼而成,四块成包。现在的白水贡糖还坚持以红纸为外包装,口味也有了多样化,只是主流产品仍以原味为主。
走进白水老街,仿佛走进一个努力保持“原味”的小镇,这里的老街骑楼几乎原封不动的等你一探时光深处的印痕,这里的不少小吃店家坚持着当年的传统制作手法或味道,据说有家柴火面每天经营的时间仅为数个小时,那些认定了口味的食客连吃个面点也要赶早市,不然店家卖完就熄火收摊,很有个性。既然店家和食客都认定柴火的燃烧与口感形成了一定的关联,那店家索性就把一大捆的果木散落在店家周边,哪怕店内烟炙如黑也不肯刷净涂白,其实这就是一种无声的高调宣示。镇内的壁荣宫边有一对老夫妻制作的烤鴨也亦如此追求原味,生姜少许,佐料自制,连烤出鸭的颜色都黄澄明亮,与众不同。
我们尊重食材,所以坚持原味就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正如我们尊重文字,善待文创作品里的原创与坚守。
白水营的来历有说是古代屯兵的兵营驻军的说法,有如镇海卫的文字提法。但遍查史料,却没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为此找出片字的注脚。另有一波爱好探寻文史民间人士,却对本地方言中“营”字与“赢”通音的现象,进行诠释和推理,认为是两派互不相容的渔民在一场声势浩大的纷争中,白水一方“赢”了,只是所有的见解与叙述却让“白水营”一词多了几分神秘。现实生活中“白水营”倒是成了茶叶泡了多遍后了无味道的调侃话。白水在明隆庆六年(1572)划归海澄县管辖,清乾隆年间属海澄县城外南路所辖部分保甲,民国28年属海澄县第二区(浮宫)白水营镇和白南乡,1935年5月撤区改为白水镇。建国初期属海澄县第一区(城关),1950年10月划为海澄县第五区。1956年7月回并城关区,复称白水镇。由于航运发达,白水与厦门、石码商贸联系紧密,再加上陆路漳浮公路的开通,白水营的经济贸易一度曾领先于周边乡镇。当然也受传教士及当地华侨的文化影响,陈炯明在漳州城内大兴土木建设的骑楼街道不久也传入白水,并兴起了“米街”“糖街”“新店街”“火烧街”等熙熙攘攘的街市……
如今,走在白水的老街,店面门上时有灰雕店号一闪而过,只是年代久远,或是店铺后人由于某种原因或覆盖或涂灭,店号的读取便变得扑朔迷离。偶有店家骑楼廊道顶端一反常态地装饰拼图天花,二楼立面窗檐有异域风情造型,上门打探才知原是当年的经营英美烟的公司,其业务鼎盛时还兼售英国壳牌亚细亚的火油洋烛等热门商品。繁盛时,厦门或漳州城内新上柜的时尚洋布与漳缎,也很快能在白水的店铺里一睹精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白水街市人声鼎沸之际。1928年,白水营内著名商家“陆丰”米厂率为人先建起了机器碾米厂,除发电外还供电墟集街内数十家,可谓一家发电照亮了半个白水营。不仅如此,“陆丰”商号还创办了自来水厂,用一己之力开启了白水营现代生活新模式。而同时代的漳州城内大街小巷却还只是木屐声声肩挑手提地担水,或载有水箱的送水车整日忙碌于南门溪取水与市内街巷的卖水中……在某种意义上,白水营的自来水供水时代早了漳州城近五十年(漳州市区一直到1974年才通水)。
我从小对白水营的记忆来自“玳瑁”茶与贡糖。玳瑁山上有公办茶场,当年盛产茶汤明黄且香气袭人的黄旦茶,据说黄旦茶味有桂花之香并兼具闽南水果黄旦的芬芳韵气。记得小时候白水茶场有亲戚,每次来时总会小心翼翼从人造革皮袋里拿出代购的农场自产的黄旦茶。当年的包装极为简易,就是用两层纸包,里为白色,外为淡紫色,用印章戳上“黄旦”二字,半斤一包且叠压方正。打开包装,满屋芳香。而白水贡糖是当年龙海许多乡镇嫁娶“大定”时分发亲朋好友的指定喜礼。所以邻里间探听男方财声或女方家族大小,一般以打听“吃甜”的贡糖多少便可“点到为此”,百包为少,动不动就常以“吃千二包”贡糖这样的数量为吉祥。
白水贡糖,其原产地在白水镇楼棣村。其特点是香、酥、醇、美,入口自化,不留渣。相传早在明朝便作为一种珍贵的贡品进贡朝廷。但贡糖的“贡”却与闽南语中用力捶打的“扛”字同音,在某种意义上,“扛糖”倒是十分精准到位。因为进贡朝廷一事,在海澄或漳浦县志均无记载。传说是一种很顽强的民间记录,善良与敦厚的闽南民众一定渴望他们最拿得出手的食品能够千里迢迢地被地方官员进贡入朝,哪怕在某次大型宴会上只以餐前甜品的方式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也是对他们千百年来苦心经营的一种肯定。
现在的白水贡糖仍是白水对外营销的主要产品,主要成份由花生仁、麦芽糖、上等白糖混合捶炼而成,四块成包。现在的白水贡糖还坚持以红纸为外包装,口味也有了多样化,只是主流产品仍以原味为主。
走进白水老街,仿佛走进一个努力保持“原味”的小镇,这里的老街骑楼几乎原封不动的等你一探时光深处的印痕,这里的不少小吃店家坚持着当年的传统制作手法或味道,据说有家柴火面每天经营的时间仅为数个小时,那些认定了口味的食客连吃个面点也要赶早市,不然店家卖完就熄火收摊,很有个性。既然店家和食客都认定柴火的燃烧与口感形成了一定的关联,那店家索性就把一大捆的果木散落在店家周边,哪怕店内烟炙如黑也不肯刷净涂白,其实这就是一种无声的高调宣示。镇内的壁荣宫边有一对老夫妻制作的烤鴨也亦如此追求原味,生姜少许,佐料自制,连烤出鸭的颜色都黄澄明亮,与众不同。
我们尊重食材,所以坚持原味就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正如我们尊重文字,善待文创作品里的原创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