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影响者:企业无法忽视的舆论领袖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zui8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你像Malcom Gladwell在其作品《引爆点》中所描述的,将他们视为专业人士或是具有广泛社会联系的人,抑或是仅仅将他们视为舆论领袖,全球大部分市场都有一小部分具有影响力的消费者能够对企业及其品牌的声誉好坏和经营成败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显然,让媒体、政府、行业分析师和非政府组织(NGO)等传统的舆论形成群体站在你这一边,是非常重要的,但广大的普通群众中的舆论领袖对于你来说同样重要。正是这些人可以搅动潮流的脉搏,他们能够为你的品牌制造正面或负面的感情色彩,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产品或服务都是如此。正如我们的声誉研究结果所揭示的,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和我一样的人”所说的关于企业的事情,而不是企业CEO或其职员,以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
  那么,其他消费者为获得可靠的企业信息而深信不疑的这些舆论领袖,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的观点与“普罗大众”有何区别?更重要的是,企业该怎样与他们打交道呢?
  最近益普索Global dvisor在2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称为声誉影响者的这个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往往高于平均水平,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他们更具社交活跃性,更为见多识广、消息灵通。他们分布于各个年龄段,而且不论长幼,在大部分国家男性多于女性,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从下图可以看出,与其说他们是普通人群,不如说他们是干涉主义者,一旦发现产品或服务存在问题,他们更有可能投诉,并更有可能因为企业声誉的影响,主动避免使用或积极选择购买企业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其他人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的感觉会影响并改变其周围人们的行为。举例来说,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表示过去一年里曾给别人提出过关于产品、服务和企业的建议,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确实改变了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主意。
  与普通民众相比,声誉影响者更重视企业责任,尽管出现经济衰退,他们在这方面给予的重视一直没有改变,几乎与两年前相同。他们在向各家企业传递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便是在经济困难时期,管理层也不应忽视对企业责任的关注。
  凭借消息灵通,声誉影响者自然会觉得对个别行业和企业更加熟悉,这通常会使他们对其产生好感(尽管并非一贯如此)。而且由于他们更有可能大肆宣扬他们所确信的事情,所以当他们对某家企业形成一种观点时,他们便极有可能告诉他人—不论是好是坏。
  所以,企业该怎样与这一重要群体打交道呢?由于声誉影响者表现出更强的社交积极性,而且消息灵通,因而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要比普通公众广阔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可能利用企业资源,诸如企业网站、新闻稿、期刊、年报及企业发言人(虽然与普通人群一样,很少有人经常向企业发言人进行咨询)。不过,与广大公众一样,他们最有可能将电视新闻、报纸和朋友、家人、同事作为其获取企业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些来源再加上电台新闻,都被他们认为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家人、同事是获取企业信息的最可信来源,许多人对社交媒体(比如Facebook、博客和YouTube)持怀疑态度。
  谈到企业的沟通渠道,声誉影响者和消费者一样,通常对企业广告将信将疑。相对于企业广告,他们更愿意相信企业发言人—五分之三的普通消费者认为企业发言人、CEO是可信的,但仅有六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非常可信,而在声誉影响者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大型企业CEO发布的关于其企业或行业的所谓真相。从我们2007年首次测量这一指标以来,信任水平稍有下降(从36%降至33%)。
  很显然,与普通消费者相比,声誉影响者更愿意利用企业来源的信息。而且和普通消费者相同,跟他们比较接近的媒体和人物是他们最信任的。这强调出与新闻媒体发展并维持良好的关系以保证电视和电台新闻正面报道的重要性。这样做同时可以对声誉影响者的观点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这也说明获取正确、合适的顾客切入点是多么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仅影响直接顾客的观点,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所接触到的人群的意见,特别是当这些顾客逐渐成为关键的舆论形成群体时,更是如此。声誉影响者是被动消费者的对立面,并且会迅速将其对某家企业的意见转化成言语和行动—而他们的意见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深远而广泛的。
  (益普索公众事务研究专注于公众服务领域的研究和企业形象传播研究。自1979年至今,益普索在全球各地为政府、非营利组织及企业等提供专业服务。)
其他文献
2009年6月15日,为了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大爱无疆,中国帝豪”第五届“大河爱心行”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这个活动由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和大河健康报社联合举办,郑州市中心医院独家承办,面向全国城市低保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征寻10个全免费名额、50个“4000元全国最低价”名额、100个“免2550元手术费”名额。在此之前,“大河爱心行”活动已经举办了四届,共为285名
期刊
1月27日,上海,天空飘着雨。傍晚时分,Oton(胡伟权)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正在处理一封从悉尼发来的电子邮件。这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旅游局(以下简称澳大利亚新州旅游局)北亚区的局长,远离大本营,在上海井井有条地安排着各项工作。  Orton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书卷气十足,说话简捷明快,言谈间会不经意地笑起来,双眼放光,让周围的空气活跃起来。  年轻时,Oton曾经只身一人带领一个香港旅行团赴欧洲旅
期刊
红岁,是深圳市彩云红集团旗下的茶品牌,而彩云红集团,则是由中国研成顾问机构创始人姚研成在从事多年品牌策划、项目设计等顾问工作后,转向实业发展而创立的公司。作为营销模式设计专家,姚研成在打造红岁品牌的过程中,坚持了他一贯独特的策划风格。  首先,在产品的包装上,红岁高举高打。据姚研成透露,除了采用与世界品质接轨的优质贵金属作为产品的包装材料,他还以高薪聘请了来自欧洲、日本等地的世界级设计师为红岁茶设
期刊
“在当今世界的三大饮料中,茶叶品牌首推英国立顿。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叶品牌。由于缺乏品牌效应,7万家中国茶厂在总体实力上竟难敌一家立顿,立顿茶业年产值相当于中国茶业年产值的七成。”2008年年底新华社的一则报道,披露了国内茶产业多年来有品类、有名茶、无名牌的尴尬现状。  将中国茶叶企业和立顿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双方的差别非常明显:前者仍然按照农产品的方式生产、销售茶叶,在蒸
期刊
“7万家中国茶厂敌不过英国一家立顿”的报道出现在报端,让拥有几千年品饮历史的中国茶叶颜面扫地,一时间,争创世界级茶叶品牌成为众多中国茶叶企业的首要追求。很快,中国茶品牌走向世界的消息扑面而来,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茶扬眉吐气了。彩云红·红岁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殊不知,这种极端的运作方式不仅不利于茶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反而是有害的。  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彩云红·红岁算是商业上的成功吗?彩云红·红岁的营
期刊
“巴黎警钟长鸣,人民又起义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描述19世纪法国革命时的这句经典语,如果除去其间鲜明的阶级仇恨因素,仅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用作对红星美凯龙(以下简称红星)营销模式的叙事起点,似乎很恰当。  红星起步于江苏常州,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在全国32个城市开办了50多家商场,2008年销售额为235亿元。根据规划,到2010年,红星店面数要突破80家,并于A股上市;到2020年,红星在全
期刊
中国茶叶企业如何打造品牌?或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茶业营销的特殊性    客观上讲,相较于一般快速消费品,茶业营销确实有一些特殊性。比如,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原茶生产的标准化问题(甚至基本的商品化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品种、质量等级标注);茶叶消费不方便和储存的问题(连带的依赖传统渠道销售的问题);几千年形成的基于产地和茶叶品种消费习惯与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茶叶诸侯经济
期刊
从地球暖化、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迹到低碳经济,这一连串对人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反反复复地被全世界的人们讨论着。不管你喜不喜欢,想不想费神去理解,这个攸关人类环境的议题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被推向了高潮。关于此次为期12天、以拯救地球为名义召开的会议,我们通过媒体更多地看到了各国的政治角力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但不可忽略的是,在沸沸扬扬
期刊
市场上有多少种力量,就有多少种变量,影响着市场竞争格局。比如,竞争者的多少、政府的产业政策,以及消费者力量的变迁(年轻消费者取代上一代成为市场主力)等。  2007年12月,中国政府启动“家电下乡”工程。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彩电下乡”招标中,由于实行最高限价,在内地市场销售的9个外资彩电品牌均作壁上观。然而,在2009年的第三轮“彩电下乡”招标中,除了日立和松下置身事外,夏普、索尼、三星、东芝、LG
期刊
的确有很多企业利用互联网做了一些漂亮的营销战役(campaign),所谓漂亮,就是指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包括品牌意义上的和销量意义上的)。但总体来说,互联网的出现,并非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反而是在抬高。  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本质上是将网络视为一个媒体。但就媒体而言,它的经济学和一般商品的经济规律是不同的:大量的供给不会降低价格,却抬高了价格。随着网站越来越多—按照CNNIC在2009年7月发布的
期刊