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省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切实反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优化化学教学过程,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用现代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 多媒体 课外实验活动 生活事例
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优化我们的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化学教育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知识的操作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坚持集体备课,教育资源共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化学教学。
一、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若能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优化结合,必然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多种教学法媒体优化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集体备课,积极制作课件
每星期教研活动时,我们都会对本周教学任务进行积极的讨论,找出需要用到课件的内容,共同制作课件,既节约了教师资源,同时起到了老带少、优带弱的作用,促进了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2、将抽象的知识化为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化学概念中关于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等微粒,理解起来很抽象,利用白板则可以将网上下载的视频或图片展示给学生,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白板展示分子运动的模拟动画,原子内部结构,原子核外的电子云的运动动画等等,成功的突破了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
3、弥补空白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实验有些不能在课堂上做,比如CO还原CuO,CO有毒,必须在通风厨中才能做,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白板将这些视频播放。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现象学生看不到,我们就可以利用摄像头将其投影到白板上,这样就能使学生观察到全面、准确的实验现象,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利用实验优化课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下面是我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常常采用的一些实验策略和方法。
1、改进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做实验时我告诉学生这个实验还可以如何改进,让学生知道课本上有的实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比如,在讲木炭还原氧化铜时,书上用酒精灯加热,但热量达不到,就又加上一个灯罩,由于温度低,在做实验时效果还是不好,反应慢,预热时空气已被排出,但是却无二氧化碳产生,容易引起水倒流炸裂试管。这时,就给学生引入酒精喷灯。并且告诉他们由于喷灯温度高,即便预热后也不能固定加热,它能把试管烧化。对于倒流问题,我让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办。有学生就说将一个玻璃管改成两个玻璃管,中间连一个橡皮管,还有一个止水夹夹在玻璃导管上,如果水倒流,就立即用止水夹夹在橡皮管上。然后告诉大家说,只要大家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求新,不迷信权威,谁都能发明创造。
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家庭小实验,让课堂向外延伸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化学实验都可以在家里做。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我提前给学生说,让他们利用家里的物品制作一个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结果等到上课那一天学生制作的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让我大吃一惊。有一个学生用饮料瓶作出一个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发生装置,在课堂上更是积极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这让我看到了学生对实验的热爱,看到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3、让学生当堂演示实验,主动探究
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且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用"烧不坏的手帕"引入,我让学生来做这个实验,当手帕开始燃烧时,有几个胆大的男生就去摸燃着的手帕,结果发现一点也不烧手。就此让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很快总结出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但凡遇到学生能做的实验我都让学生做,效果比较显著。
三、引入事例提高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生活中的很多事例与化学有关。在讲解知识或引入课题时,若引用一些生动的事例,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原子的构成》时,没有任何实验,全凭教师讲解。有些学生一看没有实验,便觉得无甚兴趣。在这里我便用原子弹爆炸产生蘑菇云的视频作为一个引入,一下就把学生震住了。然后告诉他们原子弹能产生如此大的威力,其实就是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产生的。这样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成功的引入了本节课。
也有一些内容学生觉得没多大用处,学不学无所谓,花几分钟把知识点背一下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上课时用生动事例来吸引学生。比如,在讲化学与环境时,讲一下伦敦烟雾事件、水误病事件等来引起学生注意。还有在讲蛋白质时,讲一些烹调小知识。如烧焦的鱼和肉不能吃,因为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会转化为致癌物质。味精是谷氨酸的钠盐,易溶于水。受热到120℃以上变成无鲜味的有害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无鲜味的谷氨酸二钠。因此味精宜加入汤汁,不宜热炒、油炸,也不能与小苏打等碱性物质混合。这些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上课听的也格外认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设计者又是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动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灵活掌握,合理运用,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求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冬.优化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三步曲"[J].数理化学习
[2]焦月存.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
【关键词】化学教学 多媒体 课外实验活动 生活事例
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优化我们的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化学教育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知识的操作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坚持集体备课,教育资源共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化学教学。
一、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若能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优化结合,必然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多种教学法媒体优化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集体备课,积极制作课件
每星期教研活动时,我们都会对本周教学任务进行积极的讨论,找出需要用到课件的内容,共同制作课件,既节约了教师资源,同时起到了老带少、优带弱的作用,促进了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2、将抽象的知识化为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化学概念中关于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等微粒,理解起来很抽象,利用白板则可以将网上下载的视频或图片展示给学生,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白板展示分子运动的模拟动画,原子内部结构,原子核外的电子云的运动动画等等,成功的突破了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
3、弥补空白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实验有些不能在课堂上做,比如CO还原CuO,CO有毒,必须在通风厨中才能做,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白板将这些视频播放。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现象学生看不到,我们就可以利用摄像头将其投影到白板上,这样就能使学生观察到全面、准确的实验现象,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利用实验优化课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下面是我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常常采用的一些实验策略和方法。
1、改进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做实验时我告诉学生这个实验还可以如何改进,让学生知道课本上有的实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比如,在讲木炭还原氧化铜时,书上用酒精灯加热,但热量达不到,就又加上一个灯罩,由于温度低,在做实验时效果还是不好,反应慢,预热时空气已被排出,但是却无二氧化碳产生,容易引起水倒流炸裂试管。这时,就给学生引入酒精喷灯。并且告诉他们由于喷灯温度高,即便预热后也不能固定加热,它能把试管烧化。对于倒流问题,我让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办。有学生就说将一个玻璃管改成两个玻璃管,中间连一个橡皮管,还有一个止水夹夹在玻璃导管上,如果水倒流,就立即用止水夹夹在橡皮管上。然后告诉大家说,只要大家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求新,不迷信权威,谁都能发明创造。
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家庭小实验,让课堂向外延伸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化学实验都可以在家里做。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我提前给学生说,让他们利用家里的物品制作一个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结果等到上课那一天学生制作的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让我大吃一惊。有一个学生用饮料瓶作出一个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发生装置,在课堂上更是积极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这让我看到了学生对实验的热爱,看到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3、让学生当堂演示实验,主动探究
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且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用"烧不坏的手帕"引入,我让学生来做这个实验,当手帕开始燃烧时,有几个胆大的男生就去摸燃着的手帕,结果发现一点也不烧手。就此让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很快总结出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但凡遇到学生能做的实验我都让学生做,效果比较显著。
三、引入事例提高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生活中的很多事例与化学有关。在讲解知识或引入课题时,若引用一些生动的事例,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原子的构成》时,没有任何实验,全凭教师讲解。有些学生一看没有实验,便觉得无甚兴趣。在这里我便用原子弹爆炸产生蘑菇云的视频作为一个引入,一下就把学生震住了。然后告诉他们原子弹能产生如此大的威力,其实就是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产生的。这样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成功的引入了本节课。
也有一些内容学生觉得没多大用处,学不学无所谓,花几分钟把知识点背一下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上课时用生动事例来吸引学生。比如,在讲化学与环境时,讲一下伦敦烟雾事件、水误病事件等来引起学生注意。还有在讲蛋白质时,讲一些烹调小知识。如烧焦的鱼和肉不能吃,因为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会转化为致癌物质。味精是谷氨酸的钠盐,易溶于水。受热到120℃以上变成无鲜味的有害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无鲜味的谷氨酸二钠。因此味精宜加入汤汁,不宜热炒、油炸,也不能与小苏打等碱性物质混合。这些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上课听的也格外认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设计者又是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动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灵活掌握,合理运用,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求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冬.优化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三步曲"[J].数理化学习
[2]焦月存.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